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贵在于“新”,新意的开掘是电视新闻工作探索的永恒课题,所以记要立足于认真体现消息新闻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增强创新意识。既要在提高新闻时效上争首播、抢独家新闻上下工夫,也要在选题立意、刻画细节和角度表现的“新”上做章。  相似文献   

2.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而电视新闻则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体现电视新闻的特色,就要做到按照新闻和电视新闻的定义去报道新闻。遵循新闻规律去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3.
李潮 《记者摇篮》2005,(5):16-16
在日常报道中,电视新闻由于采制过程复杂、时间紧,很多记者往往忽略新闻标题的制作,认为那是编辑的事。这很不对。“人美在眼睛,文美在标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再创作。“题目也像一块招牌,招牌醒目、新颖,就引人注意。”因此,一定要重视电视新闻标题这种“画龙点睛”的作用。记者只有通过对标题字斟句琢、精雕细刻。才能吸引帮助观众了解新闻的主要事实,理解新闻的价值,提高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新闻报道过程中.社会新闻占据一定量的比重。社会新闻引人关注,也容易引出争议,因此,把握好社会新闻的“量”与“度”,是新闻采编人员要认真细致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提高教育电视新闻节目可视性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玲 《记者摇篮》2004,(4):17-17,26
电视新闻是靠声音和画面向人们提供新闻事实的,它依赖屏幕与观众进行交流的特性,决定了可视性成为其显著特点。“教育电视新闻”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字眼,它既属于一般的电视新闻。应该遵循一般电视新闻的操作、发展规律:它又姓“教育”,是教育新闻,一种专业新闻。面对日新月异、后劲十足、竞争日趋激烈的综合台新闻节目的冲击,教育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6.
庄梦墨 《新闻窗》2007,(4):38-39
相对于平面媒体的个人化采写而言,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在更大意义上是一种集体化制作。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报道都要涉及文字、摄像、剪辑、播音、合成等复杂的环节才能成形。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题材的新闻直播报道中,电视新闻更是要动用大量的人员、设备紧密协作才能完成,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周密完备的新闻策划是根本无法想象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电视新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成了电视新闻的重要因素,可以说,不论长消息、短消息,还是系列、专题、评论,没有同期声就不能打动人,在新闻评比中也几乎很难入围。 于是我们往往说,只有同期声才能使电视新闻活起来,飞腾起来。只有同期声才能使电视新闻激活观众,俘虏观众。 这话没有错,但没有错的前提是,一定要在紧紧围绕主题、服务主题的这个基础上才能肯定上边的提法,对新闻理论本身来说,对许多老新闻工作者来说,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不仅是新闻的写作,几乎一切文体的写作包括创作、制作、围绕…  相似文献   

8.
怎样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我们从近年来电视新闻改革的实践中,可以理出一些思路。一、增强新闻意识电视新闻,归根到底还是新闻。因此,电视新闻质量要上去,务必要遵循和报纸广播新闻共同的新闻传播规律,即重视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与社会性的规律,这是深化新闻改革的重要途径及趋势。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9.
出新才能有观众。近年来,晚问电视新闻挑战传统的新闻播出形式,在“说新闻”方面进行探索,增强了新闻节目的亲和力,在观从中引起一定的反响。晚间电视新闻在探索中前进,优化了电视频道资源,使一些电视台在9点钟之后开发“第二黄金时间段”初获成功。晚间电视新闻报道正在成为电视界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窗口和试验基地。  相似文献   

10.
采访与解说、画面衔接不紧。和报纸、广播新闻不同,电视新闻把解说、画面、同期声(或采访)甚至字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三合一”的整体。只有三结合得天衣无缝,电视新闻才能产生其独特的魅力。这就要求电视记在采制新闻时要充分考虑到电视新闻的这个特点,把采访融合到电视新闻这个整体中去考虑,尽量把采访和解说、画面结合得紧密一点。  相似文献   

11.
浅谈电视新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飞速发展的时代,一切都需要创新,电视新闻更需要创新.只有创新,电视新闻才能有活力,创新才是电视新闻的新增长点;只有创新,电视新闻才能追求尽可能大的新闻信息量,追求尽可能高的新闻价值;只有创新,电视新闻才能强化喉舌功能,提高收视率赢取最优化的效益,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电视新闻本地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忠辉 《视听界》2006,(3):8-11
今天,如果有谁说地方台电视新闻不应该本地化,恐怕难免要招来一片责骂。责骂者可以列举诸如民生新闻之类的实践成果来应对。尽管这种实践乃是出于弥补地方台新闻资源的限制性匮乏、软硬件的相对弱势等诸多“先天不足”而进行的探索,但不可否认,在摈弃了做区域性乃至全国性、国际性新闻发布平台的梦想之后,由地方台掀起的新闻本地化变革浪潮,让电视新闻呈现出视角低、姿态平、关注民众等不同于以往的主流新闻的特点。但如果追问下去,地方台电视新闻为什么要本地化,如何实现本地化,什么样的程度算是本地化?恐怕大家都需要冷静思考一下。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电视新闻发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创新,电视新闻才能不断葆有新鲜感,才能争得观众。 一、新闻选题创新 电视新闻选题就是对报道题材的确立和对报道对象的确定。谁拥有新颖、优质的新闻选题,谁就会在同等条件下首先获得观众的注意力,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新闻选题创新对电视新闻创新至关重要。创新要把握好几个结合:  相似文献   

14.
南珠 《当代传播》2003,(4):89-89
新闻的基本特征,就是一个字:“新”。新闻的基本功能,不单是向社会传播信息,而且要通过信息的传播去“影响人”、“引导人”。新闻只有“新”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而新闻的“新”不仅表现在事实的现象,更重要的是揭示出新的思想观念,甚至是“超前”观念。这便是新闻内涵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15.
新闻贵在于“新”,新意的开掘是电视工作者探索的永恒课题。电视新闻追求尽可能大的新闻信息量,追求尽可能多的新闻流通量,追求尽可能高的新闻价值,记者在掌握新闻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增强创新意识,即要在提高新闻时效上下工夫,抢抓独家报道,也要在选题立意、角度形式上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16.
不断地改进电视会议新闻,是新时期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认真研究、探索的严肃问题。如何改进电视会议新闻报道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按照新闻规律办电视新闻 新闻规律:“存在于新闻传播过程和新闻媒介发展过程中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法则。”(《新闻学大辞典》)电视新闻节目要按照新闻规律来办,首先要加强和党政领导机关的联系、沟通,以争取各级领导的理解与支持。因为会议新闻主要是涉及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会议召开的繁与简、会议时间的长与短,都直接关系到电视会议新闻报道。 另外,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克服有…  相似文献   

17.
宋红艳 《新闻窗》2008,(2):63-63
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视新闻的广度和深度。细节是新闻的“眼睛”,我们记者只有通过这双“眼睛”才能使我们采访到的新闻有内容,有看头,其新闻价值才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之所以要创新,是由新闻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新闻只有新,才能反映出客观事实发展变化的最新动态,才具有吸引观众的无穷魅力,才能更好地起到宣传和传播的突出作用。因此,时代要求是新闻创新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新闻进步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陆文喜 《新闻前哨》2007,(12):39-41
一、由“独树一帜”到“百花齐放”——民生新闻勃兴之路 民生电视新闻,是目前遍及全国的一种新闻传播热潮,也是电视业界最重视的新闻形式之一。它作为一种全新的节目形式,以其突破性的“民生视角和本色表达”,翻开了中国电视新闻崭新的一页。民生新闻从2002年诞生至今。不过短短四五年时间,但给传媒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巨大活力,在收视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被喻为电视界的“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20.
同样的新闻事件、同样的新闻素材,经过不同媒体编辑人员的“二次创作”,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就目前而言,忽视电视新闻后期编辑、现有编辑人员缺乏创作型素质、电视新闻编辑教育不适应培养创作型人才等情况较为普遍。倡导电视新闻业强化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也是一个重要的“创作”理念,对于引领培养“创作型”电视新闻后期编辑人员,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创作型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