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活即是语文。为了积累写作素材、培养良好写作习惯,我一直让学生坚持天天写日记。学生却常常“偷工减料”,写上几行就一交了之,甚至连回过头来看一眼都不看;如果有一次日记老师没来得及批阅,下次日记就会有个别学生不交……学生明显缺乏写作动力。为什么会这样?我反思良久,觉得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少“互动评价机制”,缺少一个学生晾晒日记和心灵成长的平台。于是,本学期我改为让学生写循环日记,让一本本日记在各小组的学生间流转起来,使之成为汇集学生真情和智慧的小河,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受薛瑞萍老师的影响,2010年在我接手一年级的时候,就开始了我们日记的征程。三年间不曾间断,摸索出一点方法。本文即是对低年级日记写作培养的教学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老师普遍认为作文难教,缺乏情感、内容空洞似乎已成为中学生写作的通病。实际上学生并不缺少写作材料,而是缺少对生活事件的理性思考与认识,欠缺一种潜心发现和思考生活的精神,阅历浅,情感"单薄",因此写作时千人一面,人云亦云。如何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积极捕捉思维的灵光,紧扣中心大胆创新,从而让思想的火花绽放异彩呢?一、在自由写作中追求个性表达我常鼓励学生通过日记的形式自由表达,培养个性化写作,让学生把自己的内心所想无拘无束地写出来。不制定条条框框,学生不受压制,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中老师不知道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老师对写作教学缺乏定位思考。写作是什么?写作教学的目的何在?我认为写作是应该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思想情感的过程,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一、着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二、大力促进学生的思想发展;三、尽力加强写作的重视程度;四、全力打造教学的系统规划。  相似文献   

5.
习作教学中,日记教学往往容易被忽略。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将它同"写信"、"通知"等其他应用文区别开来,日记写作比平时课堂作文教学训练更加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记事的及时性以及写作的经常性,日记写作更能让学生做到"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对学生作文的启蒙和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因此,我认为写作教学应重视日记写作,并把它作为写作教学的主阵地,多样化进行拓展训练。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2006,(7):88-90
我的烦恼 我害怕写观察日记怎么办 暑假到了,老师布置我们一周写一篇观察日记,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我平时最害怕写作,一拿起笔来,头就发蒙,大脑一片空白。我真不明白为什么要写观察日记。放假了,让我们好好地玩一下不好吗?我想游泳,我想到少年体校打乒乓球,我想跟妈妈到外地旅游,可妈妈规定我每天必须写一篇日记才带我出去。我一听说要写观察日记,吓得不敢吱声了。我也想练习写观察日记,可我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7.
刘贺 《考试周刊》2011,(58):68-69
韩愈说:“唯陈言之务去。”郑板桥说:“领异标新二月花。”这些都是说写作应该有新的东西。《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传统的作文教学弊端逐渐显露,“老师布置题目一学生进行写作一老师批改一老师看分数、评语”.这种长期单调的机械性训练。使学生产生了厌恶写作的情绪,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积累,就是丰富学生的写作语言和写作素材。积累的方式,大多是通过日记或作随笔进行的。作文想要创新,让学生学会积累,就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积累,从跟前来说,是为了作文创新的需要。从长远来看,学生从小养成积累的习惯,建立自己的资料系统,对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生:老师让我们写观察日记,说生活是写作的来源,但我觉得自己的生活确实有些单调,往往是“上学—放学—做功课—看电视—睡觉”一条线。  相似文献   

10.
我不是一个擅长写作的人,只是一直渴望能成为一个会写作的人。小时候,听到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其他同学的优秀日记、作文时,我非常羡慕,真希望老师念的是自己的文章。工作后,看着同行在教育教学刊物上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发表有见地的论文、案例时,我非常敬佩,真希望自己也能刊登一方“豆腐块”。  相似文献   

11.
厚海燕 《成才之路》2023,(2):113-116
写日记是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流动日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日记,能够帮助学生取长补短,让学生在相互鉴赏和学习中提高写作能力。文章针对小学写作教学现状、小学生流动日记的写作训练意义进行分析,重点探究小学生流动日记写作的创新教学策略:依托习作教学栏目开展主题性流动日记训练,在激励教育作用下让学生写生活化流动日记,借助有效写作工具提升学生的日记写作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流动日记的训练活力,注重体现学生个性积极推进竞赛性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2.
1.引导学生欣赏他人日记,引发其日记写作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果一开始就硬性强迫学生每天写几百字的日记,学生就会觉得十分反感,甚至还会滋生抵触的情绪,所以不是明智之举。我们不妨先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读一些名人的日记,如鲁迅日记、雷锋日记,或老师自己的日记,甚至同学的优秀日记,让学生明白写日记并不是难事,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电脑》2008,(7):109-112
我爱好写作,是因为我喜欢幻想。刚上小学一年级.什么也不懂,却喜欢在纸上胡乱涂鸦。“星期天.姐姐来我家玩。姐姐说:‘今天玩什么?’我说:‘一起画画吧!“好吧!’姐姐回答。我们开始一起画画了。”这篇题为《画画》的日记,是记忆当中自己写的第一篇文章.之所以印象这么深.是因为当时受到了语文老师颜老师的表扬。二三年级时.我写的日记经常都被颜老师当作范文朗读.后来又在《上虞小记者》上发表了《小不点儿的日记》《吃玉米棒》等4篇习作,被颜老师誉为班里的“小作家”。  相似文献   

14.
本真的日记写作在培养学生勤于观察与写作的良好习惯,有效激活和重组内存语言,积蓄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资源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日记写作却演变成学生一项额外的大作业。很多语文教师都对日记写作有硬性规定,少则一天一篇,多则一天数篇。有的甚至还规定每篇日记的字数。这种外部钳制式的日记写作不仅抑制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任务之一。怎样才能较好地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面谈谈如何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一、培养练笔的好习惯 使学生养成天天练笔的好习惯,是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坚持指导学生写日记是培养练笔习惯的最好的形式。 日记这个体裁,可写的内容很广泛,形式也多种多样,但对初中学生来讲主要应写观察日记。 写观察日记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敏捷的思…  相似文献   

16.
张波 《考试周刊》2010,(16):79-80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具有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的能力。是否有那么一种自我教育方式,长年坚持不懈,就会使人心灵健康、逐渐完善呢?魏书生说:“如果人们把胡思乱想的时间拿来写日记,没有话写,就把胡思乱想的内容洒在纸上,那么久而久之,他就会成为自己心理的保健医生,就会成为一个自新的强者。”作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从2006年起我把日记作为指导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方式,抓日记写作,并带领学生写日记。三年来,包括工作日志、班级日记,我积攒了三大本,还有72MB的Word文档,从日记中我尝到了写作的快乐,提高了思想品位;写班级日记,成了我和学生交流的重要渠道;学生写日记,积累了大量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我发现日记是一种自我谈心、自我教育、自我修炼的最佳方式。通过日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更强了,更理解和配合老师了,人格更健全了。  相似文献   

17.
我家天乐今年8岁,进入了小学二年级。孩子们的习作已经开始了,有时老师会布置一些写日记的作业。每一次天乐都能够愉快地完成作业,还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如今,他对写作充满了兴趣与幢憬。我是小学语文老师,私下里经常有许多家长与我讨论如何辅导孩子写好日记。其实,二年级的小学生初识写作,这时的写作和讲话一样的,只要把自己要告诉别人的事情说清楚就行了,远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困难。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写作,更别说擅长写作了。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每当上作文课或者老师布置作文的时候,我都是既烦恼又头痛。说起写作,想必每个人都逃不过写日记这件事。记得上小学时,特别是寒暑假,老师总会让我们写日记。此时,名义上的“每天一记”就被我们这群“淘气鬼”自以为是地变成了“一天几十记”——贪玩的我们总是在寒暑假快结束的几天里把几十篇日记“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19.
所谓"日记教学",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由自在、天天练习写作的教学方式。它建立在学生独立、真情的写作和师生之间互相信任与交流的基础上,把日记写作引进日常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行为习惯。要搞好日记教学,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写之前初一伊始,新生纯洁听话,都想学好,都有求知上进和渴望得到老师肯定与表扬的内在动  相似文献   

20.
日记是学生作文训练的主要形式之一。长期以来,日记以小作文的面貌出现在习作教学的大舞台上,并为习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培养学生日记写作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现日记魅力,激发日记写作的欲望;加强生活体验,强化自主写日记的意识;玩写结合,启发日记写作的自觉性;巧用现代网络,拓展日记写作的渠道;赏识鼓励,保证日记写作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