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第九册《梅雨潭》第二段第一句讲作者从山边来到亭边,接着讲亭和瀑、潭的关系:“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岩石上,上下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作者把一个静态的梅雨亭写活了。一个“浮”字独具匠心,逼真地写出了作者当时独特的感受。怎样向学生讲清这个“浮”字呢?带着这个问题我查看了有关资料:“‘浮’字使人感觉亭像苍鹰在天空翱翔。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梅雨事位于凌空的岩石之上的那种奇妙、险峻的姿态。”这么讲学生就能理解吗?学生如同:梅雨亭怎么能像苍鹰一样在天空中翱翔呢?是什么原因给人一种“飞”的感觉呢?于是我再次阅读课文。课文第一  相似文献   

2.
〖习作要求〗〖名师导写〗桂花〖例文引路〗写家乡的一种植物,或者一片树林,一片草地,一个花园……要求写出这种植物(或树林、草地、花园……)的特点和作用。同学们平时一定见过许多植物,以前我们也写过这类文章,但当时的要求是有顺序地写出某种植物的样子,而本次习作要求不但要把这种植物的样子写具体,还要写出它对人们的好处。首先,你们要选择自己喜爱的、熟悉的、印象深刻的,甚至是感到新奇的植物写下来,这样,这种植物就寄寓了你的情感,它才会被写“活”。其次,要写好植物的样子,离不开仔细的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特点要按一定顺序清楚地表…  相似文献   

3.
一、学生做作文主人的原则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因势利导地和学生一起确定作文题目,选学生想写的标题,让学生充满情趣地进行作文。同时,让学生写“放胆文”,把文章写开,把思路写活,把笔头写顺。激励学生怎样看就怎样写,怎样想就怎样写,鼓励他们按自己的思路写出立意新颖、内容精彩的作文,发掘学生的创造意识。引导他们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法清楚明白地写出来,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避免成人化、文学化,让学生按自己心理和智力的发展水平,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声,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抒我情。这样做,才能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4.
<囚绿记>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描绘了抗战前夕一株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教这篇文章时,将本文与"学习描写"以及"修辞无处不在",进行超链接,以读促写,由写悟读,使学生懂得了通过仔细观察景物,用心感受景物,就能抓住景物特征;描写中若能恰当运用修辞,语言就会形象生动;倘若还能融入时代的信息,注入个人情感体验,定能写出景物的性格气质,让其形神兼备,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小学语言素质的训练,使学生在一年级能完成看图写话,把几幅画连起来说通顺。三年级时学会了观察周围的新鲜事物和现象,写出自己的感觉。通过以下训练,达到了预期效果。一、运用课本这一载体,规范学生的语言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和长春版小学语文新教材的教学特点,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它的"思想性",更要发挥它的"工具性",即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理解并表达出来。为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  相似文献   

6.
<正>平日学生作文时,常抱怨没东西写,总写不好,并为此头疼不已。想写作文,写好作文,写出优秀作文,首先必须热爱生活,始终对生活充满关心和热爱。因为,爱的情感会激发人创造的无穷力量,能使人的思想机器活跃运转起来。如果不关心生活,不注意观察、思考生活,就别想使写作之水活起来,只能被动去想、去挤、去编,永远是"没啥写"。记住:文章哪得美如许,为  相似文献   

7.
微笑友情     
在雨中,在微笑里,在一把粉红的雨伞下,无声地传递出可贵的友情。作者记述的是一次雨中的琐事:小依微笑着递过雨伞,伸出友情之手;在无言的绵绵细雨里,作者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真诚的爱意。作者描写爱,描写友情,随心而动,朦朦的,丝丝的,淡淡的,然而却是甜甜的,浓浓的,意犹未尽,确确实实,用心去体会到了的。这种感觉是从心底里流淌出来的,是从笔端里流淌出来的,见证了友情的真实与可贵,正所谓"人间自有真情在",只有自己也只有如此爱心的人才能体察出来的。作者文笔流畅而有韵味,文字功底较为深厚,富于表现力。例如,作者在写小依看到作者没带雨伞时,关心地走上前来,叫作者一道回去,这时作者写道:"她的微笑像一朵睡莲绽开在脸上。于是我就拥进她的一片粉色世界中。"作者不仅写出了小依的形象,写出了她的善意,而且还生动地写出了她们在小红伞下的情趣,衬托出欢快的情景。又如,在路上作者发现小依与人为善发出的微笑时,自己心头十分舒畅,这时她写道:"我始终看到的是小依的微笑,在雨中散发着阳光的味道。"作者感受到小依在"雨中"散发着"阳光"的味道,一般情况下"雨中"是没有"阳光"的--除非是在"太阳雨"中。作者这样写显然是一种感觉,一种发自心底的友情感觉。这种文字实在是意味深长,韵味十足!美中不足的是,作者写到她们离开时,小依送给她一封信,信中写到她对友谊的理解。这里似乎有些画蛇添足,因为如果小依为这次雨中行而准备了信给作者,显然是有备而来的,使人感觉到她是预先策划的,也使文章失去了真实性。  相似文献   

8.
小学作文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教学过程。因此,小学生的作文应当是真情的流露,实感的抒发。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发表意见,说明事物,总是要把自己的情感灌注进去。只有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学生写出的文章才能表情达意,真实生动,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农村的学生“土”味浓。他们中有的在入学前就开始了一些简单的劳动,到了三年级放牛、割草、担水、劈柴、收割等都要亲自参加。如果我们能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做的都加以启发引导,提炼成写作素材,就可能使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小学生把自己体验过的生活写进文章,关键在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课文《三只蝈蝈》、《壁虎》写得具体生动,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一位高三学生寄给笔者一封信。信中说,她感到写记叙文无法写出故事悬念,无法写"活"人物形象,写出的文章总是缺乏趣味性。  相似文献   

11.
有些同学作文写不好,但信却写得很不错。这是因为他们在写信时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它不仅有“物”,而且有“序”。在作文教学中,我不论让同学们写什么体裁的文章,都放在“写信”这一形式中进行,全部写成“通信作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写记叙文,使小作者产生“假如我是当事人”的感觉。不论是写人,还是叙事,只要小作者产生了当事人的真情实感,是能写出好的记叙文来的。我曾让同学们写过这样一封“条件回信”: 某城市中学初三学生小王最近给你来信,说他很想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现在请你给他写封回信,以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写作文存在的最大毛病是心中有话写不出来 ,于是就有一种虚构编造的现象 ,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 ,使人感觉缺乏真实性。学生如果不是有所为而作 ,而是为写而写 ,那就必然出现不看对象、空话连篇 ,乃至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等弊病。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授学生以“渔”,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贵在写出景真、情真、事真、质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3.
作文涉及的生活范围很广。凡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生活实际,都可以成为作文的材料。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作文不能矫揉造作、胡编乱造。作文时,应特别要求学生写自己最熟悉的人或事。写动物时,要求学生对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认真观察,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就更真实、更生动。第二,强化写作生活片断的训练。此法尤其对中年级作文很有作用。如对三年级学生,可有意识地让他们认真观察父母从事某一简单工作的过程,然后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例如妈妈洗衣服时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再做什么。久而久之,就可以使学生养成自觉观察…  相似文献   

14.
邵露葵 《黑河教育》2014,(11):70-70
正教材分析这次习作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把看到的景物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四篇写景的文章,已对写景的要求有所了解,课前通过观察景物,已经有了初步的体验和感受,能把感受体验写下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让学生学会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2.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并把当时的感受写出来。教学重、难点:恰当的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或联想。  相似文献   

15.
写作文,可谓是令学生头疼的一件事。尤其是考场作文,由于考试时心理较紧张,再加上时间有限,经常看到有些考生苦思冥想,想一句写一句,如此写出的作文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怎样才能在考场上写出好文章,使自己的文章能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呢?  相似文献   

16.
一、实物演示通过感性、直观手段尽可能多地运用实物演示,把学生引入作文情境,既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为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体现学生课堂“主人”的身份,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如写《蚯蚓》,学生见过蚯蚓,但对其特点不太熟悉,要把蚯蚓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写具体、写准确很难达到目的。我让每一位学生在家中饲养几条蚯蚓,并认真观察一个星期后再作文。这样,学生写出的蚯蚓就“活”了,从外形到生活习性,写得细致入微,有的甚至写出了自己对蚯蚓的“感情”。二、“多媒体”演示学生非常喜爱…  相似文献   

17.
一、指导观察型。“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学生对客观事物熟视无睹,怎能写出文章?应该让学生去观察事物,获得第一印象,掌握第一手材料,才有东西可写。学生观察事物,观察什么写什么。拓宽了学生视野,使学生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再不愁老师出题目,学生没落。 二、下水作文型。即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观察的基础上,同时动笔写作,并将教师的作文在全班同学中朗读讲解。  相似文献   

18.
三苏父子提出的"不能不为之为工"的写作思想,目的是革除北宋初年"贵华贱实"的绮丽文风。它的提出,最为重要的是道出了"不能不为之"时写出来的文章价值:它是作者心灵积郁的抒发,往往闪现出某种思想的光辉。而作者要想写出"不能不为之"的作品,就必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文章还以巴金、茅盾等文学大师的创作实践为例,论证了"不能不为之为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学生说话时常常头头是道,而写话的能力即很一般。那么,如何指  相似文献   

20.
这篇习作选取了师生之间最平常的几件小事,抒发了自己对老师的敬佩和热爱之情。这样的小事在每位老师身上可能都曾经发生过。如何把这样的小事写出新意来,小作者确实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所以才写出了这篇较好的习作。这篇习作中心很明确。他写老师热爱学生,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学生热爱老师,立志做一名像老师一样的人。习作围绕这一中心来写,读后使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例如:老师带病给学生上课,就连平时淘气的学生也好了许多。这是老师热爱学生赢得的尊敬。这篇习作在结构上,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开头,引入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