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我国21世纪以来的一项重要国策。针对我国居民社会地位认同普遍下偏的情形,提升中等收入者的社会地位认同不容忽视。本文应用社会质量理论的分析框架,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7年调查数据,通过对四个构成性因素——个人安全、社会认可、社会响应和个人能力的测量和分析,验证了这些因素对于提升社会地位认同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个人安全和个人能力所起的作用较为显著和稳定。因而本文建议从社会经济保障和社会赋能两个条件性因素入手,加强中等收入群体对中等社会地位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了解流动儿童人格特征、歧视知觉、社会支持等因素对流动儿童城市角色认同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流动儿童城市角色认同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大五人格简式量表(NEO-FFI)、"个体歧视知觉"流动儿童版问卷、社会经济地位(SES),从重庆市三所中学共获取七至九年级有效被试297名,评定流动儿童城市角色认同的影响因素。结果:流动儿童城市角色认同与人格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会支持、经济地位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流动儿童城市角色认同与人格、社会支持以及社会经济地位关系密切。在流动儿童城市角色认同各影响因素中,社会支持与人格、歧视知觉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会经济地位呈显著正相关,人格与歧视知觉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职业认同程度是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成败的重要指标.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认同主要是指角色认同.当前幼儿教师由于经济地位、社会声望偏低而出现了角色失调、角色冲突等问题,甚至出现了行为偏差.要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必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  相似文献   

4.
职业认同程度是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成败的重要指标。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认同主要是指角色认同。幼儿教师由于经济地位、社会声望偏低导致角色失调、角色冲突,甚至出现行为偏差。因此,要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必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  相似文献   

5.
从市民化要求出发考量,新生代农民工在身份认同、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地位认同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乐观的情况。必须认清制度、社会、文化、地位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认同的影响,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社会认同度。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师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都比较低,体现在社会阶层认同、职业地位认同、职业文化认同等方面;社会财富分配制度变迁与社会二元结构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政府、学校和农村教师个体应采取切实措施来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提升农村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相似文献   

7.
从应然的层面看,政治认同具有构建政治合法性、维护政治稳定等功能。在实然层面,当代中国面临诸多政治认同危机,如政府认同危机、执政党认同危机及理想信念危机等。解决当代中国政治认同危机,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四维度加大建设力度,以构建起政治认同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同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客观进程,认同则是对同化结果的一个主观确认,作为经济活动所包含的文化现象,同化与认同在其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并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不只是物质积累的呈现,更是社会变革和交往扩展的一种表达,本文将以民族的经济活动为分析切入点,阐述其含藏着的同化与认同现象,进而理解同化与认同在民族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身份认同是衡量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标志。作为一种主观意识,身份认同中必然包含着客观社会结构信息。本文在实地调研基础上,主要考察了城市内部社会分层及其对农业转移人口身份认同的影响,总体而言,农业转移人口在不同的分层标准下都处于弱势地位。logit检验发现,除文化资源外,经济资源、民权资源、社会关系资源以及人力资源分配对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身份认同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为弥合社会分层,消解其对农业转移人口身份认同的不利影响,需要进行更加积极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整群取样法对北京市的1164名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从城市认同与老家认同两方面考察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特点、影响因素、与城市适应的关系,及其在教育安置方式与城市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大多属于同化和分离模式;(2)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及适应模式在性别、家庭经济地位、来京时间、教育安置方式等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3)城市认同对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均有正向预测作用,老家认同仅对社会文化适应有负向预测作用;(4)城市认同在教育安置方式与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老家认同仅在社会文化适应上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presents research into Canadia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inclusion. The research investigates how a sample of 120 teacher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Ontario defined inclusion,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believed an inclusive classroom is an effective way to teach all students. The article draws upon literature into how inclusion is currently defined followed by research into the politics of diversity in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latter signals the socio-political aporia which attends many understandings of inclusion. The study employs Nancy Fraser’s conception of justice as requiring redistribution, recognition, and representation; Fraser’s approach also demands attention to issues of recognition as intimately connected with concerns about social status. The findings reveal teachers’ relative lack of attention to issues of resourcing, but considerable emphasis upon issues of representation. While issues of recognition are largely valued, there is a tendency to reify categories of student identity, rather than challenging concerns about the lack of social status attending such foci. The research reveals a push ‘beyond the binary’ of considering teachers’ practices as either inclusive or exclusive, and how teachers’ engagement with resource provision, recognition of learners, and representation of student needs exists along contingent and intersecting spectra.  相似文献   

12.
匪患问题是近代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土匪史研究是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史研究必要的组成部分。目前此问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形成了一定研究范式,然由于各种原因,尚存在很多不足。对目前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有利于相关问题的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天堂寨农村社区旅游感知主要表现在社会收益、社区成本、文化收益、自然保护、经济期望、旅游支持、社区满意、社区议题、经济收益等方面。社区领导与普通农民在社区成本与自然保护感知两个维度有显著差异。普通农民对旅游发展社会成本的感知与自然保护的感知显著高于社区领导,其它维度则差异不显著。其研究说明了社区领导与普通居民是两个有不同利益诉求的利益群体,社区领导并不能完全代表普通居民,发展中国家农村社区愈来愈是一个多元化的权力空间。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难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当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瓶颈。用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始终坚持加强、支持、保护农业不动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以人为本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平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状况,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5.
当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各国解决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因此,如何辩证看待低碳经济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我国今后的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若干观点对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低碳经济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的发展涉及政策设计和价值评价两个方面,前者是"实然"的问题,而后者却是"应然"的问题.究竟来看,经济活动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人的身外之物.生产力的发展本身也不是目的,它只不过是为了该社会中人的生活福祉提供物质基础.以人为本,关注入的生命和生活的和谐发展才是经济发展的最后追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如何把握当前经济发展的价值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和制定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经济政策已经成为切身紧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了解贵州省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的现状与特点,为改善其社会支持系统提供参考。以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测查695名贵州省农村初中生,其中留守生379名。结果提示,留守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总体上不高且显著低于非留守者;不同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学习成绩、留守类型留守初中生的社会支持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留守初中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就参与社会体育的两性比例而言,女性明显低于男性。造成这种弱势的主要原因在于女性群体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和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传统性别文化对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消极影响。文章在分析女性社会体育参与现状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转变社会观念、提高女性自身素质、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等方面对提高女性社会体育参与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review essay draws on Nancy Fraser's work as featured in Adding insult to injury: Nancy Fraser debates her critics to explore issues of schooling and social justice. The review focuses on the applicability and usefulness of Fraser's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matters of justice in education. It begins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 cultural and political justice as they are reflected in specific examples of equity and schooling policy and practice. This is followed by (1) a consideration of Fraser's concerns that current forms of identity politics are reifying group identity and displacing matter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and (2) with an account of her concerns about the political justice issues of representation and misframing in the contemporary global era. With reference to the sphere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the review examines some of the problematics involved in pursuing distributive, recognitive and representative justice. Fraser's ‘status model’ is presented as a way through these problematics because it engages with a politics that begins with overcoming status subordination rather than with a politics of group identity. Against this theoretical backdrop, the final section of the review briefly considers some of the future challenges for schooling and social justice.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性别角色的区分下,礼制对妇女有着相应的约束。男女有别的社会意识将她们束缚在家庭之内,虽然,她们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社会活动,但是男女地位不协调已经成为一种社会趋势。有关妇女家庭地位的评述,多从女子的家庭经济地位切入,没有深入到她们本身所受礼法观念的束缚和对其一生的影响,因此,从礼法角度进一步探讨她们的家庭地位,就具有一定补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