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运动效率的概念及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人体及器械的机械运动规律及其与其它运动形式相互转化规律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当把人体的运动动作模拟为一个做功机械时,就必然涉及到能量的供给问题,这就明确地提出了:必须分析体育运动中人体可动员供给的能量及合理利用能量转变为输出有用功时人体动作的效率问题,应用能量的观点和方法对体育项目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是解决运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揭示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就此领域的概念及计算法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2.
运动生物力学是定量描述人体位移运动的科学。它反映了现代体育科学的进步,是教练员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动作进行技术诊断的必要手段,也是体育教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活动技能。掌握运动技术原理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培养具有现代体育科学知识的体育教师和科研人才,运动生物力学应列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3.
栗涛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43-644,694
人体在运动中,经常的反复的技术动作要求或非动作技术,导致人体与运动场地、器材、器械相互作用产生人体震动.当震动在一定方向和频率、幅度内达到一定强度时,会导致人体产生较严重的生理不良反应.某些运动项目的人体震动对视力的影响导致运动者的动作控制产生负面效应.这种运动中人体震动对运动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必须引起体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方法诸多,本文阐述目前其主要研究方法及应用.并主要论述研究体育动作技术,为提高运动成绩服务的研究方法,如,平面摄影、三维摄影、红外运动光点摄影等摄影方法,测力方法,人体动作的计算机模拟法,综合研究方法,同时列举当前国内外分析体育运动的研究方法典例,加以说明,从而提高人们对当前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的新认识,目前运动生物力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正朝着同步化、准确化、计算机化、最优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实验的方法初步考察了肌肉的快、慢肌纤维对人体基本能力及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影响。在进行单个环节及全身最简单的运动时,快、慢肌纤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作的力及速度方面。但在进行较复杂的全身基本运动时,快、慢肌纤维才显出对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方面的影响。说明快肌纤维多者,对完成复杂动作更有利。另外,实验结果也提示我们,水平越高的运动员,快肌纤维对完成运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
核心稳定性在人体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运动中,核心的主要作用是稳定身体、是肌肉发力的基础,这一点日益得到公认。从跑步到投掷等各项体育运动中,稳定的核心是有效发挥人体生物力学功能的关键因素,从而使肌肉发力最大化并最大限度减小关节负荷。我们将核心肌群的功能理解为中枢神经系统预设的程序,这个程序整合局部的、单关节和多个关节上的肌群活动,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同时完成体育动作。近端的稳定性是远端灵活性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建立从近端向远端的发力模式,并且可以通过肌群的协同作用力在完成远端动作的同时保护远端关节。评估动态核心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包括对躯干特定功能和三维运动能力的评估。运动康复训练计划应该包括核心能力的重建,并且应该将核心视为远端肢体运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运用实验的方法初步考察了肌肉的快、慢肌纤维对人体基本能力及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影响。在进行单个环节及全身最简单的运动时 ,快、慢肌纤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动作的力及速度方面。但在进行较复杂的全身基本运动时 ,快、慢肌纤维才显出对动作结构的生物力学特征方面的影响。说明快肌纤维多者 ,对完成复杂动作更有利。另外 ,实验结果也提示我们 ,水平越高的运动员 ,快肌纤维对完成运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一、运动生物力学教学中实验课的地位运动生物力学的教学在苏联已有50年的历史,不论在教材建设和实验课的实验作业方面都积累了较为完整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目前我国体育院系普遍把运动生物力学列为必修课程。因此,介绍国外有关运动生物力学教学实践的经验,对促进我国本课程的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主要是对人体运动中的各种力学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因此,本课程  相似文献   

9.
人体运动系统全面而精准的功能基于复杂和完善的自身结构。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介绍了人体动作模式的特点,以及人体运动链的概念、结构、分类、功能,同时举例说明了运动链理念在运动损伤防护和康复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人体动作模式和运动链是运动者实施其自我调控功能,完成各种动作和运动技能,发挥运动技术水平和风格的重要结构保障。动作模式是动作和运动技能学习和发展的基石,也是人体运动链系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结果。正确理解人体动作模式和运动链的概念,通过有效的动作模式与运动链功能的筛查以及运动能力的检测,寻找出合理的预防性和矫正性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和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的风险,提升运动损伤的防护和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研究动作技术时,离不开人体惯性参数.目前,国内在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大多引用国外的惯性参数数据材料.它们主要包括:德国学者布拉温与菲舍尔的尸体测量数据;日本学者松井秀治通过人体形态测量及X射线等方法获得的数据;苏联学者B·M·扎齐奥尔斯基和B·H·谢鲁扬诺夫等用放射性同位素扫描获得的数据.此外,还有美国的克劳塞等人,以及美国国家情报服务处发表的两份人体惯性参数.由于数据的来源不同,有些数据仅根据少数几具尸体的测量结果得出,所以很难令人信服.遗憾的是,人们对前人研究所得的惯性参数并未进行过  相似文献   

11.
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人体动作的规律和人体与运动器械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运动生物力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怎样用力学原理和方法结合生物体的特点对人体动作技术进行分析呢?艾里尔为美国女排参加第23届奥运会所作的准备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68年以前,美国女排水平在世界第50名左右,塞林格就任教练后与艾里尔合作,首先利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手段和方法,对排球技术进行分析。他们利用高速摄影机对中国、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运动生物力学的技术原理为基础对跳远腾空后人体所作的相向运动,人体阶段重心与质点的运行轨迹变化,以及动作的规范性对落地动作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剖析。从中得出跳远的落地动作正确与否,将对跳远成绩产生相应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人体运动的物理模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模型是研究人体运动时的重要方法,对揭示复杂的人体运动本质、设计体育运动中的难新动作、防止人的损伤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需要专门的技术、时间和资金以及人体运动的复杂性,使建立物理模型的难度较大,到目前为止成功而有效的物理模型还不多。介绍了建立人体运动的物理模型需要的步骤和几个比较典型的模型,并通过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的摆动动作为例阐述如何设计物理模型,如何对该模型的运动状态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运动解剖学是体育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它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它着重研究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以及运动损伤的形态变化等,为增强人民体质和改进运动技术服务。现将近十多年来运动解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人体运动的主要特征出发,对动作结构特征的复杂性以及动作技能完成的特点、要求进行分析,由此引申出人体运动链系统的形态结构.研究发现人体运动链涵盖肌肉链、关节链、神经链3种基本形式,3者在工作中相对独立又互相影响.在运动时类似波浪的传导方式是运动链功能的体现.功能性动作是运动链连续性和完整性的结果,运动链的动态和多维体现是功能性训练的本质特征.因此在功能性训练实践中要着重关注运动链各体系及相互之间的完整与协调,重视人体核心区域的枢纽功能,强化和消除弱链接,避免孤立、局部的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6.
散打中身体稳定性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打运动是竞技体育中对抗强度最大的运动之一,运动员在散打比赛中要使用踢、打、摔等各式技术,为达到最佳克敌制胜的效果,就应该在散打的技术运用过程中注重与生物力学原理相结合。通过对散打运动技术有直接影响的身体稳定性进行生物力学分析,从应用的角度将散打技术动作与生物力学原理相结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体育运动中,抛射体运动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在运动生物力学教材里,抛射体运动也是重要的章节之一.各种投掷器械的运动,各种球的运动以及人体蹬离器械或地面而形成腾空的运动,都属于抛射体运动.在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运动生物力学》编写组编写的体育系通用教材《运动生物力学》中,对抛射点高于落点的抛体运动做了简明清晰的论述,特别在已知出手高度H,出手角O和初速度V_0,  相似文献   

18.
七十年代开始,苏联已将运动生物力学引向解决运动训练中的问题,使它不仅研究各项运动技术原理,同时也研究发展身体运动素质的生物力学特征,作为评价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指标和方法,为高级运动员在发展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这样便开拓了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新领域,使生物力学更接近于体育运动实践,为充实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作出应有的贡献。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苏联学者提出,要使运动生物力学科学现代化,当务之急是: 1.要使研究方法、手段现代化,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来研究人体运动过程的客观规律。如电视录象、高速摄影、三维动力分析及电子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在这方面美国  相似文献   

19.
体育运动与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是和运动分不开的。体育运动是以改造人的自身自然为内在目的而“形式化”了的体育活动。一般地说,体育运动中的平衡表现为:相对人体运动的人体平衡;相对动作链的动作结构平衡,相对运动环境的人体系统平衡。  相似文献   

20.
对《运动生物力学》本科教材中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人体基本运动动作形式——推、拉、缓冲及摆动的定义、实例及特点进行辨析,旨在为建设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统一,时代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基础性与应用性相联系的教材提供参考。认为,最新版《运动生物力学》教材中的部分概念、定义仍然不够严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运动生物力学的概念不能反映学科特点,也不利于学科发展。第二,对人体基本运动形式——推、拉、缓冲、摆动的特点理解尚不够深入,其定义存在三种逻辑上的错误:定义中有被定义的词出现;定义中某些术语的内涵、外延与运动解剖学不一致;所举实例与定义不符。建议修订教材前对以上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