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海》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美文,选自老舍访问内蒙古时写下的游记《内蒙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并由景物展开联想,揭示了大兴安岭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抒发了对大兴安岭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此文在我走上工作岗位时就已经选编进了教材中,近二十年过去了,这篇经典课文依然散发着经久不息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林海》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美文,选自老舍访问内蒙古时写下的游记《内蒙风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的美丽风光,并由景物展开联想,揭示了大兴安岭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抒发了对大兴安岭由衷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此文在我走上工作岗位时就已经选编进了教材中,近二十年过去了,这篇经典课文依然散发着经久不息的魅力。我曾听过很多教师教学这篇课文,不少教师将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上,教学时设计了许多问题,如,课文描写了大兴安岭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来到大兴安岭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  相似文献   

3.
三年前,我在南通县石港小学,作为如皋市选派的一名代表参加市里的教研活动,上了《林海》一节课。这堂课是我最满意的课。《林海》是一篇抒情散文,老舍先生用饱蘸欣喜、赞美之情的笔墨,深情地描绘了大兴安岭奇丽诱人的风光,热情地讴歌了大兴安岭为社会主义建设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根据课文前三层写景部分情深意浓、描写细致的特点,我采用抓一“线”、  相似文献   

4.
一、学习《林海》的准备过程1.预习、自学课文 ,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①作者想象中大兴安岭是什么样的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②作者看到大兴安岭是什么样的 ,从哪几方面描绘大兴安岭景物特点?③通读课文 ,熟悉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搜集与学习、生活相关的资料。①看地图 ,明确大兴安岭所处位置。搜集介绍大兴安岭的文字和图片。②回忆以前学过的《美丽的小兴安岭》、《爬天都峰》等课文 ,搜集与大兴安岭能进行类比、对比的资料和旅游风光图片。③想想你游览过的风景区 ,你最喜爱哪里 ,当时有什么感受?3.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5.
《林海》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采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大兴安岭美丽如画的风光,记叙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情感浓烈,语句优美。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去  相似文献   

6.
一、谈话导入,启动情感1.导语一:(出示中国地形图或多媒体课件)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不但风光美丽,而且物产丰富。我们曾跟随李广田先生观赏了春城昆明涌动如潮的海棠花(《花潮》),又随同冰心奶奶一起在颐和园里流连忘返(《只捡儿童多处行》),今天我们又要跟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前往北国,深入神秘的大兴安岭……导语二:老舍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他总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真挚动人的感情。比如《猫》和《养花》,我们无不感受到了他对猫、对花强烈的喜爱之情。今天我们学习《林海》,同样能感受到老舍先生对大兴安岭的情感。(心理学…  相似文献   

7.
1.导语一:(出示中国地形图或多媒体课件)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不但风光美丽,而且物产丰富。我们曾跟随李广田先生观赏了春城昆明涌动如潮的海棠花(《花潮》),又随同冰心奶奶一起在颐和园里流连忘返(《只捡儿童多处行》),今天我们又要跟随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前往北国,深入神秘的大兴安岭……  相似文献   

8.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林海》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的联想,表达了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课文按照参观大兴安岭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讲刚进入这一原始森林的感受。第二段从岭、林、花三个方面讲大兴安岭的景物特  相似文献   

9.
电大艺苑     
七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在牙克石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电大召开的《内蒙古电大》第二次编委会议。会后愉快地领略了举世闻名的大兴安岭风光。那茂密的森林,辽阔肥沃的草甸子,对于我这个从太湖边来的人来说可真是“别有一番景色”了。 这里森林也奇了,山岭上全是落叶松,密密麻麻,高耸入云,既挺拔又秀气。山岭上的土壤仅有一尺左右的厚度,有的地方全是风化后的火成岩,一点土壤都没有,但所有的松树都象凑热闹似的非要挤在这堆石头堆起来的山岭上,而离它们近在咫尺的草甸子既辽阔空旷,又肥沃潮湿,但这些松树  相似文献   

10.
用《林海》做课文题目好吗?河南省夏邑县教研室杨继新《林海》(五年制·十册)这篇阅读课文,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课文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描写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和作者由此而产生的丰富联想,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挚爱大兴安岭森林的赞美之情...  相似文献   

11.
一、教学目的 :1 .了解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 ,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2 .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在描写景物中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 3至 6自然段。二、教学重点 :教学第 2至 5自然段 ,欣赏大兴安岭的美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和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四、教学课时 :3课时。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上节课 ,我们初读了课文 ,领略了大兴安岭美丽的风光 ,知道了作者进入大兴安岭以前 ,总以为它是高不可攀的。但当他进入林中…  相似文献   

12.
钱荣英 《现代语文》2006,(8):113-113
驰名中外的庐山风光,不知倾倒了多少人游客。以庐山风光为题材的宋代名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不仅为庐山风光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且成为小学语教科书千改不变、万革不移的佳作。  相似文献   

13.
一位教师在教《林海》(第十册)一文时,学生提出:这篇文章是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来写的,后面又说“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如果文章的标题用“兴安岭”不是更好吗? 《林海》这篇课文确实是围绕着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叙述了这个原始森林美丽的景色,并展开联想。但以全文的内容看,主要是围绕大兴安岭的美丽和富饶来写的。“林海”一词有“象海一样辽阔的原始森林”的意思,这中间既有“美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十册和六年制十二册14课《林海》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怀着对大兴安岭无比喜爱的思想感情,描写了大兴安岭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赞颂了大兴安岭对人类的贡献。文中处处蕴含着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如何让学生通过阅读去寻找文中所蕴藏的美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 初读课文,欣赏语言美  相似文献   

15.
《林海》(第十一册)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大兴安岭的“岭”。这一段的教学可分如下几步进行: 一、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岭的特点 大兴安岭的岭给你什么印象?你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 二、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林海》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主要讲了大兴安岭的景物及其在国计民生中的作用,表达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由衷的喜爱之情。读了本文,使人不仅感受到祖国自然风光的美,而且欣赏到老舍先生质朴而优美的语言。  相似文献   

17.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林海》(板书课题)。课前,同学们已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你对课文内容一定有所了解,谁愿意谈一谈?生:通过读课文,我知道了大兴安岭很美。生:大兴安岭的岭非常多,这里的林非常大,绿颜色很多,鲜花各式各样,在别的地方很少见。(师板书:岭多林大绿花各式各样)生:作者看了林海的风光,感到亲切、舒服。(师板书:亲切舒服)师:同学们预习的收获很大。如果预习时有不明白的问题请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生:为什么说:“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师板书:第一)生:怎么说“兴安岭会打扮自…  相似文献   

18.
《林海》一课是老舍的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是小语第十册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写作者亲临大兴安岭,领略大兴安岭的美景及作者的感想,从而抒发了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指导阅读这篇课文,首先要理清文章的层次。而这篇课文是以“亲切舒服”为线索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教师要抓住这条线索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一、初读全文,理清层次教师首先让学生带着  相似文献   

19.
广征博引,增加学生审美知识。首先,教师应向学生详尽地介绍大兴安岭的全貌。除了老舍先生笔下所说的,还有气候、水流、动物、其他物产。其次,教师要像老舍先生将大兴安岭与秦岭进行比较那样,介绍祖国各地的风光,如千里草原、江南水乡、南海宝岛等等,这样,在学生心中有了各种美景的印象,形成了参照物,可加深他们对大兴安岭的印象。学生通过比较、判断、交流之后,课文就在他们的脑海中产生美的"影像"。  纵联横合,提高学生审美认识。教师应当从人文方面入手,介绍大兴安岭地域与整个东北地区的民间风俗、文化遗产,让学生对大兴…  相似文献   

20.
根据课文的特点,在指导阅读时,可重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具体步骤如下: 一、从课题入手,领略林海的风光美作者把大兴安岭的浩翰山林比喻为“林海”,并以此为题,赋予了这片绿色森林以极大的美感。因为一提到“海”,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海之广大,广大得几乎无边无际;海之壮美,碧波万顷的海面令人心旷神怡;海之威力,狂涛怒浪蕴藏着无限的力量。用大海作比,不仅缩小了人们对大兴安岭森林在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