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解题策略 (1)带着问题读文章:"看问题-读文章-解问题"与"读文章-看问题-解问题"相比,前者的优点在于:阅读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如按部就班地解题,则无目的性、无针对性,既浪费时间,效果又不佳,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2.
杜甫诗《石壕吏》中“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的“看”字,有人认为应读平声,是因为这里“作看守、把守解”,并且说:“如读去声,则不可解”。这实际上是用现在的词义去理解古人的作品。“看”读平声是“守护”的意思,读去声是“瞧、观察”等意思,这是现在一般的区别。在古诗  相似文献   

3.
今年贵刊第2期刊载了刘伦斌、支玉恒老师的《反思“带着问题读”》一文 ,拜读后本人也对“带着问题读”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想法。一、一分为二看“带着问题读”。“带着问题读”这一方法之所以会成为“多年来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自有它的生命力所在。其一 ,在阅读中“设计附加问题 ,控制学生的注意”是提高教材可懂度的技术。“带着问题读”目标明确 ,通过采用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注意 ,增强了信息采撷的针对性 ,避免学生走弯路 ,提高了阅读效率。其二 ,“带着问题读”也有创新。在阅读过程中 ,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  相似文献   

4.
许多小学生在作业或考试时“见应用题色变”,解题时会经常发生错误,解应用题的能力很弱。如何解决这一小学生“恐惧”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通过“读”“审”结合,才能真正提高他们解应用题的能力。一、“读”是基础“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也要引入“读”,让学生掌握读题的策略,在读题时抓住关键性词句、抓准数量关系、联想实际情境  相似文献   

5.
阅读理解主旨题,主题句定位。需归纳概括,寻读,找准文章主题句是关键,先关注文章第一或最后一段,容易得解。标题选择。看选项是否具有概括性、针对性和醒目性。排序题,首尾定位。对事件排序,先找到事件发生的开始和结束最有效,通常经过这一步就可得解。  相似文献   

6.
幽默与漫画     
看说明书作文课,老师要求同学们每人写一篇介绍某种家用电器使用方法的小文章,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同学们正在思考怎样写的时候,平平举手说他已经写好了。老师惊奇地对平平说:“请你读一下你的文章。”平平大声读道:“你想知道电视机的使用方法吗?请你认真、仔细地看一看说明书,那上面写清楚了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读”字最简单不过了,词典解释它也只有三个义项。一是“看着文字发出声音”,一是“阅读,看文章”,一是“上学”,这些大约是谁都懂得的。“读”字在实际使用时,还有另外,一些含义。常见人们使用“读画”“读图”“读表”这样的词语,这些“读”是“看”的意思。看图表、品赏画作,虽然不是“看着文字发出声音”,也不是“阅读文章”,但也  相似文献   

8.
笑话收购站     
请看说明书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每人写一篇介绍某种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的小文章,看谁写得又快又好。同学们正在思考怎样写的时候,一个学生举手说他已写好了。老师惊奇地说:“请你读一下你的文章。”学生读道:“你想知道电视机的使用方法吗?请你认真、仔细地看看说明书,那上面写清楚了使用方法。”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振头小学殷雪供稿爱不解手某学生写作文时错将“爱不释手”写作“爱不解手”。老师在旁边批注道:“当解还是要去解,不然会憋坏身体的。”山东省恒台县实验小学杨莉供稿感觉不同“老师,您说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转动,我一点感…  相似文献   

9.
读一本书或看一部电影 ,往往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感受和体会 ,把它写成文章就叫读后感。就体裁而言 ,读后感属于议论文范畴 ,因为文章所议论的问题是由“读”的内容所引发的。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 ,可以促进学生总结读书成果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呢 ?笔者认为有下面四法可供参考。扣“读”写“感” ,“感”要集中。 读后感的“感”是从“读”引发出来的 ,所以写“感”时 ,必须紧扣“读” ,要在读上下功夫 ,力求把握文章的中心和要领。不同的文体在“读”时 ,把握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如读记叙文 ,是必须…  相似文献   

10.
把“解”类字的韵母读成“椰”类字和“叶”类字的韵母,即读为“ie”音,这是不正确的。无论是从汉语史和现代汉语方言的情况上看还是从音理上看,“解”类字的韵母都应该是“ia,”音。“解”类字韵母读音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来自“汉语拼音方案”的影响,而“汉语拼音方案”的不完善则又导源于“注音字母”。  相似文献   

11.
现在阅读教学比较流行的教法是“带着问题读”,并且认为“带着问题读”针对性强,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快速把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果真如此吗?我听过这样一节课,讲的是《斑羚飞渡》。老师按照“带着问题读”的理念去设计教学,讲了下面一段引导的话:  相似文献   

12.
一、“带着问题读”是阅读教学的途径 ,其作用不可忽视。“带着问题读”旨在“授之以渔” ,避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增强阅读的针对性。比如 ,教师根据文体特点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依照不同体裁文章的特性去分析和理解内容 ,可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阅读教学须坚持循序渐进原则 ,躐等势必欲不达。“带着问题读”是减少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两个重要环节 ,但并不是就舍弃了这两个环节 ,而是先训练学生“把握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一种策略 ,是阅读教学的分层指导 ,分步实施。二、“带着问题读”是阅…  相似文献   

13.
我认真看了几遍《四川教育》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这个专题,读了每一篇文章,下面谈一下感受。学习生活的新天地栏目一组文章很好。感觉对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来讲,很有指导意义———比较通俗地介绍清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形态、目标以及实施几个问题,定位也比较有针对性。介绍的案例分成了“点击”和“写真”两个版块。前面几个活动很鲜活,形象生动地让教师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意义和效果。但,如果作为案例,我更倾向于后面的“写真”。“问题”是案例的生命。对老师来讲,老师读这些内容的时候,他们更关注“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  相似文献   

14.
那一天,有同事对我边笑边说:“嘿,现在的孩子可容易满足了。”我说:“此话怎讲?”同事说:“你看,今天,我在班上读了李清的作文,文章只有两句,她快活得不得了。”  相似文献   

15.
关于《阿房宫赋》的教学,我们首先要制定稳妥的教学目标。一是知识目标: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一”“焉”“之”“走”等的含义和用法,理解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背诵全文。2.理解作者对秦亡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写作目的。3.了解唐代文赋的特点。二是方法和能力目标:1.学会质疑。文章也可这样读:结尾倒读法。2.学会命题。读文也可这样问:以果溯因法。3.学会解题。文题也可这样解:以文解文法。三是德育目标: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讽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默读全文后再修改。默读全文,综观文章的整体,从文章立意、布局等大处着眼,发现作文初稿的不足。在具体操作时,要注意三看:一看句段中是否有与文章整体所要表达的意思相悖之处;二看句段中是否有与整体意思无关或关系不密切的地方;三看句段中的布局是否有使全文整体意思表达混乱的地方。总之,修改时,要求始终有一种“整体感”。边朗读边修改。一边朗读,一边修改,这种方法简便而有效。具体操作时,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头至尾读下去,在发现问题的地方打个记号,暂不写出修改的内容,待全部读完后,再回过头来逐一研究,“各个击破”…  相似文献   

17.
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四大要素”,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是英语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先看问题后读文章,生活常识很重要,议论文找出论点很重要,查找主要事实或特定细节,从而将阅读转化为“悦”读。  相似文献   

18.
一看图片报道“鸭子过马路” 师:今天我们要上一堂作文课,一起读读课题。(出示课题“看图片报道,写故事”,生读课题)  相似文献   

19.
李建成 《江苏教育》2001,(18):22-24
一、教学要求:由“带着问题读”向“读出问题”转变 “带着问题读”,从表面上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问题“激发”了,思维被问题“启发”了,但是,事实上却影响了学生语自主能力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表现为:①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所“带”的问题是教师给的,这个“问题”就像一个无形的罩子,将学生的思维指向和内容罩在里面,无法“自由行动”。  相似文献   

20.
陈日亮老师说他的教学风格是“以本色教人”。在他诸多的教法中,“以文解文”法是很能体现他的“本色”特色的。  “以文解文”,是让学生在文章中读懂文章,或者以此文解彼文,此文与彼文互解。比如教巴金的《灯光》,就把巴金另一篇写灯光的散文——《爱尔克的灯光》给学生读,让学生自己在比较中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就引导学生读钱理群的《在比较中阅读〈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看文艺评论家是如何评析这篇文章的。这种教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使之内化为语文能力,成为自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