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汤莉萍 《传媒》2008,(4):53-55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不断崛起,继博客之后,播客(Podcasting)带来互联网的第二次革新,宣告网络视频传播时代的到来。这个诞生于2004年年底的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蔓延开来。路透社曾援引比尔·盖茨的话评论道:由于互联网发展迅速,‘YouTube’等视频网站用户日增,在线视频将以其灵活性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而节目时段固定、经常穿  相似文献   

2.
新媒介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为民主意识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平台。本文在论述新媒介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上,对于新媒介中的网络媒体对民主意识发展的推动作用和一些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播客宣告网络视频传播时代的到来,代表着未来网络媒体发展的趋势。本文从播客受众、应用领域及其网站发展等方面探讨了播客对媒介变革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凌  邓瑶 《新闻前哨》2009,(10):76-77
一、“播客”的诞生 哈罗德伊尼斯曾经说过。一种新媒介的产生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当今,媒介技术日益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媒介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浸透着人类渴望突破自身交流困境的努力。而每一种新的媒介技术的使用和普及,都在其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构型。  相似文献   

5.
新媒介时代受众对媒介依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体与媒介的关系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关系,从传统媒介时代进入新媒介时代,个体与媒介的关系正发生着变化,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媒介的精神性依赖进一步加强,实用性依赖日渐突出,二者的结合使得新媒介对个体的控制愈加有力而隐蔽.这与新媒介自身的属性密切相关.我们只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使个体能够理性地认识和面对新媒介,才能形成健康、合理的媒介关系.  相似文献   

6.
卢晓华 《声屏世界》2005,(11):29-30
这是一幅处于通信技术跃升背景下的中国网络生活图卷。早在1996年,国内第一代上网的人已经在乐滋滋地感受ICQ这样的即时通讯工具(InstantMessenger,缩写IM)带来的神奇感受;1998年11月,马化腾和他那个更适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QQ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1999年12月,国际大腕MSN闻香而来;2002年6月,方东兴偶遇“博客”,并在两个月后捧出了“博客中国”;2005年4月,甚至在博客仍处于舆论关注顶点的时候,另一个名词跃入大众传媒——播客。播客,是Podcast的中文直译。最早源于美国的一种叫做“Podcasting”的数字广播技术,出现初期借助一个叫“iPo…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是新传媒的天下,当代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主人公。本文首先分析新媒介环境的特性与当代大学生对新传媒环境的认识现状,再以网络作为新传媒的代表分析大学生与其的相处互动,得出大学生的确缺乏足够的媒介素养,最后给出建议,以提高"媒介素养"为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大学生与新媒介环境和谐相处,保证最大化而安全可靠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亚文化是一个群体或部落的文化,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青年亚文化反映了青年群体通过各种手段对主流文化和文化权力的抵抗,开拓了自己的文化领域,赢得了文化话语权。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媒介环境发生了复杂的结构性转变,由此影响了文化的发展,在新媒介环境中,我国青年亚文化在互联网上表现得异彩纷呈。本文探寻了我国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表现、新媒介环境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陈航 《军事记者》2006,(3):47-48
播客,即英文的Podcast或Podcasting,这个词源自苹果电脑的“iPod”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词,它是指一种在因特网上发布声音文件并允许用户订阅RSS来自动接受声音文件的方法,其实质内容就是一种可订阅、下载及自行发布的网络音频视频节目。播客自2004年诞生至今仅一年多的时间,但它在网络世界中被迅速接受,影响力不断扩大。2004年10月“Podcasting”在“google”中的搜索结果仅为6,000个,但到了2005年12月,其搜索结果已经达到了10,800,000个。“播客”是一项新技术,和博客颠覆以被动方式接受文字信息一样,它的诞生也颠覆了传统广播的收…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的互联网文明历经了基于网络互联的Web1.0资讯时代和基于社交的Web2.0互动时代后,迎来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Web3.0网络融合时代。与此同时,相对于报纸、电视之类的传统媒介,电子邮件和网站作为新媒介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科技社会的潮流,比新媒介还要"新"的媒介——新新媒介——应运而生。但在社交网络重新整合的背景下,新新媒介又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的伤害。本文在审视媒介会造成的伤害之后,提出一些防治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仿佛是一夜之间,一种叫做“播客”的新兴媒体席卷全球。播客是网络领域中新兴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通常把那些自我录制广播节目并通过网络发布的人称为播客。这种网络交流方式显示出了一些与传统媒介不同的传播特点。  相似文献   

12.
国际视野下新媒介研究的沿革与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范围内的新媒介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今,已经历了40年左右的发展,成为当前传播学中最热的研究领域。尽管被认为存在诸多的盲点和问题,相比传统传播范畴的研究还尚显稚嫩,[1]但新媒介研究热潮所产生的强大影响已经有目共睹。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媒介研究逐渐进入国内学者的视野,尤其自21世纪以来,新媒介研究在国内迅速蔓延,成为各个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继2009年中国网络传播学会的成立后,2010年《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蓝皮书的发布,成为中国新媒介研究的又一标志性事件。研究热潮背后,我们有必要静思,新媒介研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其学术身份和地位究竟是怎样的?新媒介研究的未来如何发展?本文在今天的大环境下对新媒介研究的回顾和思考,从新媒介的概念、新媒介研究的发展进路和国内外新媒介研究的关注热点三个方面展开,以期为此一领域的学术定位和未来发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3.
播客:自媒体的扩张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镇 《传媒观察》2007,(2):51-52
互联网创造了又一个奇迹:正当博客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时候,比其更加前卫的语音、视频播客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悄悄席卷互联网。短短两年,播客已成为当今最火爆的网络新概念之一。2006年8月29日,中国宽频技术业务与投资峰会在京举行,中国播客网站十强正式出炉。土豆网、青娱乐网、我乐网、爆米花网、播行天下、MOFILE、100TV、六间房、宽客网络、爱播网等榜上有名。这一业界盛会向人们昭示:播客们的音视频共享网站正在悄悄改变传统传媒业的格局,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12月20日,新浪网正式宣布推出播客服务,这无疑是给火爆的播客世界再添一把干柴。新浪总裁曹国伟表示:新浪将推动播客在中国快速实现全民化,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独特生活的导演。  相似文献   

14.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通过不同的媒介形态,受众的信息需求得到了巨大的满足,然而在信息社会特征日趋明显的今天,受众对媒介的依赖现象,不但没有改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加强了,甚至出现了“新媒介依赖症”。本文对新媒介的技术环境和“新媒介依赖症”产生原因做了深入分析,从传受双方和技术层面针对新媒介生态失衡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求不断优化媒介生态,促进新媒介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播客的传播特点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继博客以后全球范围内炙手可热的网络音频传播媒介-“播客”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在传播过程中与传统媒介的不同特点,以及它对传统媒介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手机广播: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新媒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广播”作为手机媒体的一种存在形式,近年来已是初露端倪,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所谓“手机广播”,就是利用具有收音和上网功能的智能手机收听广播。笔者把“手机广播”定为两层含义,一种是随着GPRS、3G、WAP等无线通信技术和服务的发展、完善,“手机广播”依托于移动通讯网络和互联网络,用上网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另一种是在手机中内置了FM广播调谐器,用手机可以直接收听电台广播节目。笔者把它们统称为“手机广播”,但本文重点阐述的是移动上网的“手机广播”。  相似文献   

17.
孙国钰 《青年记者》2012,(26):15-16
媒介环境以及新闻语言的内涵新媒介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在传播媒介发展历史上,早就出现了新媒介的概念,比如广播电视对于印刷媒介而言就曾经是新媒介。在网络信息时代,新媒介主要包括互联网、手机等,也包括跨国的卫星广播和有线电视、电子出版的文字和音像等产品。目前在我国新媒介被应用比较广泛的主要是互联网和手机。而新媒介环  相似文献   

18.
梁颐 《新闻世界》2014,(10):191-192
新媒介技术的发展给宗教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种媒体技术之间能量互补、互动带给传播者和受众的是时空压缩、折叠的灵活和随意性,为宗教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为宗教的大范围传播提供了高效平台,使宗教传播者和接受者有了全新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感官体验。  相似文献   

19.
李雪娇  胡泳 《中国编辑》2022,(12):77-81+91
本文以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四定律”为理论基础,按照媒介发展所遵循的提升、淘汰、恢复、逆转的规律,分析中文播客的功能、意义、价值和媒介角色。中文播客通过用户生成内容模式提升大众话语权,以个性化、互动性的媒介特点解构传统广播线性单向的传播模式,使其成为新的流量入口,不断吸引用户和资本的注意力。中文播客继承了广播所具有的伴随式特点和作为社会情感纽带的功能,通过基于认同的圈层传播搭建起理性对话、深度交流的数字化公共空间,为形成文化共同体和公共领域提供可能。未来,中文播客或许可以在智能化传播和“耳朵经济”中找到现实出路,从而完成新媒介的逆转过程,引发更强烈的媒介技术变革。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许多具有突破性的观点和理论,这些观点和理论影响着人们对科技、媒介和生活方式的理解,在众多领域具有启发性。而今,随着科技和文化的进步,新的媒介不断产生,如果说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具有某种前瞻性,那么,随着新型传媒技术的发展和趋于大众化,特别是网络“播客”文化的兴起,让我们有机会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再一次解读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