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件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角度审视语文,  相似文献   

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对学生情感、价值观、态度的正确引导,注重对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是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各学科中,语文是基础学科,具有知识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特点,所选文本富有艺术性和思想性。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陈贤 《福建教育》2006,(11A):51-51
小学语文课文不仅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教育,而且许多课文中有十分明显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充分利用以进行非认知心理教育。我们应该深入钻研教材,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挖掘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意识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例如教学《蓝树叶》,要让学生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要小气;教学《校园里的画》,要引导学生学会克服嫉妒心理,与同学和睦相处;教学《蜜蜂引路》,要教导学会仔细观察,谦虚好学;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所含的有关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教育界最为关注的焦点.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角度审视语文,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应当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因此,我们应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同时,“新课标”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语文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确立了语文教学“关于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要求”。就语文教学的内容及其教学过程的实施来说,它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性、思想性、艺术性,相较于其他的学科来讲,拥有更多接近学生内心世界的机会。语文课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人格的形成.道德观、价值观的建立,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当今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到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中学语文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应加强心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心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小学教师,我们更要大胆进行尝试和探索,积极参与心理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学科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它既要完成语文教学自身的任务(知识、技能、智力等),又要完成它作为工具性学科的任务,即育人性。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各门学科中最复杂、可塑性最强的一门学科。身为一名从教20年的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我深切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对智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可以起到更直接、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中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在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首先老师的为人师表是先决条件,其次,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乐学”的环境,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以及开展相应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会发现,只有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维纳说:”一个天才的儿童,如果不能在精神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他就可以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而事实上他就是个失败者。”所以,促进人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龚贻娟 《广西教育》2007,(12B):36-36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很多,其中学科渗透相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渠道,更具有经常性、全体性与主动性的优势。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语文课堂更显盎然生机,更具独特魅力呢?  相似文献   

14.
施小红 《生活教育》2011,(10):36-37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使小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发展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语文教师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应努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负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丙胜 《学语文》2006,(2):49-4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坚持把“情感”作为课程目标的维度之一。可见学生“情感”的培养已被提到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这在以往的大纲里是没有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呢?我认为可以渗透到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8.
19.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在目前的教育教学中显得日益重要,而语文学科天然具有的鲜明人文特征和深厚感召力,使语文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的突出功能。所以,若能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是和学科教学融合和渗透。语文课程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上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尽量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