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比例分配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二册第56页例1.指导思想:根据教材特点,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郑鑫 《甘肃教育》2014,(11):94-94
正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49页~51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2.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数学方法,在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时我们就用到了转化这一思想方法。转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2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用比例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不同解法,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3.培养探究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11册第三单元第61页《按比例分配》练习课。教学目标1.熟练地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猜想、验证方法。3.培养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搜集与分析信息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统编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中有一节的题目是:“按比例分配”。我认为应纠正为“按比分配”。因为比和比例的概念的内涵是不同的。比的意义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5:7.或5/7。而比例的意义则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例如3:2=15:10或3/2=15/10。  相似文献   

6.
关晓娜  何岩 《辽宁教育》2002,(12):56-58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52页例2、53页例3。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调查、汇报、实践等学习活动,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思路。2.能运用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应用意识。3.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和良好态度。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教学难点如何把“几比几”转化成“求总数量的几分之几”去思考。教学关键弄清题意,理清数量关系。一、调查汇报、…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第十二册56页。二、教学目标1.认识按比例分配的意义。2.能正确区分按比例分配与平均分配的实际意义与计算方法。3.掌握按比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4.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计算、验算习惯。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基本训练,铺垫引入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第61页“按比例分配”练习课。教学目标:1.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科学的观察、猜想、验证方法。3.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收集与分析信息意识等,获得成功的体验。4.在感知“黄金比”的广泛应用过程中,了解数学文化,感受数学的美。教学流程:一、揭示课题(板书:按比例分配练习)二、专项练习与基本练习根据下列提示说一段话。1.本班男生∶女生=4∶5。(学生说出“男生占女生的几分之几”“、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58~59页例2、例3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认识“按比例分配”的结构特点、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2.通过合作探究、运用知识的过程,培养合情合理分析问题、灵活巧妙处理问题的能力。3.体会“按比例分配”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善  相似文献   

10.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机制 在这一章中重点学习和理解的问题是: 1.社会主义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1)社会主义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必然性,是由两方面的条件决定的:一是社会化大生产在客观上就要求把社会劳动按一定比例地分配到社会生产各部门。二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人们按照预先决定的比例来分配社会劳动,使各部门之间自觉地保持平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按比例分配”是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关键在于把“比”转化成“分数”,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为完成好这一任务,首堂课的教学非常重要。本文就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56页例1(六年制第十二册页码相同)的一节教学设计如下: (一)交钥匙,破难点,明结构首先通过列算式,填关系,让学生强化“按比例分配”的有关概念,突破教学难点,认识结构特征,找到解题规律。教学时,写出与问题有关的基本关系式,再列出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听了一节“按比例分配”的课。教者首先出示了例题:“把100公顷地按3:2分成2份,分别种上大豆和玉米,大豆和玉米各种多少公顷?”然后组织学生分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如何解答这道题?并说出思考过程。在教者的启发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共得出了五种不同的解答方法,即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一册第61~62页.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通过调查汇报、思考讨论、实践操作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课前思考: "按比例分配"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分配方法,是"比的应用"的一种。对于这种典型实际问题的教学,教学目标该如何定位?学生通过这节课要收获什么?走进课堂和走出课堂,他们究竟要有怎样的不同?跳出典型应用题的框架,我希望能够在更为一般的层面上去解读它,即它对于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会有哪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比”的知识,通常是安排在小学的最后阶段,和比例放在一起进行教学的.义务教材(五年制第9册、六年制第11册)都把这部分知识提前编排在《分数除法》这一单元的最后一节,教学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只讲按比例分配问题),其主要意图是:利用比和分数的密切联系,加深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和比的认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呢 ?笔者仅就此谈谈个人的浅见。一、注意培养学生超前的学习行为习惯在学习新课前 ,让学生借助工具书与课本有关的配套练习 ,自己动手动脑操作 ,把疑难问题找出来 ,与本小组的同学讨论 ,实在解决不了的就记下来 ,以便在老师讲课时注意听和想 ,难点就易于突破。例如 ,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 ,我设计了如下的预习题 :1 .阅读课本的内容 ,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 2 .通读例题 ,弄清条件和问题 ,想一想题里数量间的关系。 3.模仿例题的解法试做课后“做一做”的第…  相似文献   

17.
说教材   说课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 61页“按比例分配”中的例 2、例 3。   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是比的意义、比和分数的关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加深理解比的意义,沟通比和分数的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能够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比较、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的及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数量关系中的比的关系及正、反比例的关系,并能应用比和比例解决比例尺、按比例分配以及正、反比例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渗透一些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函数打下基础.教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比,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在除法的基础上,通过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的实例引入比的概念,概括出比的意义.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以及化简比的方法.第二层是比的概念的实际应用.包括:1.通过化简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组成的比,归纳出比例尺的意义、关系式以及用方程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的方法.2.讲按比例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9.
按比例分配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和比的知识基础上教学的,而且学生在平时也有一定的体验。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以饮料为主线,让学生经历品尝、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凸显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0.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分数和比的关系以及分数应用题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按比例分配是平均分配的拓展。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较多,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可以运用整数、分数的知识来解答。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根据知识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