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口语、口译是高校英语专业必须开设的技能课程,目的是综合训练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作为专业技能必修课,口语安排在基础阶段的一、二年级,口译则安排在四年级。这两门专业技能课程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强调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和文化  相似文献   

2.
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和学生知识储备不足,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开设口译课程的教学难度很大。如何提高口译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口译人才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探讨了利用多课程联合教学的方式、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多模态任务型口译教学的模式,以期提高本科阶段口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在各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各中职学校都相应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强且能快速适应企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而中职《教学大纲》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较高要求,必须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研究生阶段英语课程的设置与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研究生阶段应开设一些与具体交际任何结合在一起的“应用型”课程,以便帮助学生完成由基础学习到实际运用的过渡,同时本文对清华大学外语系胡庚申教授的《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课程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上的鲜明特色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5.
口译课是英语专业本科阶段高年级的必修课。本文以Daniel 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和Anderson的“认知能力发展模式理论”为理论基础,对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课程设置进行了反思,并针对目前国内口译课程设置现状,根据仲伟合提出的译员知识结构公式,就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听说训练,加强口译技能训练,加强百科知识课程建设。笔者相信,结合自身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设置口译课程,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复合型专业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西省四所高等院校外语院系学生关于口译课程的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口译课程,通过口译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而且教师要在口译教学中增加实践的机会。当前,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应以教学翻译为主,使学生具备口译工作者的基本条件和素质,同时,要加大口译课程建设的力度,以满足学生的个人需要,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口译要求译员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技能和丰富的专业领域知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非英语专业高端学生因此成为新世纪口译人才的潜力军。本文阐述开设多学科背景口译课程的意义,分享课程建设的经验和成效,探索提高大学生口译能力及英语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基础口译课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有机会选修英语基础口译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英语的听说能力,其次是学习一定的口译技巧。从硬件设施看各大高校也具备开设此课程的可行性,探讨了为什么要在非英语专业中开设口译课程以及如何去做。  相似文献   

9.
上个世纪末,为了提高美国外语教学水平,培养学生融入并适应全球化社会,美国外语教学学会同其他机构一道编写了《二十一世纪外语教学目标》,这份教学目标在全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致认可。我院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口译课程为实践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我院口译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演练选材等方面的安排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翻译专业高年级口译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听力水平难以达到口译课程要求,因此有必要从低年级开始在听力课中引入基础口译技能训练,在提高低年级学生听力能力的同时,为高年级口译课程打下良好听力基础。本文指出了低年级听力课与高年级口译课程之间的脱轨问题,建议针对这些问题在低年级听力课中实施教改,以期改善低年级听力课和高年级口译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础口译》是MTI教学的起始课程,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实现从一般外语能力及双语能力向口译能力的过渡,并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口译能力。我国的翻译硕士培养刚刚起步,培养模式尚不成熟《,基础口译》课程的教材与教学方法各地也不尽相同,对该课程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将有助于完善MTI口译教学。  相似文献   

12.
地方本科院校面临转型发展期,所开设的英语口译课程当结合其生源的特点,定位为培养初、中级口译人才的口译入门课,并从加强语言基础、丰富百科知识、侧重技能训练三个方面着手,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13.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燃烧学》课程是我校本科专业安全工程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文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依据,以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结合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四个方面探讨《燃烧学》应用型课程建设,培养学生分析、创新、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高等数学》课程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本课程以应用型课程建设理念为指导,牢固树立靶向专业的课程定位,为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强化数学应用为导向,以融合专业需求为手段,以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为目标,提升了数学在专业学习中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同时,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在线教学和翻转课堂,以在线学习、阶段测试、项目任务等多种形式实施和考核学生,提高数学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张鄂 《教育教学论坛》2015,(13):120-122
"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院校面向机类、近机类工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在论述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及其特点,提出了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实验教学的改革方法,以促进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促进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代谢调控》是我院将《代谢工程》和《代谢控制发酵》两门课程整合,为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为了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探索了《代谢调控》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分别在课堂与生产实习基地引导学生就一些真实的生产案例展开分析讨论,阐述其中运用的代谢调控基础知识,极大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育内容。公共基础课的开设和教育教学目的也应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并为将来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代谢调控》是我院将《代谢工程》和《代谢控制发酵》两门课程整合,为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为了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们探索了《代谢调控》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分别在课堂与生产实习基地引导学生就一些真实的生产案例展开分析讨论,阐述其中运用的代谢调控基础知识,极大提高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的使命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学到实用的技能和谋生的本领.笔者在从事餐旅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对高职餐旅管理专业系列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对餐旅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餐饮服务与管理》开展课证融通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并展开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20.
唐媛 《教师》2023,(6):87-89
“视听与会话”是面向翻译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口译听辨等方面的基础技能。文章以“视听与会话”课程为例,分析了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口译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翻译硕士研究生口译课程的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进行了微观层面的探索,认为口译教学资源的选取要考虑思政元素和文化元素,设计教学活动的关键是要找准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技能训练,同时还要将思政维度纳入学习评价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落实“教书”与“育人”的自然融合工作,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口译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