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质性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进行研究.质性研究构建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理论,包括风险认知的结构、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以太原市城区参加体育锻炼的中老年人为调查对象,进行体育锻炼风险认知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结构包括风险受益、风险恐惧和风险应对;中老年人在对大多数体育锻炼风险进行判断时,不存在性别和经验差异;不同年龄的中老年人对部分体育锻炼风险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影响因素排序与质性研究结果类似.通过量化研究,证实了所构建理论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加强大型体育赛事风险识别研究对减少风险损失、增强风险分析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风险分类及风险识别"三要素"内容,运用文献调查法、专家访问法、演绎法、风险损失清单表法等方法,构建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包括风险类型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体系)、风险性质指标体系(二级指标体系)、风险内容指标体系(三级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体系包含7类风险,二级指标体系包含风险损失判别表、综合风险因素表、7个分类风险因素表,三级指标体系包含体育赛事风险内容表。3类指标体系层层深入细化风险,为进一步开展风险管理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借鉴体育锻炼风险以及风险认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探讨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的风险认知问题.首先,在阐述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的基础上,界定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的概念,分析体育锻炼风险认知在中老年人体育锻炼行为以及体育锻炼风险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对中老年人体育锻炼中认知风险和客观风险之间产生偏差的因为做出理论解释;最后,就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的研究构想进行说明,提出利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构建中老年人体育锻炼风险认知的理论,编制调查表进行量化研究的研究方案,并对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借鉴风险管理理论来探讨高校体育活动的风险问题。从教师因素、学生因素以及管理因素三个维度对高校体育活动风险进行识别,并在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控性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风险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风险管理为视角,调查分析健身路径体育锻炼者在锻炼中可能造成的伤害事故的风险因素,提出对健身路径体育锻炼者的风险管理建议。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健身路径体育锻炼者风险因素进行研究,探讨了健身路径体育锻炼者锻炼主要的风险因素及其特征。研究主要意义在于运用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来探讨全民健身路径体育锻炼者的风险问题,初步构建起全民健身路径体育锻炼者风险事故的识别、评估与应对的理论,为健身路径体育锻炼者的风险防范提供理论指导和管理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针对体育赛事举办过程中发生的不同种类的风险事件,以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为主要研究思路,对导致这些风险事件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调查法,对体育赛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出体育赛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采用风险极差量化表法对体育赛事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最后,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研究中老年人健康锻炼咨询系统指导中老年人体育锻炼成为体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设计了一个主控模块,五个二级模块和众多的三级模块,初步建立了中老年健康锻炼运动处方咨询系统。中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便捷地从系统中得到合理有效的体育锻炼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8.
大型体育赛事不仅是运动的竞技场,也是多元利益主体话语争夺的舆论空间。研究以“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公众调查和层次分析法,测量了网民对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事件传播行为及概率,以此形成了大型体育赛事风险传播评估模型。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包含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网民对待大型体育赛事中的各类风险事件会无差别进行二次传播。研究认为:(1)元风险事件、媒介事件、焦点事件的风险传播路径为赛事风险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操作化路径;(2)在一些可预测的元风险事件上,赛事组委会可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和开展培训工作,避免此类风险发生;在一些无法避免的风险上,赛事组委会可通过不同预案设定来避免风险事件演变为焦点事件;(3)赛事组委会在进行风险评估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专家和公众风险感知差异,将公众的风险传播行为、心理和传播情境等要素纳入风险管理全过程,并将科学系统性知识、经验性知识、隐性知识与直觉性知识纳入风险沟通模式之中。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特尔菲法等,对当下我国兴奋剂风险防控体系进行再审视,并结合中国反兴奋剂管理的具体实践和经验,最终构建出我国新时代兴奋剂风险防控的最佳实施模式,主要由体系建设、制度建设、教育预防、检查、结果管理、三品管理、综合性赛事、合作交流与创新评估自查等9个一级指标、33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构成,并将最佳实施模式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新架构的我国反兴奋剂风险防控体系的最佳实施模式是不断完善运动项目的反兴奋剂治理体系的重要体现,是全面落实“零出现”的重要抓手,同时也为国家队和省市运动队反兴奋剂工作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高提供主要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新修订的《体育法》为研究背景,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案例分析、熵权-TOPSIS等方法,构建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体育场馆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我国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体育场馆PPP项目风险分担建议。主要结论:1)通过文献梳理提出,政治、法律、市场、建设、运营、自然、融资、社会、合作、第三方共10大类风险;2)采用熵权-TOPSIS法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构建10个一级指标和57个二级指标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从二级指标中筛选出41个关键风险指标;3)采用德尔菲法确定41个关键风险因素的分担方,认为项目风险主要由社会资本方承担,包括市场、融资、建设、运营风险;政治风险主要由政府承担,政企双方共担的风险主要有自然、法律、合作、第三方和社会风险;4)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开封市体育中心PPP项目为例,对41个关键风险指标进行评价,该项目主要面临8类风险17个二级关键风险指标。除了建设风险和运营风险由企业单独承担外,其他风险多为政企共担。  相似文献   

11.
对纳入文献整理并进行有效合并,扩大样本容量,定量评价水中运动对中老年人骨密度影响,为影响中老年人骨密度,降低跌倒风险,提供科学、有效、安全的健身方式.以水中运动、中老年人、骨密度、游泳、aquatic therapy、aquatic plyometric training等为主题词;aquatic organisms、...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上海老龄化进展及目前人群的体质情况,阐述了百姓健身房健身发展现状及中老年人锻炼的积极作用,讨论影响中老年人安全健身的风险特点,以及总结防范和处理中老年人体育风险相关的对策,从而为全民百姓健身房科学健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验间歇和持续有氧运动对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从而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SportDiscus、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中外文数据库,检索有关间歇与持续有氧运动干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利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软件进行计量分析,包括偏倚风险评估、异质性分析、合并效应与效应大小检验和敏感性分析。结果:1)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297名被试;2)间歇训练与持续训练能有效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BMI、有氧适能和疲劳、幸福感等身心健康指标;3)两者在改善HbA1c%(P=0.04)、总胆固醇(P=0.00)、收缩压(P=0.00)和有氧适能(P=0.00)方面存在显著差异;4)15~30 min/次、3~5次/周,持续8~12周的中至高等强度间歇训练对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有氧适能的干预效应更优,而长于12周、5次/周、大于30 min/次的中等强度间歇训练对总胆固醇可以产生较好的干预效应。结论:间歇训练与持续训练能一定程度改善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相较于持续训练,间歇训练能更有效降低HbA1c%、总胆固醇、收缩压、提高有氧适能,15~30 min/次、3~5次/周、持续8~12周的中等强度间歇训练是干预中老年2型糖尿病较为有效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我国成年国民运动能力单项、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选取20~29岁青年、40~49岁中年和60~69岁老年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从心脏功能能力(F.C.)、肌肉能力、柔韧能力、平衡能力、形态等多方面进行实验测试与统计分析,再经过专家论证,研究并确定了我国成年(青年、中年、老年)人运动机能综合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体重指数(BMI)、F.C.、握力、伸膝力量、坐位体前屈和站立提踵等指标,制定了成年人群各单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和权重,研究并建立了心脏功能能力的功率自行车、二次台阶试验测试方法.另外,根据中国人测试数据研究并建立了成年人运动机能综合评价系统,用于制定科学、安全、有效的个体运动健身指导方案前的机能测试与评价.经样本外检验本研究所制定的单项和综合评价标准是有效的、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体育锻炼等级与健康体适能状况之间的相关性,对365位参与锻炼的7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体育锻炼问卷调查及健康体适能测试,建立了体育锻炼等级与健康体适能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完成测试的70岁以上老年人中具有规律性体育锻炼习惯的比例较高,其健康体适能总体达到良好水平,回归方程显示体育锻炼等级与健康体适能呈正相关,运动时间与强度能有效预测7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适能状况。提示制定70岁以上老年人运动处方时应以规律性锻炼为基础,可适度提高运动时间与强度,为提高或保持健康体适能水平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对城区老年人体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源 《体育科技》2006,27(4):79-82
通过对南宁市城区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不常参加体育锻炼两类人群的体质和生活质量的抽样调查与比较分析,旨在研究体育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老年人的身体成分更趋合理,对老年人控制体重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国际范围内运动干预老年人跌倒风险领域研究进展,为我国未来相关领域研究提供一些建议.方法 以Web ofScience等外文期刊平台相关领域的研究为数据,采用CiteSpace5.7软件对运动干预老年人跌倒风险研究进行知识图谱的绘制以及可视化分析.结果 1)运动干预老年人跌倒风险研究领域,2014年之后进入突增...  相似文献   

18.
Walking is one of the preferred exercises among elderly, but could a prolonged walking increase gait variability, a risk factor for a fall in the elderly? Here we determine whether 30 min of treadmill walking increases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gait in elderly. Because gait responses to exercise depend on fitness level, we included 15 sedentary and 15 active elderly. Sedentary participants preferred a lower gait speed and made smaller steps than the actives. Step length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decreased ~16.9% by the end of the exercise in both the groups. Stride length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decreased ~9% after 10 minutes of walking, and sedentary elderly showed a slightly larger step width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2%) at 10 min than active elderly. Active elderly showed higher walk ratio (step length/cadence) than sedentary in all times of walking, but the times did not differ in both the groups. In conclusion, treadmill gait kinematics differ between sedentary and active elderly, but changes over time are similar in sedentary and active elderly. As a practical implication, 30 min of walking might be a good strategy of exercise for elderly, independently of the fitness level, because it did not increase variability in step and stride kinematics, which is considered a risk of fall in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