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怎样写听课笔记,本身没有可以遵循的模式。一些学校和教研单位有时给听课者印发听课记录本或听课卡什么的,一些听课者时常是按上面的栏目填空,我认为不足取。听课,跟授课一样,要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听课者要有独特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鉴别能力、领悟能力、评判能力,听课时的所听、所看要变成所感、所悟,而这些都要用笔记录下来。记录的目的是为了备忘,为以后的评课和为自己的反思、领悟做准备。  相似文献   

2.
听课之我见     
听课是教学过程中听者与讲者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的一个过程。它是讲课者与听课者双方均受益的活动。通过听课 ,能发现讲课者在讲授本节课时的不足与长处 ,以使他发扬长处 ,弥补不足。经过听课 ,经常地调整教学过程 ,这样教学效果就可得到提高与升华。而对于听课的人来说在发现别人的缺点时 ,还可以增长自己的业务知识 ,同时可向听课者汲取长处 ,这样听课者从各方面可得到提高和发展。听课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要经常听 ,要听各科教学。一、听课先要备课听课也要“备课” ,这种说法听起来令人难以接受。听课就听课 ,…  相似文献   

3.
听课小议     
学校领导听课是常有的事,但如何听好一节课,发挥听课的作用,让授课者、听课者都有提高、有收获,却是一件值得研究的事。笔者认为:一、听课,要听有备之课听课的目的是了解教学现状,积累教学经验,研究教学,指导教学,而不是找毛病,找岔子,借听课整  相似文献   

4.
听课的目的是相互借鉴学习,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把听课当成任务去完成,要求达到某个次数来应付检查,就失去了听课的意义。要让听课者愿意、乐意去听课,让上课者也愿意把自己的课奉献出来供大家来听,关键在于学校对听课价值和目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听课。是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开展教研活动最常见的方式。听课,也是学校领导管理教学工作、检查教学质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校组织教师听课既要有目的、有计划,也要采用多种方式。一、随堂听切磋课为了统一教学要求,交流教学情况,研究教学方法,我们要求...  相似文献   

6.
听课是教学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它常常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对听课者来说,既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所谓"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是也。它可以促进听课者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诸方面有所转变。对被听者来说,有人听课  相似文献   

7.
听课是学校中再平常不过的日常教研活动,每个教师也都在教学工作中重复着听课的活动,自然也会积累一些听课的经验,这些经验会对听课者或多或少地起到作用。但是有些听课者并不认为听课是一件复杂的、技术性的活动,并不认为听课是让一位教师快速成长和成熟的必由之路。因此,在一所学校组织了大量的听课后,教师的教学水平并没有取得长足发展,原因何在?一是缺少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听课,是教师间互相学习和切磋教育教学技艺的一种重要形式。听课者走入课堂,一切言谈举止和情绪反映都与课堂效果密切相关,理应成为课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有些教师在听课时大大咧咧,不拘“小节”,致使课堂上出现了许多不该有的尴尬。事后师生对此颇有微词。笔者认为,教学无小事,处处有学问。听课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更讲究艺术性的学习。 听课者应有“备”而来。课前,对于授课内容、教师情况和学生情况应有个大概的了解与把握,设想一下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心中有数,听课时方能有针对性地思考、比较与学习。听课者衣着色彩不可艳丽,款式不可新奇,否则会牵引学生的注意力。备齐各种应用材料,力避在课堂上东挪西借,以致于扰教与学的正常进行。 听课者走入课堂,就是课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首先,要注意选定合适的听课位置,尽量坐在教室左边或右边的中间位置。这样便于观察学生学习时的表现,较客观地测知学生的学习情况、听课时坐姿要端正,不宜两腿交  相似文献   

9.
袁玲 《文教资料》2005,(35):142-143
每当人们谈到如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时,很快就会想到这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其实不然,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这里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听:这里是指听课。听课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第一关,所以对于学生来讲听课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会不会听课又是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弱的表现。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有那么一些学生,总是全神贯注地倾听老师的讲述,有时在听,有时又在记,给我的感觉总是那样井井有序。这些学生就属于那种会听课的学生。因为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  相似文献   

10.
徐晓华 《考试周刊》2014,(91):175-175
<正>听课,顾名思义就是听别人的课。既要"听",又要"记",还要"思",这样才能做到有效听课。通过有效听课,可以引导教师走上自我发展螺旋式上升道路。通过有效听课,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在听课过程中,优秀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生动娴熟的教学语言,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灵光闪现的教学智慧,加上听课者的所见、所闻与所思,必然会在自己的备课和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一、"听"——听教师的授课  相似文献   

11.
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是领导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完成学校任务的十分重要的一环,更是领导取得指导教学工作的主动权的依据。领导听课,笔者浅显的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有具体听课计划。每一学年(学期)听哪些年级的课,那些学科的课,哪些教师的课,着重解决哪些问题,要定出周密的听课计划和每周听课的时间表。二、听课。每次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听,不能随心所欲。1.听新教师的课(可事先通知,也可不通知;在室内听,也可在室外听)。了解他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带有一种考察性质,连续听他讲几节):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现在,各地小学组织的听课观摩的活动相当频繁,有乡辅导区内的试验课、汇报课,有片内、县内的公开课,还有跨省市区协作单位之间的相互观摩课,等等。听课者南来北往,少至几人,十几人,多至几十人,上百人。开展一定量的观摩听课活动是必要的。通过听课活动交流教学信息,总结推广优秀的教学经验,可以互相学习,切磋琢磨,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但是,从观摩听课活动的现状来看,听课者常常带有盲目性。他们是到现场才晓得所教内容。尽管教者已详细备课,而听者对教者的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和学活动的安排设计并不了解。因此,听课后只能凭临场的点滴印象进行议论猜测,这种议论往往十之八九是无的放矢。这样的听课观摩活动效  相似文献   

13.
谈谈听课     
听课是学校行政领导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听课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以便总结推广好的经验,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达到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目的。我们的听课工作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1.为了一般了解情况的听课:上学期,我校有六位新来的教师,开学后,我们就听了他们的课。听课后,肯定了他们在教学中的优点,加强他们的工作信心;也指出了他们  相似文献   

14.
严碧友 《江苏教育》2011,(12):53-53
听课.是学校教研活动中最基本也最常见的形式。通过听课,可以让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其学科素养和组织、驾驭教学的能力:也可以让听课者观摩学习执教老师怎样钻研课标分析教材,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设计教学方案,怎样创设教学情境,怎样激发学生思维.怎样调控课堂节奏.怎样处理重点难点等等。听课活动对执教者和听课者都大有裨益,自然成为广大教师相互学习、探讨、研究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5.
1.以学习者的身份听课无论听课者是何身份、何地位,一旦进入课堂听课,无论这堂课上得如何,你都会从中学习到可取的东西。即使是很不理想的一堂课,也要思考教学中问题出现的原因,反思对照也会有收获。2.观察教师的教学智慧听课时,一是要观察执教者示范、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手段。二是要观察执教者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情境的展示过程,评价方式的采用情况。三是要观察执教者机智、合理地吸收、处理反馈的学习信息,并灵活地依据各种信息进行课堂教学的适当调整和再生教学智慧的场景。3.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时要着重观察所…  相似文献   

16.
听课,从听课者角色分,有上级行政部门到基层听课、同行听课、师徒听课;从课的形式看,有常态课、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而笔者今天所指的课是园长听教师的课,听的是常态课,而且听课的前面加了个定语——参与式。笔者认为参与式听课指的是园长在听课的过程中适时地以教师的身份、讨论者的角色介入教学活动,有时甚至可以接过其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细节,而后由教师继续组织。参与时间介入的长短、参与的程度都取决于组织活动的教师的技能、悟性、教学的态度以及活动本身的形式、难易程度。下面笔者将其中的一次参与式听课中的几个环节作一展示,愿与同行共勉。活动内容为江苏版语言学科,内容为木头人,是无预先通知的常态课,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都是要求"教课者"提高教学效益,却很少提及"听课者"也要讲究听课效益.笔者从教物理多载,听教研课颇多,以为提高物理听课效益应该成为物理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8.
听课,是学校教研活动中最基本也最常见的形式。通过听课,可以让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其学科素养和组织、驾驭教学的能力;也可以让听课者观摩学习执教老师怎样钻研课标分析教材,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设计教学方案,怎样创设教学情境,怎样激发学生思维,怎样调控课堂节奏,怎样处理重点难点等等。听课活动对执教者和听课者都大有裨益,自然成为广大教师相互学习、探讨、研究的主要形式。但在目前的听课活动中,我们也注意到,这种形式常常局限于同一学科的教师,局限于学科文本的解读与课堂教学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学校中,听教师的课,是学校领导经常性的工作之一。听课的目的是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因此,听完课后,听课者总要和教师谈一谈自己对课的评价和改进教学的建议。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反馈的过程。 这种信息反馈从时间上分,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即时反馈。即听完课后,听课者趁热打铁,立即(或间隔极短时间)向讲课教师通报自己的看法。另一种是延时反馈。顾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都是要求“教课者”提高教学效益,却很少提及“听课者”也要讲究听课效益。笔者从教物理多载,听教研课颇多,以为提高物理听课效益应该成为物理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