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文科》2005,(6):5-6
  相似文献   

2.
比喻,是文学作品中描述事物不可缺少的修辞手法之一。用得恰当不仅使描写对象形象生动,而且还显得文采斐然,产生一种迷人的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有时用一个比喻不足以淋漓尽致地状写人或物,有经验的写作大家往往连连设喻,加以描述。这种连用几个比喻来巧妙地形容同一个描述对象的方法,叫做博喻。当然,对此种修辞现象,论述者并不少见,但,这里试从由明喻、暗喻、借喻等分别组成的博喻,举例谈谈它们恰当运用的妙处。  相似文献   

3.
博喻浅说     
博喻是比喻的一种,是常用的辞格之一。所谓博喻,是铺陈性的比喻,即用多种事物去说明或描写一种事物。这种比喻,更能生动地充分地状物写景抒情,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范例。博喻有两种类型,一是多比一,二是多比多。多比一就是用多种不同的喻体去说明或描写某一事物的一个方面,使这个事物的特点更为突出鲜明。例如:  相似文献   

4.
陈《文则》称:“博喻,取以为喻,不一而足。书日:‘若金,用汝作励;若济巨川D,用汝作舟挥;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苟子曰:’犹以指测河也,犹以戈啬黍,犹以雄始壶也’,此类是也”。为了加强语言的形象性,为了将事物的特点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有时作者连续使用成串的比喻。这种文学手法,在修辞学上被称作“联珠譬喻”,也叫博确。博喻在我国古代语言和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在(诗经)和庄周散文中多用这种手法,并且显得驾轻就熟,左右逢源,特别是至唐宋,博喻已成为许多名家惯用的修辞手段,如韩愈、苏武的文章,使用譬喻重…  相似文献   

5.
群喻和博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经常出现,学生容易混淆,而在一般的工具书上又难以找到详细的解释,如何辨析它们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6.
一、承喻指一个比喻建筑在前一个化喻的基础上,且两个喻体之间有内在的承接联系。如: (1)大家一口气攀到最高峰,淹没在海棠花的红海里。……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自己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出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花潮》) (2)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有些白的浪花吗?  相似文献   

7.
博喻·通感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海睡熟了。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许久许久,我俩也像入睡了似的,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相似文献   

8.
博喻,顾名思义,就是用很多比喻来表达一个事物的一个特点。博喻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在《春》中,有这样的描绘:(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散文家秦牧曾把比喻称作"语言艺术中的艺术",而博喻这种修辞手法在写景、传情、摹声、说理等方面反映事物,"可以使事物突然清晰起来,复杂的道理突然简洁明了起来,而且形象生动,耐人寻味".具有一种奇特的力量.一、博喻绘景,美妙动人.无数知名作家在纷繁复杂,姿百态的事物面前,巧选博喻描写景物,使作品顿生光彩,美不胜收.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  相似文献   

11.
博喻 互文     
博喻、互文这两种修辞方法 ,在语文教材中常有出现 ,而教科书和常用修辞书上对这两种修辞格的介绍却“语焉不详”。下面我对这两种修辞法的定义、作用等略作介绍 ,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博喻又叫复喻 ,是比喻中表现力最强的一种格式。博者 ,多也。当有时用一个比喻还不足以淋漓尽致地状写某一些事物的特征 ,或者需从众多方面 ,借助通俗鲜明的形象来加深对这个事物特征的认识时 ,就要运用一系列喻体来说明或描绘本体 ,使之更精密、更形象 ,这就叫博喻。如《荷塘月色》中把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白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  相似文献   

12.
博喻就是连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比喻来描绘同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妙用博喻,能够多方面、多角度地描摹事物,使所表之意,所抒之情得到透彻的说明,从而产生出淋漓尽致的表达效果,使文章为之增辉。  相似文献   

13.
比喻被誉为"文学中的文学","比喻是天才的标识"。如果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方面的描写、说明,反复设喻去描写说明同一个本体,那就是博喻。博喻又叫连比。精辟的博喻就像《天方夜谭》里的神灯一样,具有无比神奇的力量,只要它一照耀,奇迹便立刻出现了:深奥变得浅显,晦涩变得明朗,抽象变得具体,干瘪变得丰满,僵死变得灵动,直露变  相似文献   

14.
博喻 互文     
博喻、互文这两种修辞方法,在语文教材中常有出现。而教科书和常用修辞书上对这两种修辞格的介绍却“语焉不详”。下面我对这两种修辞法的定义、作用等略作介绍,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博喻的妙用     
比喻这种修辞方式,是人们喜爱的表现形式之一,几乎每一种文体中都可以用到比喻。比喻之中套用比喻,或是比喻连用,习惯上称之为博喻。运用博喻可以将原来板滞、平淡的内容,通过层层作比,而写得  相似文献   

16.
博喻,顾名思义,就是用很多比喻来表达一个事物的一个特点。博喻不同于明喻、暗喻、借喻等等各种比喻,博喻运用得当,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博喻能将事物的特征或事物的内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出来,这是其它类型的比喻所无法达到的。  相似文献   

17.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5题是这样的: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__________________ 浪花是部首,_____________________ 涛声是音序,_________________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这个题目考的就是比喻中的“联喻”格,这  相似文献   

18.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5题是这样的一道题目: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6分)  相似文献   

19.
请看下面的句子:①如果说长江是人体的主动脉的话,这南广河充其量也只是一根小小的毛细血管。(陈汉元《从宜宾到重庆》②如果说重庆的地形像一条长长的舌头,那么朝天门就是舌头尖了。(同上)这两个句子都是由两个比喻分句构成,这种比喻是类喻。那么,类喻有什么特点呢?语法结构特点类喻常用复句的形式(多是表示假设的偏正复句),偏句是条件,正句则是该条件引起的合理想象。各分句往往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句法结构,具有通过排比增强语势的特点,结构上构成  相似文献   

20.
"博喻"简论     
"博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出现较早,范例较多.宋陈骙的<文则>对其有精到论述."博喻"是一种表现力较强的修辞方式,且适用各种不同的文体.探讨它的结构特点、运用技巧和表达效果等,有一定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