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教授,山西平陆人,1912年生。现为陕西师大唐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他早年就学辅仁大学,即在《禹贡》半月刊上发表了《两唐书地理志互助》、《西汉侯国考》等文,深得顾颉刚先生识拔。又在顾先生指导下,撰写了《中国疆域沿革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后由日本人译成日文。这是我国现代第一部公开问世的系统的历史政治地理专著。毕业后和抗战期间,他曾任禹贡学会编辑、西北文化学社编辑、国立编译馆副编审等职,并协助顾先生编辑《文史杂志》,发表了  相似文献   

2.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并实施后,在蔡元培的提议和编纂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套新式教科书——“最新教科书”,这是晚清唯一一套较完整的、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中小学教科书.《最新中学教科书三角术》是我国新学制颁布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早的三角学教科书.本文论述了该本教科书的时代背景、编译者、编排形式、内容、名词术语、数学符号及特点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四库全书》珍本版被视为“国宝”,就是民国期间影印的版本也被视为“馆宝”。近年来,首先是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版本,大陆购买了220套之多,一套“四库”近8万人民币。然后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台湾商务印书馆  相似文献   

4.
《四部备要》为一大丛书,收经、史、子、集四部书共356种,上海中华书局民国9年(1920)到23年(1934)排印出版。半世纪以来,它已成为人们研究文史的常用书。应当承认,它有一定的编选体例,选书基本上能够反映我国古籍中较有代表性的部分,并注意收入清代学者研究古籍的新成果。此外,它用铅字排印,售价低廉,也易于普及。但由于当年之中华书局要和商务印书馆竞争,商务影印出版《四部丛刊》风行于学术界,中华便出《四部备要》与之竞争。但又不如商务能广搜旧本,于是“求通行善本”(中华书局《校印四都备要缘起》),改用铅排。多年来,学术界已公认《备要》校勘不精,至于《备要》所用版本是否真系“通行善本”,问世以来尚无专文评论。我以一年多时间对所用版本逐一查对考订,发现舛误抵牾之处不下百数起,于是撮其大要,略事分类,写成这篇《纠谬》,庶今后使用此书者可不受其误。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期刊及其数字化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数字期刊的媒介化生存。文中数据表明:期刊小众化专业化趋势日益明显,数字出版显著加速。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与数字阅读人口呈现"双增长"态势,并指出数字化出版是未来趋势。最后分别论述了期刊及其编辑人员在数字化时代的应对策略。包括利用即时通信,创建期刊数字出版的平台和多种出版形式;编辑要成为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熟练掌握各种多媒体操作技能,树立大数据意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版权意识等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出版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与挑战,作为新时代的编辑,必须要合理统筹各种媒体资源,打破陈规,创新模式,才能适应这种快速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使得出版行业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编辑首先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找到自己在全媒体时代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7.
由张积玉编审策划设计并主持撰著的《编辑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前不久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从课题立项、取得阶段性成果到最终形成专著,历时整整三年,是一部倾注多人心血,凝聚群体智慧,在编辑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上实现了新的跨越的力作。笔者作为高校学报的一个老编辑和编辑学研究的早期涉足者,细读全书,深深为它别具一格的理论体系及其诸多独到鲜活的思想观点和富有个性化的阐释论证所打动,也为一批新人取得如此具有创新性的学术理论成果而欣慰。依笔者浅见,《新论》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或者说是它独到和见长的地…  相似文献   

8.
期刊出版是思想理论宣传的主阵地之一,教育类期刊作为期刊出版业中的一个分支,在文化教育传承、发展中有着专业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出版过程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循党的出版方针政策,着力培养技术精湛的编辑,抓牢意识形态,把好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关,体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内容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性能的不断提高,移动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也随之进入飞速发展的时期,同时带动了整条移动商务产业链的迅猛发展.为了探寻移动商务产业价值提升途径,首先必须从价值链的角度对整条移动商务产业链进行了梳理,准确定位移动商务产业链的主要参与者;同时利用模型分析价值链中各参与方的价值创造过程,并对各参与方的价值提升途径进行了全面深度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出版离不开敏感,敏感意识是编辑必不可少的素质,一个好的编辑必须具备较高的敏感意识和敏感力.编辑的职业敏感是以编辑的文化、学术素养为背景、为底蕴,并辅以商业眼光、市场谋略,通过快速而准确地分析、判断、预测等诸多能力来体现的,是做好编辑工作的一种必备素质.敏感力的强弱,反映了编辑综合素质的高低.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融合出版成为信息化社会出版社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该顺应时代发展,优化信息加工、创新编辑出版模式,从而不断提高传播影响力。学术期刊融合出版模式的确立,需要实施"三步走"战略:一是学术期刊出版单位找准定位,了解自身情况;二是充分地融合出版社市场及行业评估,抓住市场机遇,打造适合自身的融合出版模式;三是依据市场及用户需求,从出版平台、内容、媒体形式、评议体系、功能和编辑角色方面入手,构建个性化的学术期刊融合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的选题与策划是出版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关系到高校学报编辑部自身繁荣发展的重要因素,做好一个选题,其基础和关键不仅在于编辑收集信息的质与量,更在于编辑对这些信息的整合和分析能力。而策划则需从选题到营销做出一系列粗细的规则。在选题策划过程中,高校学报编辑部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发挥自身资源信息的整合能力及通过建立良好的选题策划风险预警机制来充分发挥选题策划在高校学报出版编辑中的指挥棒作用,提高高校学报的出版编辑效能。  相似文献   

13.
9月14日上午,在田家炳教育书院楼715会议室,学校召开庆祝建校55周年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百期出版座谈会。座谈会由学术期刊社社长、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刘成法编审主持,各部门、各学院负责人和部分编辑人员参加了会议。《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编委会主任、校党委书记陈中永教授、校长杨一江教授、副校长云国宏教授出席座谈会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4.
日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伴随着日本经济活动的拓展和延伸也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商务用语,商务日语也成为重要的语言类学科,这其中尤其以商务日语翻译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日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出发,通过剖析当前日语翻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商务日语的实际需求和能力需求的转变情况,提出了提升商务日语翻译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重点放在商务日语翻译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之上。  相似文献   

15.
生词是小学阶段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国小学语文教材和当今小学语文教材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本文对19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共和国·新国文》(初小)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生词教学用字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两部教材的生词教学都遵循了从易到难,从常用到不常用的原则。同时,生词的编排也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复现率较低、缺少系统性等。  相似文献   

16.
现代通讯技术为报刊出版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作者通过远程编辑中技术选择和支撑、自建网站的异地编辑使用功能、网络聊天系统的编辑使用几个方面,详尽介绍了现代通讯技术在教辅类报刊远程编辑中的使用实践。  相似文献   

17.
体育科技期刊编辑发现的素养与科研选题的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科技期刊编辑的角度讲,编辑发现是选题挖掘的前提,这是体育科研乃至所有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决定的。结合多年从事体育科研论文写作的经验,以及主持体育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实践,就编辑发现的基本素养与科研选题挖掘的互动关系给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创办于1985年,由吉林省教育学院主办,是吉林省一级期刊。其学术理论研究,包括基础教育、成人教育、专业理论研究等方面,注重学术研究的新颖性、独创性以及视野的开阔性,是吉林省教育学院的重要理论研究阵地和对外交流的学术窗口。该刊的影响因子由2014年万方统计数据:影响因子:0.269,到2018年复合影响因子:0.096,综合影响因子:0.040。年度总文献量由2013年820篇,2014年811篇,2015年798篇,2016年698篇,2017年611篇,2018年645篇,2019年截至目前306篇,可见文献量有下降的趋势。不仅是《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其他的学术期刊的数据亦是如此,这些数据不得不让人感受到现阶段新媒体出版环境对传统学术期刊和对传统编辑工作的冲击与压力。目前,该形势已成为出版领域的热议话题与讨论焦点。通过国内数据库的检索,肖晗等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机制探讨》一文中指出只有实现学术期刊的OA出版,才能使科研成果得到最广泛的传播和利用,显著提高期刊的影响力。朱海玲等人在《做一流编辑,创一流期刊》一文中提及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具备极高的职业素养、专业素养、沟通策划能力和应用新技术、新媒体的能力,才能胜任编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历史重任。刘春晓在《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职业规划探讨》一文中提及在现代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要满足全新的形势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架构层次,争取成为数字化期刊信息平台的操控者。赵帆在《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定位与发展——以<棉纺织技术>为例》中,分别从编辑与读者的互动性、出版模式的多样化以及对编辑素质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定位与发展提供参考。张剑英在《全媒体出版时代编辑市场意识的创新研究》中提出面对当前信息革新,当代编辑必须具备编辑市场意识及创新思维,有效带动传统图书出版理念与全媒体传播介质的良好融合,为完善和推动新时代出版市场发展进程而努力。万滢在《新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业务的发展和创新》中分析了新媒体对传统科技期刊的影响,传统期刊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定位,并提出了在新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业务创新发展的建议。上述文献均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及编辑工作者素养提升的重要性,笔者将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为例,通过几个方面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及编辑工作的转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科学界定出版概念,是界定出版史对象、范围的出发点.出版概念中的一类是根据复制与发行来界定的两要素说,一类是根据编辑、复制与发行来界定的三要素说.两要素说代表了早期的出版活动,三要素说代表成熟的出版概念.研究出版史需以三要素说作为出发点,考察历史上包括两要素在内的所有出版现象,进而探讨出版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古代出版大致就是书籍出版,出版史的对象以书籍出版为根据,又不与报纸、杂志的出版相抵触为限.从出版史的对象出发,进而可以确定出版史的范围大致是历史上书籍传播过程与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影响和制约书籍传播的社会历史环境.出版史大致可以分为秦汉以前的孕育时期,汉唐的抄本时期,五代及两宋、晚清的雕版时期,晚清至今的现代出版时期四个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20.
蒋绍愚先生的《古汉语词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汉语历史词汇学研究的重要著作。书中将我国传统训诂学的成果和现代语义学的理论结合起来,为汉语词汇学从传统词汇学向历史词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方法。此书1989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于2005年9月由商务印书馆再版。但令人遗憾的是,原版本中存在的两个逻辑表述上的错误在新版本中未加以纠正,故而指出,望再版时予以更正。《纲要》1989年北大版、2005年商务版第77页第1自然段引如下:(词义)缩小的例子还有:宫(古):房屋宫(今):帝王的房屋臭(古):气味臭(今):臭气诏(古):告诉诏(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