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沫 《教育教学论坛》2014,(36):127-129
本文运用"求真—务实"的连续统评价模式,对林语堂My Country and My People两个中文译本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两位译者在具体翻译时,总体表现为"求真"向"务实"的滑动,并努力在"求真"和"务实"间保持自己理想中的平衡。对"求真"和"务实"两者之间平衡度的不同把握导致了两种版本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晚晴时期的翻译家林纾开创了外国小说翻译的先河,对中国的翻译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后人对其译作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该文以"求真-务实连续统"为框架,透过《黑奴吁天录》这本原著的选择,将其文本、译本以及社会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林译小说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中务实度高于求真度,以及作者在翻译过程中身份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杨露 《文教资料》2020,(1):59-60,46
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的《活着》一经出版,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作者余华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比如象征、重复、反讽、比喻等,以此增强小说的感染力。本文就《活着》中比喻、转喻、拟人、夸张和讳饰这五种常见的语义上的修辞翻译为例,结合周领顺教授提出的"求真一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对译者白睿文的修辞翻译行为进行分析。经研究发现,白睿文《活着》译本的译者行为在"求真"的基础上兼顾"务实",符合译者"求真为本,务实为用"的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4.
"求真—务实"的翻译思想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统一体,译者肩负着语言与社会的双重责任,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文本作出适当的调适。在"求真—务实"连续统一评价模式的指导下,归纳和分析中外校训的翻译实例,认为高校校训的英译应当多采用主谓结构和名词排比结构等具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2008,(3):F0003-F0003
“科研的核心在于求真,求真的态度在于务实,务实的行为在于育人”,这是“黄小”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学校领导从“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在分析了学校课题研究成果和教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抓住教育改革申的前沿问题,把“问题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列入教学领域和活动领域,  相似文献   

6.
求真务实与实事求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着重阐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随着实践的延伸和时代的变化而发展的;求真务实与实事求是本质是一致的;求真是为了务实,务实才能求真,二者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三体》是中国在海外最畅销的科幻文学作品,其英译版受到无数英语读者的喜爱。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以译者为切入点,以社会视域为评价视域,讨论译者行为与译文之间的双边关系。译者是意志体实践者,译者身份和角色决定译者行为。本文从译内行为和译外行为两个维度分析发现,刘宇昆的译文总体上偏向于求真,也兼顾了读者市场,契合了"求真为本,务实为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大学人都应有其深思熟虑的课程理念。大学课程应使学生习得同情、求真、务实、创造和自识的品质。其中,自识是不能单独被训练和教育的,它指的是由同情而起、经由求真、务实而达致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停歇。每一次创造就是一次自我认识的超越。而超越之后便又由同情而发现自我的紧张与困惑,便又经过求真、务实、创造而再次超越自我,实现自我认识的再次跃迁。  相似文献   

9.
《离婚》一文中,大量使用绍兴方言、詈语,用话语展现人物性格。译者在翻译时,如何处理语言、社会特征以及融于原文语言中的情感?研究姚莘农与斯诺、杨宪益与戴乃迭、威廉·莱尔、蓝诗玲等的译本,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框架下,从译者对原作及原作者的意图、对真理或事实的忠诚、对原语文化的尊重等方面进行考察,期待了解这些译者在处理同一文本时不同的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精神、务实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我们借鉴国内一些高校改革的成功经验,针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2019年路遥中篇小说《人生》英译本出版,长居亚马逊中国文学畅销榜前列,译介传播效果与海外读者反馈良好,向世界生动展现了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本文聚焦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借助“求真-务实”连续统分析译者行为倾向,并结合“资本”概念考察译者行为合理度的社会性制因。研究发现,译者行为呈现“务实为本,求真为辅”的合理倾向,既保证译本传播效果,又顾保留中国乡土文学特色。该行为倾向的形塑原因在于出版社的经济资本以及译者对象征资本的追求处于强势地位,驱使译者行为倾向“务实端”;原著与作者的文化资本与中国政府翻译工程的经济资本处于弱势位置,对译者行为影响有限,仅呈现部分求真之痕迹。本研究立足译者行为倾向,剖析其社会性影响因素,有利于拓展路遥小说英译研究视野,为中国文学外译活动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柳婷 《海外英语》2022,(4):32-33
对回忆录的翻译方法分析比较缺乏。运用译者行为连续统评价模式,可以更好地评价译者行为以及译文的效果[1]。该文以《应许之地》为例,从“求真度”和“务实度”对译本进行讨论,分析译者的翻译策略,从而检验了译者行为批评理论的实用性,并认为开展译者行为批评研究对我国翻译批评及翻译实践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希望能为回忆录文本的翻译实践提供些许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有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它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精神、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我们借鉴国内一些高校改革的成功经验,针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史地新论》是杨鸿烈早期史学理论代表作,也是杨氏《史学通论》与《历史研究法》等后期史学理论著作的雏形,最能反映作者早期的史学思想。《史地新论》对历史学的目的与功能,史家的态度与道德,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全书突出反映了作者"实录"的史学思想及通识的治学特色。杨氏求真的史学价值取向以及对垂训治史倾向的批判,依然对我们如何处理史学的求真与致用关系具有很大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被验证了的,尤其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通过研究德国和英国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的推行理由、具体操作、创新实践和独特魅力,结合我国尝试项目教学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提出项目教学法成功与否在教师,务实与否在求真,有效与否在环境等要素。  相似文献   

16.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如果我们把教学当作一门艺术,那么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如果我们教学当作一门科学,那么科学的真谛在于务实与求真,小学数学就要做到在不断创新中务实与求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掌握教学过程中的调控艺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控,指在课堂上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形式,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在重视教师个人理论学习和教学反思的同时,特别强调教师集体教研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经验.学校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倡导敬业精神和实干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落实教研常规管理.在学校的大力督促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学校持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实"的含义之一是真实、实在,就是说实话、做实事、实事求是。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需要的是求真、务实。我们的学校管理追求"实",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通过对余国藩乡土语言英译行为研究发现,余国藩的译者行为与源语文化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译者在翻译中的“求真”行为主要体现在乡土意象、乡土情理、神仙形象塑造等方面的忠实。译者的“务实”行为主要表现在对文本中源语文化的解读、中西文化的融通、文化内涵可读性的实现等方面。译者在翻译中“求真”行为的目的在于对源语文化的“务实”。而余国藩译者行为的动因源于他的学者型译者身份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德育思想通过吸收和批判西方先进的教育哲学而逐步形成,创造了适合国情的生活道德教育。在1943年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德育理论提出了,其中包含的德育目标分为两部分,一是"教人求真"、二是"学做真人"。文章围绕"求真"与"学做真人"两方面展开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