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英汉两种语言中否定的形式差异很大。汉语说“任何人都做不到那种事”。英语表达“Nobody can do it.”或“No one can do it.”而不是“Anybody cannot do it”。英语是有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而有些词语只能用于否定句;有些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含义,而有些肯定形式却表达否定意思。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上述否定句型,并阐述理解与翻译中应注意的要点。一、全部否定句全部否定句是指在句子中使用表示全部否定意义的词的句子。除用否定词not否定谓语外,还可以  相似文献   

2.
英汉思维差异,使早已形成汉语思维定势的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难以适应英语句法的复杂变化而写出许多“汉语式”的偏误句子。结合英语教学实践,从英汉句法上的差异入手,分析大学生英语作文中“汉语式”的英语句子或表达,旨在提高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抵制汉语思维的影响,写出符合英美人思维习惯而乐于接受的英语句子来。  相似文献   

3.
英语语言注重形合,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实现词语或句子的前后对应,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汉语语言注重“意合”,借助语言意义传达句子意思。所以在解单项选择题时。学生经常按照汉语语言表达习惯和汉语的思维方式来解题,与英语的“形合”特点发生碰撞。本文从三方面分析汉语思维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对英语语言“形合”特点的干扰现象。  相似文献   

4.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他们的表达方式也不同,英语中有些必不可少的词语译成汉语会成为所谓的英式汉语,如果将其删除而不译,会使译文流畅明快,而且还能更好地表达原文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语偏误研究以九十年代中期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中九十年代后期至今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更为多样化.汉语词语偏误研究在语料的搜集、分类与描写,偏误原因的解释和提出对策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而词语偏误历时的动态发展与词语的理解偏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英语词汇丰富,可用多种方式表达同一个汉语意思。不仅如此,英语的一词多意也很普遍,一个词语可表达多种汉语意思。下列各句中斜体词语含有不同意思,请你猜猜看,它们分别是什么词意和词性,并将句子译成汉语。  相似文献   

7.
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和映射理论框架下,英语和汉语中“捉住”词语构建的隐喻义可涉及心理感受、抽象事物及某种状态的范畴。通过“捉住”具体的东西去理解“捉住”词语所构建的表示抽象范畴的隐喻义,使读者能够了解隐喻所特有的通过具体理解抽象,通过已知理解未知的巧妙作用。  相似文献   

8.
1.理解词语的意思,必须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首先把含有这个词语的句子及段落多读几遍,把句子的意思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理清.然后,再用“抓关键字”的方法去理解词语的意思。按照这样的方法,“名列前茅”可以理解为“名次列在前面”.“窃窃私语”可以理解为“低声地说悄悄活”。  相似文献   

9.
一、“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大体有三点要求:其一,要读通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其二,要着重理解带点的词语的意思;其三,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从而领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几句话的意思,注意带点的词语。”这个问题有两个要求,一是把句子放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把句子读懂,了解其含义;二是着重领  相似文献   

10.
所谓特殊的句子,是指文段中具有特殊作用、特殊含义的句子,对它的分析直接影响文章核心内容的理解,学会分析特殊句子的特殊含义有助于我们真正准确、深入地理解文章,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阅读分析能力。分析特殊句子的特殊含义,具体地说,就是要能将较为抽象与概括的语句形象而具体的意思分析表达出来,要能将较为含蓄的语句中隐晦、曲折的意思揭示解说出来。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这些呢? (一)理解抽象性语句的含义所谓“抽象”是与“具体”相对而言的,抽象的也就是概括的。“抽象”、“概括”的特点就是“虚”,理解的过程就是要“阐发”,就是要化虚为实,化“抽象”、“概括”为具体。这个过程主要可从三方面入手: 1.品味语言的表现力抽象性语句往往是以极为简省的笔墨去表达具体丰  相似文献   

11.
张淑荣的《夏洛蒂.勃朗特传》中译本中存在不少错译误译问题,很值得商讨。结合有关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类似作品翻译,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Histograms are widely used and appear easy to understand. Research nevertheless indicates that students,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often misinterpret thes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s. Hence, the research question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is: What are the conceptual difficulties that become manifest in the common misinterpretations people have when constructing or interpreting histograms? To identify these conceptual difficulties, we conducted a narrative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and identified 86 publications reporting or containing misinterpretations. The misinterpretations were clustered and—through abduction—connected to difficulties with statistical concepts. 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se conceptual difficulties relate to two big ideas in statistics: data (e.g., number of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level) and distribution (shape, centre and variability or spread). These big ideas are depicted differently in histograms compared to, for example, case-value plots. Our overview can help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to address common misinterpretations more generally instead of remediating them each individually.  相似文献   

13.
《辞源》词条释义中比喻义的释解存在一些问题。从《辞源》第一册来看,主要表现在将谚语肢解为比喻义、将词的基本义释为比喻义以及错将语素义当做比喻义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瑯嬛记》一书的作者及成书时间,一直不得而知,通过利用历史文献,采用实证的方法,推断出该书成书的大致时间及作者情况,并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涉外经济活动中常见的商务术语误译现象,在图式理论解释的基础上,以"虚拟经济"一词的中译英误译为例,基于图式理论框架,分析和揭示了商务术语误译的原因,进而结合当前商务英语教学现实,提出了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教学理念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周绍良、赵超先生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是目前收录碑刻文献较完整的著作之一,给学界提供了一份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宝贵材料.近来笔者阅读此书,反复核对原拓,认真校勘,发现释文仍有疏漏之处.现就此书之误释及其产生错误的原因展开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著名汉学家帕纳休克于1958年将《红楼梦》翻译成为俄文,这是《红楼梦》首次在欧洲出版的外译本。帕纳休克在这部鸿篇巨著中,对多达950个人名的翻译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有些翻译精彩之极,但同时对人名也有误读、误译的地方。其中的精彩之处值得赏析,误读、误译之处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确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公有制为主体的论述,澄清在公有制为主体问题上的一些模糊认识,关系到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坚定不移地以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改革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宪治国,但我国长期以来的习惯做法却是宪法不直接适用于司法审判,形成宪法“非讼化”局面。形成宪法“非讼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受前苏联的影响、我国民众的宪法现念淡薄、对宪法本质特征的认识不足,以及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几个司法解释的误读等。  相似文献   

20.
翻译时,词汇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译文的可读性,从五个方面剖析了汉英翻译中的词汇误译现象及其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