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思清 《宁夏教育》2006,(11):72-72
1.组织教学一分钟。教师应当用一分钟的时间组织教学,让学生尽快从热闹的玩乐情绪转入到积极的学习情绪中。在这一分钟里,教师可以走上讲台,用专注的目光环视全体学生,用眼神查看每一个学生的精神状态,用眼神提醒一些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等待,从而静下心来准备上课。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摇头不已的事情。比如,当你正为苏轼的《江城子》“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感动得声音哽咽时,学生却用着一种不解的眼神望着你;当你正为杜甫闻官军收蓟南蓟北高兴得手舞足蹈时,学生却用着一种疑惑的眼神望着你。我们不禁摇头:这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3.
1.用英语组织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少说汉语,要通过手势、眼神、动作、音调等辅助手段来组织教学。用英语组织教学能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创设英语氛围,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而不需要通过中介语——汉语的翻译和转化。在用英语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理解经历  相似文献   

4.
注重用眼睛组织教学严沛德凡是有经验的教师,在授课前一定先环视全班同学,从教师深邃的眼神中,学生领悟到老师要讲课了。于是,教室骤然鸦雀无声,学生们全神贯注地静侯老师的教导,老师俨然像一位出色的指挥员。这不正是用眼睛组织教学的艺术魅力么?根据少年儿童的心...  相似文献   

5.
《考试》2007,(9)
在教学中,我们曾经碰到过这样的尴尬:当你批评学生为什么一个星期前就应该背过的文言文到现在还没有背过时,学生用所有人都能听见的嘀咕声说道:"学文言文有什么用,谁平常会用文言文来说话?"当你用眼神指责他的时候,他无声地撇撇嘴。  相似文献   

6.
教育就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爱是教师沟通学生思想和情感最有效的手段,教师的爱是温暖儿童身心的阳光,是滋润儿童心灵的雨露。一、用爱的眼神去赏识学生教师充满希望与自信的眼神,能鼓舞学生学习的斗志。当学生答对问题时,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能坚定学生的信心;当学生想发言而又犹豫  相似文献   

7.
所谓翻译教学法,就是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本族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有效地借助母语知识理解英语,或者运用体态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身体姿势、穿着装束)、图解等非语言形式对语言信息进行“翻译”,帮助学生理解英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场合需要运用翻译教学法。一、用于英语组织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英语组织教学,学生听不懂教学术语,教师可适当运用翻译教学法,对教学术语进行“翻译”,使学生逐步懂得英语教学术语,进入英语教学的情境。学生对教师用于组织教学的英语术语能否理解,…  相似文献   

8.
本文指出语文教师应通过眼神来亲近学生、走进学生、走进课堂,通过眼神来引领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中教师眼神运用艺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用言语来传递教学内容。但是,非言语信息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非言语表达中,眼神是最具表现力的。巧妙地运用眼神艺术,不仅可以表情达意,辅助教学、融洽师生关系,还可以调控学生的行为,反馈教学信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眼神又具有其独特的真实性、丰富性、暗示性的特点。教师能够高超地运用眼神艺术是以对学生深切的爱为基础的。只有在恰如其分地运用眼神艺术,师生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彼此眼神的含义时,才能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人的面部表情中,眼睛的表情功能最为出色。教学时,教师巧妙地运用眼神,能使师生的心灵达到默契,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应如何运用眼神组织教学呢? 一、运用眼神表达感情。眼神能敏捷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教师组织教学时,常常要铺情设境,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情绪  相似文献   

11.
胡炜 《陕西教育》2003,(3):44-44
成功的教学艺术总是与美的教学情感相伴,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情感交流水平有多高,教学效果就会有多大。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精神需要,就能产生极好的教学效果。”要“触及”学生,就是要“以人为本”,就必须动之以“情”。首先,要以目“传情”,用眼神和学生交流。这种交流必须是充分的“感情”。要“一往情深”,要给学生以艺术享受。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眼神,会使学生情绪高涨,才思敏捷;而一个讥讽的斜眼,一个轻蔑的吊眼,将使学生无地自容,一…  相似文献   

1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是感情的流露。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眼神来传递思想感情,较言语交往,更细腻,更能触动人的心灵,更易使人接受。眼神的运用是一项艺术。它不仅能灵活地组织教学,不至于使教学中断,注意分散,而且有助于建立亲和的师生关系,使整个课堂气氛更加融洽,提高教学效果。———当上课铃响起时,同学们活跃的情绪没有稳定下来,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尤其在上节课的教师拖堂的情况下,学生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整个教室闹哄哄的:有的同学在做作业;有的下位交本子;还有的在大声讲话……这时,教师来到教室…  相似文献   

13.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近二十个春秋,学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我的教育词典也越积越厚.翻开词典,扉页上写着:关注、交往、爱. 关注 关注,就是关心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用眼睛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来告诫、警示学生,常能起到语言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小学生课堂自制能力差,有的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便开始自顾自地做起小动作来,在这种情况下,我除了调节课堂教学的结构和节奏外,眼神是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且我常常借助于抑扬顿挫的语调唤起全体同学注意的同时,或是走近其身边时,用相对凝视的眼神提醒他:老师在注意你,请你专心听课,这样取得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当极个别学生扰乱课堂教学秩序时,教师同样可以用眼神盯住他,表示不满和责备.关注还表现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不仅关注考试科目的学习,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也关注学生的性格、特长……这些关注,健全了我的情感生活.  相似文献   

14.
常言说“:眼睛会说话”。这是因为眼睛的神态变化,即眼神的变化能表达各种各样具体、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有时能传递有声语言和其他肢体语言无法传递的信息,它是一种微妙而神奇的交流与表达的方式。因此,教师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恰当地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神,就能收到多方面的实际效果。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起到组织教学的积极作用课堂上当某些学生在随意说话、做小动作或干些与教学无关的事情时,教师在突然停止讲课或加重讲课语调的同时,再向学生投以警示、严肃、不满的眼神,能制止这些学生的说话和骚动;而对那些听课注…  相似文献   

15.
微笑教育     
宋云芳 《教育现代化》2006,(11):111-111
都说教育学生,一流的教师用眼神,一流的教师用语言,三流的教师用惩罚。这眼神就是用艺术化的方式.用爱心去感化学生,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有人将学生比作冰块,把惩罚比作寒风,把爱心比作春风,寒风再猛也无法融化冰块,春风微拂却轻而易举地融化了冰块。从教13年来,我一直在探索一种受学生欢迎的教育方式,微笑教育就是我这些年来所找到的最好教育方式。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无言的微笑传达的正是信任与理解、  相似文献   

16.
眼神的交流是一种复杂、深刻、微妙,极具表现力与感染力的无声语言。眼神交流在体育教学当中是很重要的一个情感因素。通过不同形式的眼神交流,可以在组织教学、激发思维、激励和关怀学生,调整课堂氛围等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使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正>情态语言作为一种非口头语言,是通过人的身体形态、手势动作、眼神表情等来表达的。教师用微笑的表情和恰当的手势、眼神、姿态向学生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教学中能收到激励、强化、交流、暗示等效果,起到此时无声胜有  相似文献   

18.
一、启始教学 (T老师,M班长,S学生。下同) T:Now class begins. M:Stand up. T:Good morning,class! S:Good morning,teacher! 评:用英语组织教学是给学生创造更多听力训练的机会,是强化学生听力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可以借助手势、表情、眼神等身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增强语感。  相似文献   

19.
无声胜有声     
古诗所说的“功夫在诗外”,或者是曲中的“弦外之音”,都是形容比较优秀的诗、曲。而我今天想要说的是在教育中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方式———无言的教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老师可通过眼神来表达对学生行为的认可与否定。当学生表现出色时,我投以赞许的眼神,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表扬了他。而当学生行为有错时,我投予躲躲闪闪不好意思的目光,让学生明白他做得不对,连老师也不好意思了。这样做,既不打断讲课的思路,又照顾学生的自尊,一举两得。有一次,我讲《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美丽的小兴安岭丝毫吸引不了班长,他一反常态,和背后…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的过程,体态语言的交流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教师的体态语言是教师通过眼神、手势、姿态和表情等身体动作,构成直观教学情境,向学生传递思想感情,表达意见和要求的非语言、非文字行为。在课堂上,教师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这些行为影响自己的教学效果。一、眼神有经验的教师能恰如其份地、巧妙地将眼神与有声语言相协调,来表达千变万化的感情,甚至去组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