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打电话给中华工商时报的社长兼总编辑丁望,听接电话的人呼他“老板”,颇感新奇,联想到新闻界有人称该报为所谓“新派”报纸中的佼佼者,一股无形的引力把我带到了丁望的办公室。目光矍烁,满头银丝的丁望和4年前一  相似文献   

2.
北京,东直门外新中街七号。知道这个地方的人或许并不多。但知道《中华工商时报》这张报纸的人肯定不少。这张报纸就诞生在新中街七号一幢租来的四层小楼里。那天,看着这幢爬满夏日翠绿的爬山虎的四层小楼,我想: 进出这幢小楼的是一帮什么样的人? 是什么使他们在二年多的时间里,将一张默默无闻的报纸办得红红火火,创出了被新闻界同行称颂的中华工商时报模式? 于是,我便走了进去,去试图解开那个大大的问号……  相似文献   

3.
老骥 《青年记者》2002,(1):14-15
《中华工商时报》曾经风靡一时,圈里圈外好评如潮,但而今风流云散,繁华不再,黯然撤离了报摊。从今夕看昨夕,恍然如梦,曾经凝结着众多报界精英光荣与梦想的《中华工商时报》就像一个被风干了的标本,暗含着市场的沧桑。对该报作一解析,意在能对今天的风光媒体和梦想风光的媒体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新闻三昧》2008,(1):7-7
1992年3月28日,中国工商时报一纸风行.这一天,这份一直以"民味、商味、海味"为特色的商业报纸发出改革的呐喊,全文转载深圳特区报两天前刊出的万字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第一次在北京新闻界传递出小平南巡发出的重要信息.在政治风向略呈微妙的关头,中华工商时报用政治智慧和执着勇气显示着报人的理想,也让一个英雄创业的故事变得更为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5.
《中华工商时报》是近年深受新闻界赞许的新创报纸,而《市场风云》专栏则是该报的名牌专栏。自1989年10月6日该报创刊号刊出第一篇专栏文章《中国自行车,走好!》以来,专栏每周出刊一期,至今已近二百期。该专栏以强烈的市场意识、生动的文风、客观的分析,赢得了读者的青睐。那么,专栏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呢?这个专栏是由该报市场新闻部编辑的。部主任杨大明谈起这个问题,深有感触:“多年来,我们新闻媒介的经济报道角度单一,只知道站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立场上发言,或是图解政策、或是指导业务,就是不善于从经济自身角度反映经济活动,也不重视广大读者的兴趣和关注焦点。编《市场风云》这个专栏,是我们突破过去那种陈旧  相似文献   

6.
《中华工商时报》位于北京东三环外劲松东口一座租来的开厢式楼房里,旁边是农贸市场,周围是化学工业区。带着对报纸的尊敬与对恶劣环境不满的强烈反差心理,我推开了时报文化部的大门。文化部主任陈利民、编辑莫扬、邱华  相似文献   

7.
应当说,这既是一个老题目,又是一个新题目。过去把记者叫“跑新闻”的,前些年新闻界还研讨过一阵“脚板底下出新闻”的问题,都涉及这个主题。为什么又说它是新题目呢?目前,有的记者认为新闻不用“跑”也能“泡”出来。到哪里“泡”呢?这样的记者不是“泡”会议,就是“泡”剪彩;不是“泡”宾馆,就是“泡”机关……如此浮在上面,有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哲学书,由陈先达教授与学生散步时“谈天说地,论古道今”所成,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  相似文献   

9.
3月7日,人民日报在12版头条刊发了《“磨”出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一文。这篇报道虽然从位置上来说是在当天“两会特刊”的最后一个版上,但并没有因此而“埋没”它的光芒,相反,被多家主流网络媒体转载,并被众多网友纷纷点赞,称其“都是干货”、“很解渴”。研读这篇报道,可以看出其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0.
去年11月16日,经济日报在二版《读者中来》专栏中,发表一篇来信,题目是《为奶奶买上衣苦杀我也》。这个“杀”字使我大吃一惊。“杀”字本该是这个“煞”。出此差错,是作者的水平低,还是编辑的疏忽?由此使我想起去生8月湖北一家晚报,在报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再结伉俪之事时,消息题目赫然为《赵侠燕再结伉俪》。大名鼎鼎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怎么改名“赵侠燕”了?  相似文献   

11.
去年,我写的《老兵“侠客徐”》一文在《火箭兵报》获了“火箭兵风采报告文学征文”优秀奖,这是我获得的第一个文学征文奖。手捧获奖证书,欣喜之余,我又想起了撰写这篇稿件的过程。去年三月初,我随新兵营进行长途野营拉练,负责摄  相似文献   

12.
小强几代单传,父母十分希望能早日抱孙子,所以把儿媳视为掌上明珠。自从媳妇进门后,各种营养补品一拥而上,小兰几乎被泡进滋补缸里:蜂王浆、护保液、“女保精”、“助孕素”……听说未出生的鹿胎最  相似文献   

13.
动画片是“画”出来的,是以绘画为基础的一个特殊片种。动画艺术不论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非常重视想象力和夸张的运用。影片中的造型、色彩、声音、运动与剪辑上被充分运用,并获得非常强烈、有趣和出人意料的银幕效果,这就是充分发挥其特性的结果。动画较实拍的电影有更大的自由,能够创造出一种现实无法企及的时空境界。  相似文献   

14.
我在部队给首长开车。每次将首长送到指定地点,就在车内等候,有时一等就几个小时。一次,我在射击场遇到一位同乡,得知她在夜训中摔伤了褪仍坚持训练,最后在集团军和军区比武中分获手枪射击一、二名,荣立了二等功。我很受感动,就利用“等”的时间在驾驶室写了《士兵心中的准星》,被军区《战旗报》和家乡《涪陵日报》刊用。从那以后我每次开车外出,都利用“等”的时间进行采访写作。 为了掌握新闻写作知识,提高写作水平,我还利用“等”的时间学习新闻理论和写作知识。八年多来,我记下了20多本厚厚的读书笔记,不仅较好地掌握  相似文献   

15.
常雪梅 《大观周刊》2012,(27):271-272
一、为什么“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晴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而会话即“说”,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纽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要求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以说促思,以说促学,重在交流与表达,从而实现思、说、学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储符琳 《声屏世界》2006,(10):25-26
记者采访的基本方法有访问、观察、体验、研究资料等等,其中,访问之所以被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访问是采集所有新闻素材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环。而在访问的环节中,新闻记者最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提问。甚至有资深的新闻人认为,一位记者的功力如何,往往就是从他提问的水平中反映出来。对于电视记者来说,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往往也来自于记者现场采访时敢于“提问”和善于“提问”。1.现场采访的提问关键是要抓住观众的焦点,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提问要“一针见血”。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靠平时的积累,因此,新闻记者平时要多…  相似文献   

17.
飞机在云层中飞翔,扑面而来的云烟,有韵无形,一会儿像凝固的烟,一会儿又像绽放的棉,柔润中见出厚重,厚重里透着飘逸.我望着云海,脑海中掠过的是俯瞰豫滇山河的印象:在中原大地上空,大块平整的土地,一马平川地向着天际延伸,板块交接,黄中带绿,那绿亦是一种黄绿;进入云南上空,但见山峦叠嶂,植被葱宠,错落起伏.全是浓绿,连空气似乎都含着绿意……  相似文献   

18.
去年11月16日,经济日报在二版《读者中来》专栏中,发表一篇来信,题目是《为奶奶买上衣苦杀我也》。这个“杀”字使我大吃一惊。“杀”字本该是这个“煞”。出此差错,是作者的水平低,还是编辑的疏忽?由此使我想起去生8月湖北一家晚报,在报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再结伉俪之事时,消息题目赫然为《赵侠燕再结伉俪》。大名鼎鼎的  相似文献   

19.
四年前,我在济南陆军学院学习时,队长刘玉云常找热爱新闻报道的学员谈心聊天。一次,我在一旁听刘队长与报道组的同志聊天时,得知队里二班学员任联士,1993年“过关斩将”考入军校,复试时因军事没过关被淘汰,被送回了原部队。回去后,他苦练军事技术,同时认真搞好文化学习,1994年终于以超出规定分数线120.5分的优异成绩再次走进军校,并顺利通过复试,成为一名光荣的军校学员。我从队长那里听到这一情况后,觉得这是一条好线索,随后我及时找到学员任联上作了深入的采访,并分析了当时部队官兵中存在的“习武冷”和抱怨考军校难的现…  相似文献   

20.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报道,我第一次领略到“抢”新闻的感觉。博鳌亚洲论坛筹委会和成立大会虽然为期只有两天,新华社参与报道的字记只有6个人,但发了近百篇不同类别的稿件,这些稿件最大的特点是时效快,大部分抢在海内外媒体之前。新华网因新闻既多又快,成为关注的热点,许多国内外媒体都盯着“新华网”下载稿件编发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