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现代化的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地向现代化推进。要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必须正确理解现代化的本质含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特别是从中国深厚底蕴的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扬长补短,走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潘懋元张应强现代化问题日益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别在各自的学科领域研究现代化,高等教育学科领域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研究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3.
法律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现代化的法律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现代化的法律文化的构建应该通过分析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西方法律文化的特征,以法治为目标,以增强法律意识为核心,以农村法律文化的构造为重点来加以构建。  相似文献   

4.
中国教育现代化与五四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概念的产生,旨在说明15、16世纪缘起于西欧并传播至北美与欧洲其他地区,继而席卷世界的变革过程,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社会领域的城市化以及价值观念领域的理性化之间的互动过程”。①“现代化”如同“文艺复兴”等概念一样,只是给人类社会某段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历史进程命名。它有其始点,也终将被其他社会进程所取代。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往往源于一系列冲突而引起的内部自发变革(如在英、美等国)或对外部刺激或压力所作出的反应(如在欧洲大陆与欠发达国家),其初衷及最终目的与其说是为了追求…  相似文献   

5.
6.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法律文化既是法制现代化的历史与逻辑起点,又是法制现代化的文化资源。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必须对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批判继承,以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是一种文化生产方式、制度管理、观念的混合体。我们考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演变,借鉴了西方及日本、新加坡的现代化过程,以及近代中国先人们探索图强的经验,认为有必要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来保证中国现代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转型一方面要以传统为资源和根据,寻求传统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不能停留在传统价值观上,而是要突破和超越传统。只有立足于当代现实生活,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为依托,对传统文化进行认真的反省、梳理、批判和发掘,并进而实现对它的继承和超越,才能使传统文化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徐华 《华章》2013,(18)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的必然性和新格局的特征,并提出了在中国传统文化转换的过程中的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0.
刘娜 《华章》2011,(2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文化现代化是实现社会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问题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发展,反之则阻碍文化发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是必然之选择.  相似文献   

11.
人的现代化作为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核心与目的,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就文化而言,它是指人在精神上脱离和超越传统文化,并逐渐获得现代性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理性地廓清传统道德文化的内涵,具体地分析现代性的精神实质,正确地对待现代性与传统道德文化的异质冲突,积极寻求二者的结合点,为社会整体现代化提供精神源泉与动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是超越中国传统文化向西方先进文化靠近的一种努力,这使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之间形成了既促进、又制约的关系。中国的现代化不能无视传统文化,而应该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做出适当调适。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故步自封,要在扬弃中发展,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1、我们的生活与传统文化分不开,不能摆脱传统文化之网。文化活动是人类的生存运动,这种生存活动的基础是文化形成的形式和习惯。个体的人一旦出生,就已经落入某种文化环境中了,这是他无从选择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意义,是前人生存活动的智慧的结晶。按照伽德默尔的看法,不管是否了解传统文化,也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我们始终只能在传统文化中进行理解,不可能超越传统文化的观念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仍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只要正确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对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中国,在欧洲风暴的冲击下,开始了艰难的现代化起步。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化乃是一种化的变迁,是传统化在新的经济政治和外来化冲击的条件下发生的深刻变革,并由此而导致新的经济政治的长足进步。因此,伴随着晚清中国现代化的起步与发展,中国现代化思潮也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演进着,从观念和化的深层结构不断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型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和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繁荣与永续的必然性选择。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不断显现出了其走向现代化的潜质与动力。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精髓特质就是其走向现代化的内在活力,而西方文化的传播与冲击及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其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功能性,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及如何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推进中国的现代化等方面,探讨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选择,历来有国粹主义、全盘西化论、中西调和论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理论。但这三种文化理论都有其局限。因此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上,应该选择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内生或内启方式。这种内动力重启的依据在于传统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普世性(普适性)。这种普世性使其很容易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契合,发挥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后现代思潮等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下,如何协调好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并使传统文化的价值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充分体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内涵入手,论述了在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解决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没有文化的现代化,不可能算是成功的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离不开用中国的特色文化作为指导。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是无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