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量子电动力学、量子色动力学和量子味动力学三方面论述了真空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态,是基态的量子场,而不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状态。量子场的基态才是物质的一种特殊状态。搞清真空的物质形态问题可以对研究真空的复杂结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处于量子微腔真空辐射场中的两个不同原予呈现合作效应,其关联程度随两原予各自跃迁频率、腔场频率接近而加强。此种性质非常类似经典宏观力学系统中的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3.
本对有限温度下φ^4场量子宇宙学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并且与φ^6有基本类似,这表明有限温度下的复标量场的量子宇宙学,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库仑定律精度验证的的历程;从量子理论出发,在细微尺度上阐述了量子场的基态,真空涨落,真空极化及其对库仑定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粒子与真空态腔场相互作用,结合腔量子电动力学技术,通过控制原子在腔中的飞行速度来调节原子与腔场的作用时间,考虑非真空态情况下量子态与腔场作用演化情况,研究了多粒子多光子腔场中原子态的GHZ型纠缠态制备与隐性传态方法.  相似文献   

6.
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结合产生了量子信息学。在量子信息学中人们利用的是量子态本身,其基本任务是量子态的存储、操纵、传输与读出。在实现信息处理的过程中,量子态叠加原理、量子纠缠和量子退相干等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应当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7.
点粒子模型是现今量子力学解释体系诸多逻辑矛盾产生的总根源。修改量子力学中的点粒子模型是消除这些逻辑矛盾的必要途径。曲率模型的“形”,即通过物质波波长,由相位圆定义、建构的微观客体的“形态”(r=λ/2π),在讨论原子问题时,其大小不可忽略。经典力学中质点抽象原则不适用于原子世界或不能照搬。把原子中的量子现象转变为宏观经验中的经典力学研究对象,必须将能量的非连续分布转变为连续分布,将非连续作用转变为连续作用。这就是量子测量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8.
量子纠缠及其度量在量子通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一种量子纠缠的计算方法--Negativity,推导得到了二参量两体高维量子系统Negativity的一般解析表达式.此方法的优点是计算方便,物理意义明确.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个实验上可行的单原子未知态的概率量子隐形传送。在这个方案中,原子1开始处于一个任意的量子态,原子2和3处于一个部分纠缠纯态。发送者Alice对原子1和2进行Bell基测量后并通过经典通道把测量结果告诉接收者Bob,Bob再把原子3和一个辅助原子A同时注入一个单模真空腔场。只要控制原子与腔场的相互作用时间,就能够使原子3最大概率地重现原子1最初的未知态,即量子隐形传态的成功几率等于作为量子通道的部分纠缠态的较小叠加系数的模的平方的两倍。另外,由于原子是与大失谐的真空腔场相互作用,所以此方案不受腔衰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文章简要介绍了量子通信的理论框架,包括量子纠缠、量子不可克隆定理、量子密码、量子隐形传态等,同时也涉及该领域的实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两个超导量子干涉仪与腔场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实现标准两比特量子相位门的方案.利用构造的两比特相位门,还提出了一种制备N比特团簇态的方案.在此方案中,量子信息被编码在两个超导量子干涉仪的相对稳定的基态上.在两个超导量子干涉仪与单模腔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由于超导量子干涉比特的激发态被绝热地消去,激发态所引起的消相干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此外,还讨论方案的实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对介观复杂耦合电路量子化和哈密顿量对角化,研究了压缩真空态、真空态下回路中电荷和电流的量子涨落.结果表明,介观复杂耦合电路中存在电荷和电流量子涨落,这种量子涨落不仅与电路器件的参数、压缩因子、压缩角有关,而且还和彼此的互感耦合、耦合电容、耦合电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经典量子力学中粒子的基态场值,对应于量子场论中的真空期待值,场值的非零和零值,直接与背景空间的平坦性有关.当我们把坐标系建于运动的微观粒子之上时,坐标系的运动状态,又刚好与时空的平坦性相联系.匀速动的坐标系时空均匀而对称,加速运动的坐标系时空不均匀、不对称,有了这种联系,我们对量子场论中规范不变化的时空特征和真空对称性破缺机制就可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量子神经计算是传统神经计算与量子计算相结合的产物,它已成为新的信息处理技术之一。以相移门和受控非门作为基本的计算单元,借助复数BP学习算法,构造出量子神经元模型,并通过数值计算给出了该量子神经元的收敛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电容耦合电路的一种量子化方案,研究了在压缩真空态介观电路中电荷、电流的量子涨落,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电荷取分立值这一基本事实基础上,对介观电容介观电路进行了量子化,得到了该电路的有限差分形式的薛定谔方程。介观电路的量子效应不仅来源于电路的量子化,还来源于电荷的量子化,只有在考虑了电荷的量子化性质之后才有可能讨论介观电路中的库仑阻塞效应。经过幺正变换,薛定谔方程变为两个标准的马丢方程,利用WKBJ近似方法,讨论了介观电容耦合电路中电流在基态中的量子涨落,这是介观电路中量子噪声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个量子态转移的方案,该方案的实现是基于囚禁二能级粒子与单模腔场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当场模与囚禁粒子调谐为载波激发时,无需选择性测量,量子信息就能确定性地在腔场与囚禁粒子内态之间转移;当调谐为第一兰边带时,量子信息只能从囚禁粒子振动态传递到场模态,囚禁粒子的内态到其振动态,或单子系统态到双子系统纠缠态的单向转移.根据量子态转移方案设计了一个量子网络.最后,进行了实验上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量子化有源RLC电路,研究了激发相干态、压缩真空态下介观电路的量子涨落以及电源对量子涨落的影响,并对不同状态下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