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霞 《寻根》2006,(6):102-103
北,《说文》:“北,乖也。从二人相背。凡北之属皆从北。”唐兰在《释四方之名》里也说:“北由二人相背。引申有二义:一为人体之背,一为北方。”尹黎云先生在《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一书中也说:“北,甲骨文写作,与小篆同,象二人相背之形。北就是背的初文。”  相似文献   

2.
昆吾作陶     
吴正格 《寻根》2013,(2):55-57
陶,《说文》里写为"■",左边的"■"(阝),同阜,表示山丘;右边的"■"(■),是瓦,指屋。按《古史考》记"夏后氏时,昆吾作瓦,以代茅茨之始";"■"可理解为山丘旁的居所。所以,《说文》释"陶"字为:"再生丘也,在济阴……陶丘有陶城,尧尝所居,故尧号陶唐氏。"这是说,陶是两重的山丘,为古丘名,在济水  相似文献   

3.
古今学者对《列子》的研究,成绩斐然,但仍存在不少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今录八条,对《天瑞篇》引"《黄帝书》"的有关问题、"处常得终"文字的校订、"舜问乎烝"张湛注引郭象注与《庄子·知北游》郭象注的异文校订、"孙子非汝有"语词的考订,《黄帝篇》"赞""淫"词义的训释、"列子问关尹"的校释、"悬水三十仞,流沫三十里"的校释,以及《说符篇》"白公问于孔子"的书证,略作补正,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相似文献   

4.
冉苒 《华夏文化》2020,(2):37-43
正在中国诗歌的长河里,《诗经》不仅是最早的,而且也是最特殊的诗歌。"诗三百"不仅仅是盛开在文学花园里的奇葩,还是根植在伦理道德土壤中的药草。如"关关雎鸠",传诗的毛公释"关关"为"和声",暗拟男女情投意合。但千百年来,学者们对此的阐释从来都不是"和声"一片,罕有"情投意合"者,《关雎》的主旨之争更是众说纷纭。本文拟从名物角度,结合周代文化现象和儒学思想,探寻《关雎》作为"纲纪之首,王教之端"的言说进路,从中得出结论,那些把《关雎》当作民间恋曲、婚庆礼歌的解读行为,都是在"矮化"《诗经》这部文学元典。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慎终追远"为诂释节点,置语词于《学而》整篇乃至《论语》整体进行综合解读,并与《论语》生成时代相近如《左传》《老子》等典籍中的类似表述作比对考察,认为"慎终追远"在先秦儒家思想体系下,当做"审慎对待任何结果,多思索导致结果的深远而复杂的原因"之义解,如此方能窥探并理顺《论语》的内在逻辑和理论体系,进而准确把握原始儒家的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2001年出版的史蒂芬·霍吉(Stephen Hodge)的《道德经英译与评论》,无论是对底本的重新编排、还是在类文本的设计上,都体现出多视域融合的特点。但当前老学研究界缺乏对其价值的深入挖掘。因此,我们尝试从霍吉的《道德经》英语译释入手,在梳理老学译介史和时代语境的基础上,以其他的英译本为参照,深入解读"视域融合"为霍吉对老子思想译释带来的影响,并通过"读者接受"和"文本变异"等相关理论的应用,探讨霍吉对老子思想译释的得失,从而为当前世界老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干 《华夏文化》2021,(1):29-30
《静女》诗"彤管"所指何物,诸家分歧颇多.对"彤管"之解释计有九说,皆有不足之处."彤管"当训作"彤莞",为初生之香蒲.此种训释不仅合于《静女》对"彤管"的描述,亦与诗歌的整体语境相符.  相似文献   

8.
王伟萍 《寻根》2014,(2):18-25
都邑与田园的分野 古代典籍中,田园的概念是相对都邑而提出的。许慎《说文解字》中释“都”“邑”二字字义曰:“邑,国也,从口。  相似文献   

9.
作为道士的陆西星,虽然反复强调《庄子》乃《老子》之注疏与竺西之贝典,但实际上,《南华真经副墨》既不是纯粹的"以道解庄",也不是"以佛解庄",亦不是"佛道并释",而是三教融通意旨的真正践行,并给后来的解庄者在思路与意旨上以不同维度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范曾 《中国文化》2010,(1):171-171
<正>子曰诗可兴、观、群、怨,"群"者,唱而和也,宋玉《答楚王问》,郢中之歌者,其为《下里》、《巴人》,和者众;其为《阳春》、《白雪》,和者寡。周汝昌、顾随二公之诗词,盖和而寡者也,二公阅世既旷,感慨遂深,而摛藻霞蔚,浑脱浏漓,自是斲轮老手,不烦赞叹。今以二公之诗词,略述唱和之大旨。  相似文献   

11.
《刷勒日》是羌族释比所独有的以图表经、以图推算、演绎变化羌区人事神灵与凶吉祸福的"易书"。其版本在羌区现遗存极少,"母版"弥足珍贵;传承方式独特,是羌区宗教文化的产物。其内容基本体现了羌族释比经典内核;图经画面丰富,是羌区生产、生活诸多方面的真实写照。作为民间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刷勒日》的艺术特色显著,其"造型"表现独特、感情色彩丰富、风俗画题材的叙事性特征明显;是羌民族艺术与宗教形象的合体。  相似文献   

12.
《序三教诗》是研究萧衍三教思想的重要文献,其中对自身接触三教思想的回顾与事实存在一定距离,诗中以儒释二家为重,与萧衍文学创作的整体情况及梁代三教发展情况一致。  相似文献   

13.
魏涛 《华夏文化》2012,(3):12-14
张载《正蒙》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不断被诠释,尤以明代注释最为庞杂,形成了蔚为大观的《正蒙》诠释格局。该时期除《性理大全》外,尚有吕柟《张子抄释》、刘玑《正蒙会稿》、韩邦奇《正蒙拾遗》、刘薹《新刊正蒙解》、高攀龙、徐必达《正蒙释》等注。以下就留存下来的七种注释的诠释路径及特点,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一《文笔》于1939年6月4日创刊。"文是指韵文,笔是指散文。"(《文笔》第二期《编余》)编辑人王玉,发行人徐光,出版者文笔社。二王玉和徐光是同一个人,一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王玉(1916-2006),浙江绍兴人。他自述:"我是在杭州,在父亲做着车行老板的全盛时代,当父亲正在客厅里打牌的一个夏天的晚上,生下来的。"  相似文献   

15.
<正>孟浩然《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本义为"得时草生"(《说文》段注)、"出生万物"(《周礼·春官·宗伯》疏)的意思。"阳气动物,于时为春。春,蠢也。物蠢生,乃动运。"(《汉书·律历志》)"春,蠢也,万物蠢然而生也。"(《释名·释天》)春也指得时气暖,生命蠢蠢欲动,一派复苏景象。《易经》谓之蒙。蒙,即萌。意思是事物初萌,未成形状,暧昧不清,昏惑不明。世界原初的蒙昧混沌的状态,谓之鸿蒙。鸿蒙,乃生  相似文献   

16.
正陕西临潼"骊山之顶"(巅)有"人祖庙"一座,又称"仁祖庙"、"仁宗庙",现为道教正一派骊山明圣宫分院。按《临潼县志》:"《游人祖庙记》:骊山东岭离邑二十余里有人祖庙,相传为天皇氏邑,亦云即露台祠遗址。"《太平寰宇记》:"露台祠,即始皇祠也。"(秦)始皇祠——露台祠——人祖庙前后承袭沿用两千多年。但前人对此亦有不同观点:(1)清代孙楷《秦会要·宗庙》载:"始皇二十七年,作信宫渭南,已更名为极庙。二世  相似文献   

17.
正《尔雅》大致成书于战国末年,后由秦汉经师订补而定,为我国最早的辞书,包蕴着丰厚的上古文化信息,除了可以当作开启儒家经典和先秦古籍众多词义训释的钥匙,更可了解先民对事物的认知。该书《释鱼第十六》:"螖蠌,小者蟧。"意思是,与鱼类同样生活于水中的,有一种动物叫"螖蠌",小的称"蟧"。"螖蠌"是哪种水生动物  相似文献   

18.
丰家骅 《寻根》2010,(1):81-83
<正>读《史记》、《汉书》,常看到官员的俸禄有"秩万石"、"秩二千石"、"秩八百石",对这个"石"字,有不少《史》、《汉》注本比较轻忽,一般都不加注。《辞源》里的"石"字有多种义项,作量词用时,一是容  相似文献   

19.
《销释真空宝卷》考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销释真空宝卷》考辨喻松青《销释真空实卷》抄本一卷,三十年代和宋元刻的西夏文藏经同在宁夏发现,北京图书馆收藏。此宝卷不分品,全文约计七千言。前有《举香赞》及《开经局》。开卷略有缺失,《举香赞洧三段,缺第一段之“一。0好向皈依佛”七言渴语一首及小曲之前...  相似文献   

20.
《说文》:“贾,市也,从贝西声。一日坐卖售也”。又:“市,买卖所之也。”凡市场上的货物交易行为便称之贾。然而长期以来,在古文字里未能找到对应的“贾”字,而常见的一个“ ”字,多释为“貯”字。杨树达先生曾在《格伯簋跋》一文中曾疑此字读为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