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学材分析】《圆柱的侧面积》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想象、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活动过程】(一)当设计师,做"外衣"1.展示自己带来的圆柱,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2.变废为宝:给自己做一个漂亮的笔筒:自己动手给带来的圆  相似文献   

2.
<正>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操作、比较、观察、推理的过程,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意义,探究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立体图形知识的学习价值。教学重点:经历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8耀20页。【教学目标】员援在探究、交流等活动中认识圆柱和圆锥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圆援利用旋转、平移、堆积等手段形成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促进数学思考。猿援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15页到17页。圆柱表面积求法及例1、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39~40页。教学重点:1.理解、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难点:圆柱侧面积的推导过程。在此之前听了一些课,教师有时直接让学生把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剪开,从而使学生发现:圆柱的侧面展开原来是个长方形。在听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也是如此,让学生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我认为在教学圆柱侧面积的推导过程时,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将圆柱的侧面展开,而应让学生遇到问题,自…  相似文献   

6.
罗雯娟 《新教师》2023,(1):82-8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例1、例2,以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看、摸、量等动手操作建构对面积含义的理解,掌握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2.用数学实验的方式,在问题解决中体验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生成过程,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不断丰富解决有关图形与几何问题的策略,增强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例1,例2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3—14页。 教学重点:1.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新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体积巧计算     
<正>【例1】一个圆柱的高是8厘米,把高增加5厘米后,表面积增加了125.6平方厘米,原来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π取3.14)【思路分析】要求圆柱的体积,通常需要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和高这两个条件。圆柱的底面积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根据“把高增加5厘米后,表面积增加了125.6平方厘米”可以求出底面的周长,随之就能求出圆柱的底面积,接着就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节。【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10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进行圆柱和圆锥知识的结构化建构、系统化认知。2.经历“做”圆柱和圆锥的活动,体会面和体之间的转化关系、数量关系,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增强空间观念,为后续学习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做好铺垫。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圆柱和圆锥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一册第66~67页。【教学目标】1.经历摸、摆、堆、滚、搭等游戏活动,巩固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2.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3.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3.
<正>【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2.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建立表面积的概念,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难点】计算特殊的长方体表面积。【教学具准备】课件、长方体盒子、正方体盒子、剪刀、学习研究单。【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师:在给朋友送礼物时,我们都会精心地包装一番,包装里面也有学问,也要用到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例1、例2以及"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理解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计算;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以及主动参与协作的精神。  学具准备学生人手一个圆柱模型。  教学过程  一、操作活动  同学们,上一节我们认识了圆柱,这节课我们先通过操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最先发现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方法。  教师投影或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学生按下面四步活动:  1.把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观察圆柱的表面包括哪几个部分。  2.独立量出计算自制圆柱的表面积所需…  相似文献   

16.
一、学习要点1.圆柱(1)圆柱的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2)圆柱侧面积的计算: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表面积的计算:表面积=侧面积 两个底面的面积。(3)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2.圆锥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1~82页例1,练习十四第1~4题。【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面积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经历观察、想象、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1~10页“圆柱和圆锥”。 【设计意图】 在教学“圆柱与圆锥”知识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会求这两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当生活中常见的像圆柱或圆锥一样的物体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有可能会萌发出计算它们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六年级复习课。【教学目标】1.掌握利用三角形等积变换求复杂图形面积的方法与技能,并在方法与技能的使用过程中形成类比、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砥砺品质、养成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46—47页“球的认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实践、类推等实践活动,初步认识球体并体验感知到球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初步活动,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3.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践方案及合作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习惯。【设计思路】球体相对于学生前面已经学过的圆柱和圆锥来说,它是由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这在图形认识上是一次飞跃。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课堂设计中通过合理猜想、设计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