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面准确地把握马基雅维里的君主专制思想是客观、公正地评价马基雅维里的历史地位及正确理解其全部政治思想──尤其是“马基雅维里主义”──的关键。考察马基雅维里的君主专制思想,应坚持:以其从事学术活动的具体时代背景为前提,而不是与之相脱离;结合其学术个性,并使之成为一个有力的分析工具,而不是单纯从思想理论的角度来考察;将其两部主要代表作《君王论》和《论提图斯·李维的前十卷》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来加以把握,而不是人为地加以割裂。  相似文献   

2.
马基雅维里在近现代政治思想上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但论者多忽略他自称为“历史学家”这一点对其政治思想的意义。以喜剧《曼陀罗》为起点,可以看出马基雅维里“美德”概念的来源和含义;马基雅维里之前的中世纪政治思想传统的特点,可以反衬他的史学知识在他与这种思想传统的决裂中所发挥的作用;其政治思想的最大特点可以称为“史学人本主义”,他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所有政治观念都有其史学背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马基雅维里不是邪恶的化身,而是真正的爱国者,正直的人,善良的公民。他的《君王论》是为拯救意大利提供理论指导的救亡论。《君王论》坚待人是人事的主宰,成为中世纪的神权政治论过渡到近代社会契约论的中介,树立了近代政治思想的第一块里程碑。《君王论》所提出的道德的保国之道,表明马基雅维里在政治学上仍然是一个道德主义者。马基雅维里的独创性在于:其一,对道德观念有着辩证的理解,其二,敢于进入事物之真实,揭示了政治权术产生的必然性。因此,《君王论》便成为君王开创新事业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4.
文艺复兴时期,虽然"马基雅维里主义"备受欧洲各国统治者的推崇,但是戏剧家却在作品中对其进行严厉的批驳。究其原因,一是因为"马基雅维里主义"与当时仍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督教道德规范相违背;二是由于"马基雅维里主义"与文艺复兴戏剧家的政治诉求不同。  相似文献   

5.
尼科罗·马基雅维里(Niccoli Machiavelli,1469——1527年)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政治家、外交家、政治思想家、军事著作家、诗人和剧作家.马基雅维里一生著作甚丰.其著名的传世之作,包括《君主论》、《论提图斯·李维著<罗马史>前十卷》(《李维史论》),《佛罗伦萨史》八卷.《兵法》(直译《战争的艺术》)七卷及大量关于出使各国的情况报告和通讯等.所有这些著作互为补充,构成了马基雅维里思想与学说整体的基础,本文试图就其社会政治思想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君主论》亦名《霸术》,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政治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的学术著作,书中自始至终体现了马基雅维里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反映意大利资产阶级关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愿望,也是他向佛罗伦萨的当政者进献的救治祖国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以古典政治学的理性与正义原则为基础而形成的统治之术城邦技艺盛为流行。马基雅维里基于现实的国家间关系与人之本性,论证了恶的必然性,重构了君主的美德,形成新的统治之术:国家技艺。这一理论转向完成了对古典政治学的超越,适应了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要求,并为宪政主义共和国的实现提供了思考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马基雅维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人文主义者,作为一位政治家,人们对他的研究颇多;作为一位历史学家,国内对其史学思想的研究显得比较贫乏。笔者在阅读马氏著作《君主论》和《佛罗伦萨史》的过程中发现,他的史学思想是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以政治统治为目的的逻辑展开,这种思想不仅代表了近代史学的开端,还因为马基雅维里独特的现实主义眼光,使其一开始便具有了比较成熟的近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以850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青少年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的关系,并检验移情在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和关系攻击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移情在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和关系攻击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表明: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移情和关系攻击行为间的关系密切,马基雅维里主义人格通过移情影响关系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0.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马基雅维里,素被称为"恶的导师".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思想核心是"自由",终极目标是创建共和国.他批判地吸收了古典共和主义自由的观点,创造性地从自由国家、公民美德这两个方面,论述了自由与政体、美德、法律、风习和宗教的关系,他的自由观对以个人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自由主义具有某种矫正作用.  相似文献   

11.
马基雅维里思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那被曲解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马基雅维里主义”在人们当中引起起了无休止的争论,直到今天,这种争论仍未平息。在西方史学上,马基雅维里又被奉为人文主义史学中“政治学派”的代表。这位思想敏锐,才气过人的意大利思想家的著述颇丰,论题涉及政治、历史、法律、军事、文学诸多领域,在西方思想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人们在研究马基雅维里时,更多是着眼于他的政治思想和史学成就,对他思想的源流却着墨不多。马基雅维里的思想究竟源于何处?是撷取古希腊思想精华,还是继承古罗马文化传统,抑或是沿袭中世纪异端?解决好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从思想深层把握马基雅维里思想的真正内涵。因此,本文试图就马基雅维里的思想源流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一个基本主题是要处理哲学与政治间的冲突,也即是探讨哲人如何在政治城邦中获得哲学生活方式。基于哲学与政治之间冲突的考虑,柏拉图的教诲是通过教育实现哲人王统治下的德性城邦和社会。因此,柏拉图式的教育是实现美好城邦和生活的德性教育。而这种德性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对何为“美好”生活的不断的追问与探寻之中,因而它是一种哲学教育和自由教育。  相似文献   

13.
马基雅维里的共和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共和思想主要反映在《李维史论》一书,通过分析《论李维》,可以理解马基雅维里共和思想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4.
正对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在美国建国当中是否起了作用的问题,历史学家与政治科学家们争论了许多年。一些人认为,马基雅维利复活了失传的古典共和理论与实践的传统,这一传统通过十七八世纪英国政治中的所谓"共和派"(Commonwealthmen)传到了美国。2另一些人认为,马基雅维利开启了  相似文献   

15.
马基雅维里最先将政治世界从古典政治的德性追求与中世纪政治的神圣性追求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政治的自主性,开启了现代政治哲学的革命.这种"政治解放"的目的是造就现代市民社会意义上的国家.卢梭洞察到了政治解放所蕴含的内在困境,即市民与公民、自由个体与普遍国家的矛盾.黑格尔以普遍的"理性国家"来统一古典时代的实体性原则与现代市民社会的主体性原则,并设计了一整套的理性的国家制度来确保这种统一.这是一套以君主立宪制为核心、官僚制与等级代议制相统一的理性的政治制度,但这种思辨的统一为时代的发展所抛弃.马克思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础构建起了"自由人的联合体",从根本上统一了个体性与普遍性,奠定了构建未来理想社会制度的基石.  相似文献   

16.
古罗马史家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名哲言行录》卷三"柏拉图传"中,关于柏拉图"所认可的学说"的概述,以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伦理学-自然神(话)学"为核心依据,为"公正地与热爱柏拉图的人站在一起""远超随便哪个男人""雄心勃勃""探究这位哲人学说"的多姆娜皇后,表明了哲人柏拉图的心志:德性是哲人幸福的自足根据,一旦自由民主平等城邦中民众的分歧超出了限度,哲人就有充分的理由走上苏格拉底所谓"向上的路",在书写的"对话"中建构关于理想城邦的神(话)学。  相似文献   

17.
西方思想史巨人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蕴藏着丰富的领导学学科资源,堪称“现代领导学奠基之作”。文章试对该著作进行了领导学视角的解读,挖掘其有关君主治国的领导学思想,并进行简要评介。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所著的《理想图》是探讨国家问题的开山之作。柏拉图时代,希腊城邦危机四伏,政局动荡不安。面对这一险象,柏拉图深思熟虑,推出自己的哲人治国方略。在《理想国》中,他认为,要使国家实现正义并长治久安,必须让政治与哲学联姻,权  相似文献   

19.
《君主论》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各方争议,此书涵盖的内容、折射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全书围绕君主展开,论述君主如何获取和维持统治权。作者马基雅维里所阐述的治国思想及理念用于现代企业管理是有非常积极意义。本文论述其折射的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启示,对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员工忠诚度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观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为了实现意大利的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一方面马基雅维里展示了人的自然性和某些弱点,同时将统治者和人民的弱点加以必要的区分,另一方面他阐述了人民的优良品性及其力量。马基雅维里的人性观体现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蕴含着民本情结,贯穿着现实主义原则,但也存在片面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