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杨英 《教书育人》2003,(1):39-40
德育功能是指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德育功能不同与德育目的和效果,德育目的是人们对整个德育的一种主观预期和价值设定,带有主观性和理想化倾向,表示"想要德育干什么"的问题;而德育功能是德育"本来就存在",原本就该发挥的作用,具有客观性和先存性.德育效果是具体德育实践的"已然"结果,反映德育"实际干了什么"的问题;而德育功能属"应然"范畴,表征德育"本来能干些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内涵区别是德育目标传递方式不同。二者主客体关系区别是:显性德育的德育主体"可视",德育客体是被动"接收";隐性德育的德育主体"隐形",德育客体是主动"接受"。二者功能区别是显性德育侧重强化德育社会性功能,隐性德育侧重增强德育个体性功能。显性德育的优点是快速、广泛,实施周期短,易于操作;局限性是"灌输"色彩浓厚,效果难持久。隐性德育的优点是避免硬性"灌输",效果持久性强;局限性是难实施系统性的德育教育,实施周期长,操作难度大。  相似文献   

3.
重视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校德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实践是德育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德育效果的试金石。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充分认识德育实践的重要意义,采取"义务劳动"、"文体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多种德育实践形式,从而提高德育效果和广大学生的德育水平。  相似文献   

4.
试论学校德育范式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德育效果,传统的学校德育范式必须转换。即德育理念由"物化"向"人本化"转换,德育思维方式由简单思维向复杂思维转换,德育目标由"成圣"向"成人"转换,德育内容由理论化向生活化转换,德育方法由"教"向"导"转换,课堂教学由"独语"向"对话"转换,德育评价由重"鉴定"向重"发展"转换。  相似文献   

5.
提高德育实效性,需要对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重新审视。就词源本身和现实德育问题来考察,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均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这是导致德育实效性差的一个重要因素。德育原本就存在于各学科之中,学科教学应将德育"体现"出来,而不是"渗透"或"融入"进去。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德育为先”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姗姗 《教育探索》2009,(4):110-111
对高校"德育为先"内涵与意义的正确解读是落实"德育为先"要求的前提."德育为先"有什么样的功能与任务关系到如何开展德育实践的问题."德育为先"重在落实.要深入贯彻落实"德育为先"的要求,需要大力提升高校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和非课程途径的德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当前在德育领域内普遍采用的"德育实效性"一词提出质疑。"德育实效性"在蜕变为德育口号后,容易使人们对德育实践产生许多误解。它使人们过分关注德育结果,忽视德育过程,把德育当作工作来做。对所谓"德育实效性"的追求是导致当前学校德育形式主义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校德育中存在"目的变工作"、"全员成孤军"、"知而不行"、"首而无位"等状况,究其根源是德育目的意识迷惘,因此,要更新德育观念,确立德育目的意识,通过形成德育观念更新机制,建立德育参与融入机制等措施构建高校全员参与的德育机制。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中小学创建德育信息化平台提供了助力。利用"互联网+教育"在线平台,构建思想道德教育新课程,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补足正能量。运用"互联网+德育"在线平台,实现活动性德育和学科性德育的有机融合,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开展线上德育班会课、成立线上德育社团、开设线上德育咨询服务、应用"网上家长空间"平台为家长释疑解惑、设置网络"德育会客厅"等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创新学校活动性德育模式,促进学校德育工作高质量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下,我校不断更新德育工作理念,引导教师逐步从"制约性德育"转向"主体性德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德育实效。在德育标准、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途径、德育管理  相似文献   

11.
要搞好高校德育的创新,就要树立"以人为本"和"四育人"的德育新理念,强化"爱国教育、诚信教育、环境教育"三位一体的德育新内容,实施"强化德育的实践教学环节、开创网络德育教育的新途径、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新领域、健全德育管理与评价的新体系"四位一体的德育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将学科德育定义为"加法式"的学科德育或"专门化"的学科德育,在逻辑和实践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学科当中天然内含着德育,或者说德育是学科的内在属性,这种理解更能够体现学科德育这一概念的实质。学科德育中的"学科"和"德育"是一体的,二者统一于教育本身是一种价值实践活动这一规定性。学科德育中的德育更多是作为学科教学中自然流淌出来的育人效果,并不是对学科教学目标的僭越。学科德育主要有直接德育、间接德育和隐性德育三种主要形态。学科德育归根结底是要求学科教学回归教育的原点,即使人向善。学科德育就是确保每一个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体现自身的教育属性。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代大学德育在"现实世界"中的功效不高,究其原因是忽视了人的"可能世界",没有关注到人的"可能世界"在德育中如何实现。根据人的本质,大学德育的"可能世界"应该是回归"生活世界"的。孔子的实践性德育思想影响深远,当代大学德育可以借助于其思想的实践性回归"生活世界"。其德育思想为当代大学的德育活动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从而实现大学德育活动的"可能世界"和人的"可能世界"。  相似文献   

14.
我们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智育重要,德育也重要,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在实际工作中,"德育为先"与"教学中心"不是"有我没你"关系,而是"共生共长"关系。策划者说"德育为先"与"教学中心"是学校教育中耳熟能详的字眼。"德育为先"是我国德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的概括。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德育的传统,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是将德育放在了诸育首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一种对于理性的建构。知性德育的极端化导致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使德育走向抽象化、虚假化和失范化。生活德育在批判知性德育的同时,将德育泛化为生活的全部内容,把"知识"与"生活"割裂,使"生活"概念化、理想化和绝对化,跌入非理性的泥淖。实践理性德育汲取了生活德育论的积极因素,同时又肯定了知性德育论的合理成分,把道德意志的培养作为德育的关键,将意志的自律视为德育的根本指标,使普遍的道德法则深入人心,成为人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6.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5):77-81,76
该课题采用系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德尔菲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高校"德育为先"的有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研究认为,高校的"德育为先"之于教育,强调的是深入地完成其德育的功能与任务。"德育为先"要求优先渗透思想道德认知,优先培养思想道德情感,优先树立思想道德信念,优先塑造思想道德意志,优先养成思想道德行为,让它真正地深入人心,发挥德育应有之功效。高校的"德育为先"之于教育,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功能与任务。对此,该研究提出,高校落实"德育为先"理念的思想观念要切实更新,德育目标要循序渐进,德育内容要丰富拓展,德育方法要不断创新,德育路径要独辟探索,德育组织要适时完善,德育制度要健全体系,德育队伍要重点建设,德育投入要持续增加,德育机制要优化运行,德育评价要科学客观。  相似文献   

17.
刘青 《教学与管理》2021,(10):11-13
德育敏感性,即捕捉德育契机的能力,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能力.在德育成为教育"重中之重"的当下,德育还存在很多短板,其中较为突出的短板是部分学校将德育教育课程化,非德育课教师德育敏感性缺失,重视教书、忽视育人.提高各任课教师的德育敏感性,从"德育课程"向"课程德育"拓展,以课程为载体将德育渗透到每门功课的教学中,成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浅议德育理念的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其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德育效果的优劣.传统的德育理念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为提高德育效果,传统的德育理念必须转换,即由"外塑型"向"内生型"转换;由"工具性"向"主体发展性"转换;由"知识化"向"生活化"转换;由"物化"向"人本化"转换.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德育一直是排在首位的教育形式,但同时,德育也遭到了最大程度的质疑。德育被虚化、表面化的现象还较为严重,"被动德育"、"一厢情愿的德育"还较为普遍。德行是受心理支配的。"动心"是德育的"魂"。一味地以规范"行"来触动"心",那是"法律",而发自内心的行为改变,那才是德育。  相似文献   

20.
文化哲学提供了超越传统德育课程理解的实体本体论与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方法基础。通过对德育课程知识"空壳化"、德育课程资源"单一化"与德育课程实施"无人化"的现实批判,借鉴文化哲学的方法原则,提出德育课程变革就是摒弃教授化德育课程走向学习化德育课程,确立学习化德育课程知识观、德育课程资源的整合观与德育课程实施的学习者本位观。这体现了学习化德育课程的人本取向,确立了学习化德育课程提升人的精神生命的文化优化实践活动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