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同素质敏感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征,在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处方干预,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法:随机抽取鹿泉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2班实验班,3、4班为对照班。实验前首先对实验对象进行耐力素质测试,而后实验班实施耐力运动处方教学,对照班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授课,经过8周的教学后再次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耐力素质测试,观测运动处方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经耐力运动处方教学后男、女生测试成绩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班。其中男生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女生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学生耐力素质敏感期实施耐力运动处方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耐力素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运动处方干预对体质影响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运动处方干预下,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并为大学生的科学健身提供“量化”指导和今后的调研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按随机抽样原则,在本校06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个班,两个班作为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组,不实施运动处方干预,实验期为1年,以对比、验证运动处方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肺活量体重指数及台阶试验成绩等指标上,实验前后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运动处方对增强、改善大学生体质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3.
应用音乐与有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82名身体健康的在校中学生进行体质运动干预,了解音乐有氧训练法对增强中学生体质的影响.实验组实施音乐有氧训练处方周期为5个月,每周2次,每次40min.运动干预前后分别对20m往返跑、下肢肌力等指标进行测评,并与从事常态有氧练习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估干预效果.实验组男、女学生肺活量、下肢肌力及20m往返跑成绩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对照组女生的肺活量、男生的20m往返跑显著高于干预前,其他指标变化并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音乐有氧训练法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在校中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4.
探讨8周身体功能训练对中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的影响.方法:招募山东省临沂市85名12-18岁中学生,按主观意愿分成实验组45人及对照组40人,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身体功能训练课程,对照组进行常规体育课课程.分别于课程干预前后进行运动素质测试,使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以单因素协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接受不同课程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中各检测项目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身体功能训练课程与传统体育课程相比更能有效改善中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中学生身体机能、促进中学生运动素质发展.故适合推广至中学学校体育中,以发展学生运动素质,促进学生运动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该文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对高校网球运动员进行训练,了解PBL教学法对高校网球运动员运动表现的影响。方法:使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对30名网球运动员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进行8周的教学训练。结果:实验后实验组身体素质(50m跑与立定跳远)具有显著性的提升(P<0.05);网球技能方面两组实验前后均有显著性提升(P<0.05),将两组之间的网球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的运动员进步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对于提升网球专项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技能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尤其对50m跑与立定跳远2个项目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建议:今后在网球教学中,高校网球教练员可以采用PBL教学法提升运动员的运动兴趣,培养训练积极性,但需要教练员充分掌握PBL教学法并熟练运用,也需要拥有更多的网球专业知识储备,为提高网球专项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冬训期大负荷训练对网球运动员机体免疫功能和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对10名备战第15届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的优秀男网球运动员进行为期4周的大负荷训练,观察运动训练对其部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负荷训练4周后,运动员CK、LDH和C均极显著升高(P〈0.01),BU显著升高(P〈0.05),而IgM、IgA、CD4^+、CD4^+/CD8^+、T/C比值均极显著下降(P〈0.01),Hb、T和IgG显著下降(P〈0.05)。本文对生化及免疫学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评定了运动员的机能状态,选择最佳的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陈代斌 《体育世界》2014,(2):20-21,15
为了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对普通中学生100米跑的影响,本文选取了邵阳市洞口县第三中学学生进行8周,每周2次课的训练,训练前后分别对受试者的各项身体素质指标和智力水平进行测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作出评价。结果显示:经过8周训练后实验组各指标都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P〈0.05),实验组学生100米跑成绩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各年龄段对应各项素质敏感期的生理特征,利用素质敏感期在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处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法:随机抽取石家庄市白佛小学四年级四个班和峰峰春光中学高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抽取的小学、中学各四个班中前两个班为实验组,后两个班为对照组。实验前对小学各班进行50米测试,中学各班男生进行1000米测试,女生进行800米测试。对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授课,经过10周的教学后再次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应项目的测试,观测利用素质敏感期实施运动处方教学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经运动处方教学后男、女生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建议:在学生素质敏感期进行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素质效果显著,建议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素质敏感期实施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教学。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对地处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中学(海拔3 500m)2 400名13~18岁中学生的主要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检测。之后,随机抽取其中的378名中学生为实验对象,采用课内、外一体化运动干预措施对其进行12周有针对性的运动干预。结果表明:12周课内、外一体化运动干预后,受试者身体形态指标未见显著性变化,上肢力量、下肢爆发力、柔韧素质和有氧耐力水平得到提高,体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通过营养干预手段对国家铁人三项运动员高原训练中期恢复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四周的生化指标差异以及营养干预对差异产生的影响,对恢复效果进行阶段性纵向分析,并对运动员营养干预手段前后运动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男子实验组第二周HB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第三周的HB和HCT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女子实验组第二周CK值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第三周实验组HCT值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第四周HB值和HCT值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和运动表现在营养干预手段后有一定程度提升。结论:营养干预手段对铁人三项运动员高原训练中期疲劳恢复及维持高水平竞技状态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鹏 《新体育》2023,(18):95-98
目的:探讨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设计对提高初中生身体素质表现的效果。方法:选择100名年龄14~15岁的初中生为实验对象,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为期12周,每周3次,每次15~20分钟的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分别在干预前、干预中和干预后进行身体素质测试。结果:训练干预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体育课堂上采用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手段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对学生的动作效率和基本技术的掌握有着积极地影响。建议:在训练中改进训练方法,结合多种手段以期能更好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提高训练效率减少无效的时间和等待。  相似文献   

12.
《湖北体育科技》2018,(10):930-932
目的通过教学对比实验,探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抽取132名大一新生,分为2组,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实验前后分别测试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相关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实验期17教学周。结果教学实验后,实验组男生有5项测试指标提高非常显著(p﹤0.01),1项测试指标提高显著(p﹤0.05),实验组女生有4项测试指标提高非常显著(p﹤0.01),2项测试指标提高显著(p﹤0.05);对照组测试指标均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体育教学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崔迪 《精武》2012,(32):15-15,17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某中学学生柔韧性及力量素质的研究分析,反映该校学生的柔韧性、力量素质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身高、体重均明显增加,初三女生体重明显高于一、二年级(P〈0.05);初三学生的掷实心球成绩较初一、二学生明显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身高、体重均与柔韧性、力量素质呈显著的中相关(P〈0.05),说明随体重、身高的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得到三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0.042X1+0.042X2—11.193(P〈0.05)。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学生身高、体重、柔韧性及力量素质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但伴随性别、年级差异,身高、体重是影响该素质的重要因素,本文及时掌握了中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变化情况,以期对今后体育教学及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讨趣味性有氧运动干预对青春启动前期肥胖儿童身体成分、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影响,为增强肥胖学生体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9~11岁小学生60名,其中正常体重26名,单纯性肥胖34名(对照组、干预组各17名)。肥胖干预组进行了60%~70%HRmax×40~60 min,4次/周,共22周的有氧运动,活动内容以趣味性体育游戏为主。研究结果:趣味性有氧运动干预后,肥胖儿童的身体成分,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主要变现为:BMI均值下降了1.69,体脂%下降了5.29%,肌肉重量增加了2.67 kg(P〈0.01)。心率恢复率提高了2.48%,肺活量体重指数提高了6.91 ml/kg(P〈0.01)。50m×8提高了0.18 s,立定跳远提高了7.31cm,实心球提高了1.01m,象限跳提高了5个/10 s,坐位体前屈提高了2.89 cm,差异具有显著性。研究结论:22周趣味性有氧运动干预可有效降低学生肥胖程度,提高肥胖学生的心肺功能及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青春期肥胖大鼠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建模7周后,选取喂食高脂饲料的肥胖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安静对照组(Oc)、低强度运动组(OL)、中强度运动组(OM)、高强度运动组(OH)。OL、OM、oH分别以15-18m/min、21-25m/min和28-32m/min的强度运动,坡度均为0。,lh/天,5次/周,共干预8周。干预后麻醉大鼠采集血液,测定血浆蛋白以及肝肾功能相关指标。结果:8周运动干预后,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量及体脂率运动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O.01);内脏脂肪量及体脂率0M、0H组显著低于OL组(P〈O.05、P〈O.01);血白蛋白OH组高于0c组(P〈0.01)。血尿素氮与血肌酐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o.05)。结论:实施8周不同强度运动干预后,使青春期肥胖大鼠体重、内脏脂肪量和体脂率明显降低,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调节效果更明显。该运动干预能有效调节血浆蛋白与肝肾功能,但不同运动强度之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姚霄 《新体育》2023,(22):40-42
目的:探讨单侧肢(下肢)自重训练对11~12岁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观察、访谈及实验法完成了对86名积余实验学校小学生为期9周、相同负荷量不同动作模式的下肢自重力量训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9周单侧肢(下肢)自重训练后50m快速跑数据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1分钟跳绳数据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9周训练后具有显著性差异;1分钟仰卧起坐在9周训练后数据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50m×8往返跑在实验后数据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坐位体前屈在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单侧肢(下肢)自重训练不仅能够显著提高11~12岁小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效果,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关节肌群之间的协调性和身体的稳定与平衡能力,从而对其整体动力链的工作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瑜伽组合对民族大学女生身体影响,将57名女学生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15周瑜伽组合训练,运用体质指标对训练前后进行测试,得出的数据在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实验前后试验组的体重、活量、柔韧性素质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O.01,部分身体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瑜伽组合有助于改善身体形态,增大肺活量提高柔韧性素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教学实验法探讨运动处方式教学对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实验前后两组分别在安静心率、舒张压、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握力等指标上有明显的变化(P〈0.01)或(P〈0.05),而在收缩压上仅实验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男女生安静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以及男生握力等指标值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得出以下结论:运动处方式教学和传统保健课教学均对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运动处方式教学的影响效果更显著。运动处方式教学是促进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9.
瞿贤和  朱荣 《精武》2012,(29):5-6
近几年我国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为提高其体质,本研究制定有氧运动为主的运动处方,观察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变化,探索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及心肺功能的有效运动形式。志愿参与实验的50名温州医学院(男18名,女32名)上一年度体质测试不合格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男9名,女16名)与对照组(男9名,女16名),实验组按照制定的运动处方进行为期8周的锻炼,对照组除不做运动外,学习和生活习惯与实验组相似。实验前后测试身体素质指标(男:握力、立定跳远;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和心肺功能指标(肺功、台阶试验)。经过8周规律运动,实验组男大学生的握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实验组女大学生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实验组男女大学生心肺功能都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8周规律运动能改善体质较差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选取12名山东省女子摔跤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实验组进行8周核心力量训练。结果显示:实验组3项指标成绩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卧推、高翻指标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指出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摔跤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素质,因此摔跤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