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对资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知道“发生了什么”,而更想知道“新闻事件原因”、“新闻事件实质意义”。在这一趋势下,党报调查性报道应时而兴,在解读信息、解析现象、解释事件上,日益凸显其调查的力量与新闻舆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在新闻报道中,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一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  相似文献   

3.
全景报道的产生有社会需要和媒体自身竞争需要两个方面的基础。面对大量的信息流不断的视觉、听觉冲击,人们对新闻事件广度和深度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不再满足新闻媒体对事件的总结式.概念式报告,受众既要知道新闻的结果,也要知道新闻发生的过程,甚至是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这就要求电视人展现生活的原汁原味,同时.尽可能传达同一时空下事件发展中的多层面的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4.
经济热点报道,是对人们普遍关注的经济事件和经济问题的报道。根据热点的特征,参照经济报道的分类,它可包括:政策性经济热点报道、理论性经济热点报道、经验性经济热点报道、成就性经济热点报道、社会性经济热点报道、问题性经济热点报道等。经济热点报道与一般性经济报道的区别在于,经济热点报道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经济价值;在这里,新闻价值指的是报道对于读者、听众、观众的有用性,经济价值指的是报道对于指导和服务经济工作、经济生活的有用性。如何开展经济热点报道?以下从五个方面加以分析论述。一、抓住矛盾写经济———经济热点报…  相似文献   

5.
王晴 《传媒观察》2004,(9):61-61
提起“经济报道”,人们立即会想到“观点 例子 数字”,“经济报道”也因此成了枯燥新闻的代名词。事实上,经济报道也可以写得生动耐读、引人入胜。像《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经济类报刊,近几年来不断尝试改革经济报道形式,在“活化”上下功夫。据笔者观察,引人入胜的经济报道一般都有以下几个共性:  相似文献   

6.
在观念上来一个大的转变和突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往适应计划经济模式的思维模式、采访途径、报道内容以至写作方法等都需要转轨,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新闻手段的要求。比如,拿新闻价值来说,就有许多错位的现象。其一,视野狭窄,习惯于按“一地方二国内三国际”的思维方式取舍新闻,对本地区发生的即便是新闻价值不大的事件,也要在显要位置刊登,对海内外发生的新闻价值极大的事件,则放在极其次要的位置,甚至不登。在地方新闻中,有的报道没有跳出“单纯以生产为中心”的框框,新闻视角仍囿于车间,工厂或田头,没有把笔触伸向流通领域、消费领域,没有从市场这个“万花筒”去折射整个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这种新闻价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越来越关注国际、国内的经济活动、经济事件,随之经济新闻的数量也不断增加。本文就经济新闻的采访和报道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做好经济新闻报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经济报道要有“人情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经济生活已成为社会的主题,经济与百姓的关联度越来越大,市场经济对群众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强,人们对经济报道的注意力不断提高,媒体间的竞争在经济新闻报道方面也显得愈发突出。经济报道欲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必须转变传统经济新闻报道理念,在题材选择上要广开思路、在报道方式上要大胆创新,特别是要重视经济活动中的“人”的因素,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经济报道要有“人情味”经济报道是“关于人们如何进行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的报道”,经济报道的主角是人。“以人为本”的报道方式,就是要在经济报道中关注…  相似文献   

9.
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善待社会新闻是地市党报改进报道的取向之一,也是新闻报道落实“三贴近”要求的一个方面。新闻报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具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中, 往往会涉及新闻事件的“正面”和“负面”问题。通常认为见义勇为、除暴安良、爱幼扶老、邻里相帮以及人们生活的新观念、新风尚等题材的社会新闻是“正面”报道,是党报社会新闻的主格调; 各种批评报道和跳楼寻短、抢劫嫖娼、事故伤亡等题材的社会新闻, 一般被认为是“负面”新闻,作为党报要尽量少报或不报,以减少负面效果。 其实,对“正面”和“负面”报道做如是的界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人们的经济生活及其遇到的经济现象也逐渐多样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经济事件、经济政策、经济信息的需求,也表现得更加迫切。但平面媒体特别是地市晚报上的经济报道,却往往因缺少可读性、趣味性而难以成为受众必读的内容。经济报道如何与时俱进,吸引读者呢?笔者认为,地市晚报经济报道的社会新闻化写作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即借鉴社会新闻可读性、趣味性强期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的特点,从经济报道的选题立意、写作形式、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对其进行全面变革。地市晚报经济报道的不足(1)题材偏深、偏专…  相似文献   

11.
“给新闻更多的背景,给事实更多的理解”,这 是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开播前的导视语,近日琢磨起来深感创意者之高明。一个电视栏目要给予观众更多的新闻背景,那么,一条经济新闻或者一个经济专题报道,就更要突出新闻背景了。近年来,观众总说我们地方电视经济节目不尽人意,我想除了新闻选题、报道角度和事件本身的  相似文献   

1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当前全党、全国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经济宣传就自然而然地要成为新闻宣传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各种经济类新闻媒体的大量涌现。说明经济报道不但是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但另一方面,又不时听到这样的议论:经济报道难搞,经济新闻难写。事实上,优秀的经济报道比比皆是,它们不仅为人们喜闻乐见,津津乐道,有的甚至直接参与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持续发展的世纪,知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将更加显著,而新科技在经济建设中的运用也亟需人们了解。因此,我们在经济新闻的报道中应更多地注入科技成份。 一、加大经济新闻报道的科技含量是满足新闻受众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报道已成为反映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巨大变化的“窗口”。然而,受传统报道模式的影响,在以往的经济报道中,宣传经济领域内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方面的内容较多,而对科技在经济建设中的运用则宣传、重视不够。记者不善于用科技的眼光看待经济活动,分析经济现象,反映经济成果,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报道的新闻价值。比如,从去年以  相似文献   

14.
地市党报做好做活经济新闻报道并不容易,这是因为地域、行业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报道的高度、深度不够,流于形式、“唱四季歌”的文章很常见。事实上,读者比较关心经济方面的是和大家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如何深入浅出做好经济新闻;如何卓有成效地报道新成就,阐释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发挥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已成为媒体需要解决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15.
周志琴 《新闻实践》2004,(10):49-50
在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的今天,受众更想知道的是“为什么”、“会怎么样”。因此,解释性报道便应运而生。所谓解释性报道,就是运用背景材料来分析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影响,预示发展趋势的一种新闻体裁。解释性报道已经成为报纸版面上如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怎样写出“经济味”一直是经济报道的一个难题。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经济报道还没有在写作思路上、手法上另辟蹊径,而一直沿用写时政报道、社会报道的办法,所以不能真正体现出经济报道自身的特点。那么,经济报道与时政报道、社会新闻的区别在哪里呢?经济报道所反映的是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变化趋势等。它运用客观经济规律对经济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掌握客观经济规律,具有经济学上的实用价值、研究价值.这是经济报道有别于时政报道和社会新闻的最显著特征。下面这两篇是就同一事件的不同报道,…  相似文献   

17.
郭之文 《视听界》2008,(1):100-101
误区一:经济报道仅限于特定的经济范畴修正方法:拓宽经济报道面一提起经济报道,人们一般认为就是涉及到经济方面的报道,而对于究竟什么是“经济”,包括新闻人在内,人们的认识还不到位。  相似文献   

18.
当前,网络流行语“元芳,你怎么看”是一句引导人们对新闻事件表明态度的表达。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不断互动的社会。每时每刻都涌现出对同一新闻事件的集中回应,和对不同事件的各种关注。反应性报道集束式出现,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王治平 《新闻知识》2000,(9):18-18,8
谈到经济报道.我们会时常听到读者的抱怨,“报纸上的经济新闻难读”;记者叫苦,“经济新闻写不出新意”;编辑苦恼,“编的经济新闻不疼不痒”。类似“产粮多少”、“创产值多少”、“获利润多少”、“套话+数字+过程”式等,简单化、填空武,一厂一店式的报道常常占据着报纸经济新闻的版面,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这与我们新闻工作者对急剧变化着的社会环境缺乏深刻的分析和认识;对变化着的受众的新需求缺乏准确地把握;对新时期经济新闻的特征和社会功能缺乏全面地理解等有很大关系。 在经济活动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20.
张骏德 《新闻界》2000,(4):23-24
这几年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 ,报社、电台、电视台都很重视经济报道 ,都在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质等方面下了大功夫 ,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然而在大众传播要求“分众化”传播 ,不同层次的受众要求有不同的经济信息服务的情况下 ,经济报道的栏目构成应特别讲究。过去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 ,经济报道往往以条块分工 ,形成经济报道的栏目构成比较僵化 :农业新闻、工业新闻、财贸新闻、交通运输新闻等。这也是导致经济报道重生产、轻消费 ,重经济工作、轻经济生活 ,重领导角度、轻社会角度 ,重产量、轻效益 ,重计划、轻市场等一系列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