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朦胧诗"的兴起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相隔了一段时间的距离.但新文学传统中作为重要思想范型的内容如"人的文学"、"立意反抗"等,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仍然在"朦胧诗"中得到再次显现.文章即从以上两个方面阐释了"朦胧诗"中显现的新文学传统因素和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叙述中,"朦胧诗"变换着不同的角色,变更着不同的地位,显示着不同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朦胧诗"越来越为大众读者、学者、文学评论家所接受。"朦胧诗"经典化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文学界对于"朦胧诗"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上世纪80年代冷漠保守,90年代逐渐热情,直到21世纪对其研究才呈欣欣向荣之势。文学史是"朦胧诗"经典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在"朦胧诗"经典化的过程中,文学史的叙述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马亚颖 《考试周刊》2014,(53):18-19
时至今日,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浪潮早已平静,但是它的文学史价值却不应因"事件"的远去被淡忘,朦胧诗在文学历史的艰难时刻,灵敏地把握住现实政治、社会变革与诗歌发展的复杂变局,表现出富有创造和探索的精神,这对当代中国诗歌的探索及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朦胧诗十年论争涉及的文学问题的广度和深度都是空前的,还有论争产生的影响也是广泛的,如今要站在历史高度上重新审视这场朦胧诗论争。本文主要就朦胧诗争论过程中意象运用方面和自我表现方面及朦胧诗论争立场方面的分歧进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4.
朱谦之的《中国音乐文学史》,以"真情之流"这一概念作为理论起点,重新定义"音乐""纯文学"的概念,以树立起"文学随音乐而演进,音乐又随文学而嬗变"的史观。该建构,本质上是在中国古典文化精神中为白话文学寻找更正确的发展方向,借音乐的表达形式激活文学的"直觉性",使其迸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朦胧诗作为新时期文学中第一只报春的燕子,其所继承和开启的现代精神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某种经典和范式效应。诗歌的实验潮流悄悄地诞生和崛起,形成了被人们称为"第三代"或"新生代"的诗歌新潮,实现了对朦胧诗的又一次跨越。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门现代学科的"中国文学史"在诞生之初确立了以抒情为结构框架的模式.强调抒发情感的个人性与独特性是"文学"的根本特征.这与"进化"的文学观念之间有着难以解决的矛盾,加上与新"文学"运动日渐分离,使得"中国文学史"最终成为一个终结的历史片段,几乎难以参与到当代正在展开的历史中.要赋其予不断更新的动力,需要对它的一些基本前提进行反思,并重新思考由于"文学"在近代中国出现的概念变化所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朦胧诗"现象的发生是从对极左政治的怀疑与批判开始的,它承接"五四"新文化运动"人的文学"的传统,恢复了"人"在文学中的核心地位,表现出了对人的情感、个体生命体验的强烈关注,它是当代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直接开启了中国新时期文学关于"人"的价值、命运的思考历程.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学趋于活跃,作家们表达了对城市的感受与反思.同时,"逆城市化"凸显于文学写作中.它反映了作家与读者在创作、阅读中对城市的厌弃、批判、逃离和对乡土的渴望与回归."逆城市化"使作家与读者重新发现乡土这一审美领域,丰富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为主的文学写作,使文学回到了文学自身.  相似文献   

9.
“个人”话语在中国文学中的出场伴随着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的发生,“个人-国家”二元话语所从属的更大的现代性机制制约对“个人化写作”反恩的深度.因此对现代性本身进行批判就显得必要.通过重新接续自身的“文”的传统,打通、开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天地视域,可以超越“个人-国家”,“向内转-向外转”的循环怪圈,实现中国文学的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朦胧诗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潮流,在中国"文革"结束后的历史转折时代,为文学的"解放"注入了活力,开启了一种新的启蒙。它广泛吸收了西方现代派表现技法,充分发挥了汉语言的魅力,使诗的艺术技巧得到更完善的发挥。作为一种思想启蒙,朦胧诗雄辩、诘问、宣告的浪漫模式,展示了它不可复制的形而上意义:以怀疑求证个体的生命价值;以反思张扬时代的英雄主义;以意象成就审美意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
诗歌作为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学体裁,以它那凝炼的语言、高度的概括性、强烈的激情、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反映时代的脉搏,表达人民的心声,发挥着言志咏物的社会效用,使人们在思想情感的升华中得到愉快。朦胧诗作为诗歌家族的一员也在历史上留下光辉足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的朦胧诗以它特有的生命力再度崛起,其速度之快、影响之广,一时间震动了诗坛。其代表作者是舒婷、北岛、顾城、王小妮、杨炼、江河等一  相似文献   

12.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在日本强权统治下的1932-1945年,东北文坛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别样的文学实践经验和文学生产机制:通俗文学变体发展,承载了创生新文体的文学精神;女性文学,提供了新的文学经验;逼仄空间中的新文学,寻求自身独立发展的各种可能;附逆作品充斥文坛.这些文学经验的形成,有政治上妥协于伪满洲国"文艺政策"的原因,也有商业上迎合市民趣味的原因,还有艰难时世中不甘堕落的个体心灵的坚韧与挣扎.这些文学经验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的一部分,对其描述涉及到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缺失的补充和创新认识,涉及到重新评定日本侵略背景下的中国现代文学经验,由此将出现对以往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新的表述.  相似文献   

13.
"延安文学模式",在20世纪40年代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它以毛泽东的延安《讲话》为指导思想,以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语言和形式为特点,强调文学的政治性,强调文学为工农兵服务。第一次全国文代会确认毛泽东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这是"延安文学模式"推向全国的标志。"延安文学模式"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讲话》对新中国的文艺事业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语境里,文学上的"现代派"是一个内涵和外延模糊却又被广泛使用的概念。新中国的前30年,它基本处于被遮蔽的位置;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归位"或者说是新一轮文学史写作的重新定位,是通过流派研究完成的。无论是在小说、诗歌还是其他文学实践上,以1930年代《现代》杂志为中心的"现代派"都是中国"现代主义"选择的第一次集中的具象和显形;更重要的是自"第一次"起,"现代派"就几乎是最大程度地聚焦了美学、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80年前后凸现于中国文坛的朦胧诗接通了五四以来被阻断的文学传统,在启蒙意识上实现了当代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链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道主义的回归、精英意识的重现、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6.
李长之主张以"艺术论的文学原理"代替传统的文学概论,并积极提倡重新发掘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时代元素,以文艺美学的思想引领中国的文艺批评和文艺教育,从而真正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基于此,试从上述两个方面论述李长之对于中国文艺美学学科建构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改革文学"的代表作,<陈奂生上城>在时代转折的历史语境中对新文学史上的农民形象进行了有意味的重构,其独特的故事构设和叙事姿态契合了"新时期"之初意识形态对农民的预设和想象,向往"现代化"和作为被启蒙对象的喜剧性的农民形象在新的历史语境中重新获得了合法性.这个农民进城的故事已成为重释"新时期"之初的文学场域的"经典".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诗派”同“非非主义诗派”、“星期五诗派”等一样,都是继“朦胧诗”之后出现在中国诗坛上的诗歌流派。曾有人用“后朦胧诗”概括他们,可又不得不取消这个名称,因为它是以反“朦胧诗”为目的而涌现出来的,它也不具备朦胧诗的任何特点。“大学生诗派”于1985年成立于成都,主要成员大都来自正在高校念书的莘莘学子。其中代表人物有尚仲敏、燕晓冬等。他们创办了《大学生诗报》,发表他们的诗作和理论。作为一个探索中的青年诗人群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在文学的形式上随着历史的嬗变也发生着一些变化。新世纪"底层文学"的思潮在内容思想上延续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底层关注精神。本文主要针对新世纪"底层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资源两者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探究,以加深对"底层文学"研究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究朦胧诗在文艺复兴时期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冲击而造成强烈震撼的原因;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特殊成就地位,并分析其短暂的辉煌而归于沉寂的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