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自上世纪末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为主导的信息革命改变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网络不仅建构了一个我们未曾实现和不可想象的虚拟世界,而且也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非物质领域,变革了我们传统的哲学思维方式.网络虚拟系列问题引发了相关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末以来,以计算机网络为主导的信息革命改变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网络不仅建构了一个我们未曾实现和不可想象的虚拟世界,而且也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非物质领域,变革了我们传统的哲学思维方式。网络虚拟系列问题引发了相关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必须面对实践的追问--兼与陈志良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不是现实的对立物,更非神话,它无需玄学的支持,也不等同于网络世界的虚拟生存.虚拟技术首先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大发明,然后才引伸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哲学语境和生存意义;而探究虚拟条件下现实性向可能性的转换,只有引入"虚拟实践"范畴,才能以"在场"的姿态诠释主体基于现实性又能超越感知局限的多样化选择.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的高度对虚拟地理环境进行反思,探讨其本体论及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文章对虚拟地理环境的本体论特征、方法论意义和价值论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1)虚拟地理环境是一种区别于真实地理环境的“存在”;(2)虚拟地理环境是与数字技术相关的一种地理现象,是“数字化的地理环境”;(3)虚拟地理环境中的实在感与真实地理环境中的实在感有本体论上的区别,具有技术依赖性、非全息性、构建层面不一致的特点;(4)虚拟地理环境中的实践与真实地理环境的实践不具有本体论上的对等性;(5)虚拟地理环境从实践的本质上讲具有哲学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虚拟现实是科技界新近涌现的技术,它借助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通 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主体,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交互式视景仿真。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 对人、社会、思维乃至哲学观念的冲击是巨大而深远的,可以说,科学哲学在这场席卷全球 的科技风暴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针对科学哲学所面临的这一新挑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 述,内容涉及虚拟现实与科技进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物质与“虚拟物质”、实践与“ 虚拟实践”、现实经验与“虚拟经验”等科学哲学难以回避的问题,并试图加以诠释。虚拟 现实技术不是“洪水猛兽”,它所带来的是人类思维和技术手段的革命性变革,尽管它所引 发的争议仍将继续,但人类自身终将会受益其中。  相似文献   

6.
虚拟现实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本文以制作数字校园虚拟漫游系统项目为例,介绍了基于3d max和VRP-Builder平台配合实现数字校园虚拟漫游系统的思路与方法,并且实现了这个项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虚拟制造技术的详细介绍,阐述了虚拟制造技术在现代机械设计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核心技术——机械虚拟样机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工程设计的传统模式,其广泛应用前景,必将成为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8.
巴根 《科技风》2022,(18):52-54
随着时代的车轮持续性地向前滚动,我国的时代发展背景也呈现出全新的态势。信息化时代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让工作和生活高效便捷,人们的生活品质也有了质的飞跃。计算机网络融入大众生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的效率,也带来了消极风险,那就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威胁的问题,非法访问、病毒等一系列不安定因素不断地挑战着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安全关乎着社会以及经济的稳定运行,如何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逐步成为专家学者关注以及研究的重点,虚拟网络技术的出现给提升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带来了全新的借鉴思路,为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卫战提供了更有力的武器。我们需要重视虚拟网络技术,增强网络安全保护的观念,高效利用虚拟网络技术,持续性提升网络安全的可靠性。本篇文章从虚拟网络技术的概述出发,分析了虚拟网络技术的具体类别,叙述影响该技术的要素,说明了该技术的具体性效用,并阐明了其未来的前景与潜能。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带给行业的人员一些全新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2003年,美国学者切萨布鲁夫提出著名的“开放式创新”概念.他借用科学哲学中“范式转换”的概念,阐述了当代技术创新正在发生的新变化.以科学历史主义的视角考察这一范式转换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大科学计划的实施对工业技术创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改变了工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工业技术知识的生产、分布、传播和市场化等各个重要环节,改变了大学的形态,推动了由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的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10.
技术哲学在当代西方获得了较大发展,形成了一些技术哲学研究的问题域,技术伦理便是其中之一.而且,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技术问题的凸现,欧美技术哲学界开始了技术的"伦理转向",着力探讨技术的伦理问题,以便达到对技术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技术伦理在技术社会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它涉及新技术的发展和伦理标准问题是如何被新的技术力量所改变、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人们对技术破坏伦理的思考路径等等问题.总体而言,伦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研究技术伦理问题就是要促进技术与伦理之间的良性互动,最终达到通过伦理来规约和控制技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黄红生 《科学学研究》2007,25(4):623-627
信息技术对世界祛魅与返魅是后现代信息技术哲学的新特性。信息技术不仅调整哲学的维度,浸没哲学经验,颠覆哲学体验;而且调整哲学价值向度,祛除幻想,消解主客体的确定性。不仅变革哲学思维方式,促使纯粹实体思维方式走向虚拟思维方式;而且变革哲学认识,形成虚拟认识,导致可能性规范现实性的认识运动。  相似文献   

12.
放眼未来,虚拟技术势必成为最具前瞻性的核心技术之一。“虚拟技术将会改变全球的企业管理架构”。它可以简化对资源以及对资源管理的访问。IT基础架构的总体管理也可以得到简化,因为虚拟降低了消费者与资源之间的耦合程度。因此,员工并不依赖于资源的特定实现。利用这种耦合关系,管理员可以在保证管理工作对员工产生最少影响的基础上实现对企业现代化基础架构的管理。虚拟技术的内涵远远不止于虚拟内存和虚拟服务器。网络虚拟化、微处理器虚拟化、文件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等技术也在广泛使用。如果我们在一个更广泛的环境中或从更高级的抽象(如任务负载虚拟化和信息虚拟化)来思考虚拟技术,虚拟技术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概念,可以为最终用户、应用程序和企业提供很多优点。在现代化企业管理吼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类要发展必须学会生存。正值PC时代至网络时代转换期的我们,不仅要从“物质”出发来说明“实践”,更应从实践出发来解释物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的解释功能当然可以体现在用其“人本性”合理阐释当代经济现象,直面飞速发展的网络、虚拟。作为一种数字化存在的网络、虚拟,只不过是事物现实性与可能性、宏观与微观的互动显现。网络未必具有现实性,却是一种真实存在形式。虚拟也不是虚幻和真“无”,而是借助现代科技的现实创造。只要我们把哲学理论寓于网络、虚拟的探讨之中,就会告别“贫困”,迎来当代哲学的春天。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多个方面做出了贡献,同时,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虚拟技术在计算机技术中的应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对于计算机技术中虚拟技术的应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主要阐述了虚拟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工作方式以及虚拟技术的应用,分析了当下虚拟技术在计算机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几点提高虚拟技术应用的几点措施,旨在为虚拟技术能够更好、更有效的运用到计算机技术中而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虚拟”(virtual)是当前网络哲学、人工智能哲学等领域一个涉及面广且十分重要的概念,对其哲学渊源、历史发展及其内涵与外延的准确把握,尤其是对虚拟与其它相关哲学概念如模仿、可能、现实、真实等概念之间关系的恰当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16.
虚拟样机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开发方法,使传统地质工程机械设备设计制造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节约了大量成本投入,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本文对虚拟样机技术在地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裴艳阳 《大众科技》2007,(7):176-177,171
虚拟实验室系统是指应用虚拟技术仿真实际物理实验的软件系统.本文详细地分析了虚拟仪器技术在实验室教学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虚拟实验室系统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国外"社会技术"研究的哲学批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技术哲学界通常是规避或否认社会技术的.而国外一些哲学家包括亚里士多德、M·邦格、卡尔·波普尔、杜威等都对"社会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在社会技术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启示我们"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技术"范畴是成立的,社会技术是值得研究的.  相似文献   

19.
工程技术哲学的代表德韶尔是活动在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著名的技术哲学家,他的最著名的、也是最具争议的理论"第四王国论"或称为"第四批判"是在康德哲学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这一理论沿着康德主义的路线解决了物自体与现象界、科学与道德、自由与必然的分裂问题,完成了对康德哲学的超越,成功地为技术建立了哲学基础.德韶尔的技术哲学思想可以说是充满智慧和富有哲理的,在某种意义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的接近,甚至是超越.但是他的柏拉图唯心主义和基督教神学思想,又使他最终与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背道而驰,只能形成同一前进方向的一个分叉,成为我们理解和发展马克思技术哲学的具有借鉴和补充意义一个重要理论.  相似文献   

20.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上为虚拟实践主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又给他们带来思维和行为上的混乱和无序,使其面临主体性缺失的危机,造成了发展上的悖论与困境。因此,以哲学的眼光来审视虚拟实践主体的发展难题,思考和探寻可行的对策与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我们必须从虚拟实践主体自身、国家和国际的三个角度出发,为虚拟实践主体的发展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