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土地整理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在总结我国村庄合并主要内容、形式,分析农村居民点建设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德州市合村并居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按照作业模式、组织模式、资金筹集模式提出区域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和政策建议,期望对区域合村并居建设工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西土地整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整理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广西土地整理的主要动因是:人多地少,优质耕地锐减;农村土地无序流转,缺乏规模经营;生态环境恶化,土地退化。土地整理运作途径主要有:加强土地利用实施总体规划的力度;根据各地的实际选择整理模式;建立土地整理专项基金;加强土地整理的统一领导。  相似文献   

3.
针对土地整理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土地整理的程序设计和主要模式,并对土地整理的保障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程序设计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地整理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土地整理的程序设计和主要模式,并对土地整理的保障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是新时期深化土地管理 ,贯彻土地基本国策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核心内容。本文根据目前海内外土地整理的实践 ,对土地整理的由来、意义进行了论述 ,并提出了我国目前开展土地整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测绘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测绘技术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支撑技术,测绘工作贯穿于土地开发整理的全过程。论文在阐述土地开发整理活动阶段性规律及其相关内涵基础上,对土地开发整理各阶段的测绘技术及其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并就土地开发整理测绘与地形测量、地籍测量、工程测量等相关专业测量的特点进行比较,最后结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的工程实践,论述了个人时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测绘的几点体会与认识。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及其原则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土地整理是新时期深化土地管理,贯彻土地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核心内容。本根据目前海内外土地整理的实践,对土地整理的由来、意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我国目前开展土地整理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揭示新农村建设和土地整理之间相互关系,分析了目前土地整理已取得的成就及其整理存在的问题,结合重庆市渝北区兴隆镇新农村建设项目,提出今后土地整理思维的转变。本文提出新农村形势下土地整理思维的四点转变:①土地整理目标由增加耕地数量,向适度提高耕地数量,重点加大基本农田整理,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转变;②土地整理的内容由农地整理向农地整理与居民点整理相结合转变;③土地整理的融资渠道由政府投资的单一化向政府、社会、农民相结合投入资金的多样化转变;④公众参与由参与到土地整理可研、及规划设计的前期阶段向参与到土地整理项目的全过程转变。  相似文献   

9.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法律概念。土地开发整理必须按照规划与计划的编制实施,依法规范土地开发整理的权属管理。土地开发整理藴藏着巨大的潜力。土地开发整理是保护耕地的重大举措,必须注重保护生态景观,最终效果要体现在基本农田的保护上。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中的GIS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土地整理中已经广泛应用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文献资料和实际工作的总结,揭示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途径和现状。主要有以下结论:1.GIS在成果图制图方面应用最成熟最广泛,是目前土地整理的主要应用方面;2.GIS已经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辅助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规划成果更科学更合理;3.GIS可以为土地平整工程量、地类面积统计提供快捷有效的手段;4.土地整理信息系统是未来土地整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论文针对安顺市普定县无籽刺梨种植区土地整理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无籽刺梨种植区≦15°的区域土地整理状况最好,其次是15°—25°的种植区域,≧25°的种植区域土地整理状况最差.并在进一步研究中表明土地整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理技术水平低、资金短缺、种植户整理意识不足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土地整理项目在各个阶段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而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是从效益方面对所实施的项目做出的评价,属于土地整理后期评价的核心部分,其对土地整理后期的土地关系的调整、土地有效利用面积的增加、土地质量以及土地利用率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本文以西南丘陵地区的南充市嘉陵区六个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构建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建立完善的土地整理后效益管理体系,以保证达到项目实施后的预期效果,从而为土地整理项目的后期整理工作提供参考,为西南丘陵地区其他土地整理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整理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土地科学合理的整理,保证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来持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途径,土地整理成就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群众参与人数多,尤其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全面落实。随着土地整理事业的不断深入,实施管理作为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核心环节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因此建立一个完整、高效的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管理体系是实现土地整理项目投资目标的必要保证措施。下面通过外部学习借鉴和自身实践摸索,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但同时,在管理实施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剖析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研究方法:采用制度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剖析问题成因。研究结果:①当前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不够规范,主要在于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所必须依赖的“法”不够完善;②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明晰,土地权属管理职能存在部门分割,土地登记机关、土地登记标准不统一;③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路线不明确,技术确认缺乏依据;④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不规范,增加了土地权属调整的难度。研究结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提高对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加强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保障土地权属管理经费,加强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理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实施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对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土地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协调土地权益人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地整理有利于协调人地关系,是国土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土地整理以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遵循公平、系统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动态性的整理原则,按照调查与评价一整理区划定一规划与设计一审批与实施一成果验收等科学工作流程展开工作,实现为改善用地条件和获取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相协调统一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7.
低丘缓坡土地整理不仅是缓解耕地资源保护压力的内在需求,也是破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十堰市城区的低丘缓坡土地整理为例,分析低丘缓坡土地整理过程中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包括短期、中期、长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本以平潭岛为例,分析了平潭岛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和规模。提出福建沿海岛屿土地开发整理的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实现土地开发整理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是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原则。但是,由于生态评价和建设的复杂性、长期性,使这一重要原则成为一纸空谈。本文认为要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做到:第一,因地制宜地确定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项目及布局的方案;第二,在具体项目的设计中,必须详细说明生态建设的目标、措施和阶段性的评价方案;第三,土地开发整理后的新增土地的利用可以多样化。土地开发整理的目标是增加耕地,但是耕地熟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个阶段土地增加性质不同,宜耕则耕,宜鱼则鱼,宜牧则牧,同时还应当全盘考虑区域土地占补平衡。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是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土地整理是土地科学的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该文根据近年来在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