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作品,小说主要描写当时英国中产阶级年轻女性的爱情与婚姻,通过透视她们的爱情过程以及婚姻的结局来反映英国社会的巨大变迁。文章以互文性理论的批评视角,从广义互文性和狭义互文性两个角度,追踪《傲慢与偏见》对历史文本和先文本改写的印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论述了简·奥斯汀通过文学对英国女性争取自由平等权利的铺垫与推动。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采用女性叙事策略,塑造父权权威缺席的"父亲"、反讽维护父权旧秩序的"女性施动者"以及赞美独立自信的女主角等角色,突破了父权制文化秩序标准的女主角的刻板文学形象,助力女性意识觉醒、鼓励女性寻求独立平等。  相似文献   

3.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生动地描述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状况,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文章以社会历史美学视角为切入点,通过对《傲慢与偏见》中的社会等级、经济地位、婚恋态度和习俗偏见的分析,进一步帮助人们认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状。  相似文献   

4.
<正>杨绛《有什么好?——读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一文作为"前现代小说"的辩护状,是对伍尔芙《现代小说》一文所代表的现代派小说观的有力回应,对纠正现代性叙事实验中轻视小说的故事性与情节塑造的极端化倾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参阅拙文《论杨绛与英国文学的关系——以小说艺术的对话为中心》,《文学评论》2019年第2期)。杨文也可以看成是现代派小说观与经典现实主义小说观的世纪PK。  相似文献   

5.
章燕 《宜宾学院学报》2015,(2):34-38,46
《BJ单身日记》被称为后现代版的《傲慢与偏见》,它以后现代主义的姿态解构了《傲慢与偏见》中的两性关系,阐发了都市女性的新诉求:她们不再为维持生活或经济地位而选择婚姻,她们尊崇男女平等却也不再去夸大和强调男女在性别、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差异,而是对这些差异持宽容态度。《BJ单身日记》通过与《傲慢与偏见》的互文,打破了文本的稳定性,使文本向多元释义开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当今社会女性地位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6.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小说围绕不同女性对爱情婚姻的不同追求,站在女性视角,以细腻的笔法揭示了当时英国社会中男女的不平等。本文对《傲慢与偏见》中几种不同类型的婚姻进行分析,以伊丽莎白的爱情为切入点,探讨了当时英国社会人们的婚姻价值观,并从现实的角度给我们当代年轻人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朱豆豆 《海外英语》2013,(23):256-257
19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必有简·奥斯汀一名,而简·奥斯汀最脍炙人口的作品也非《傲慢与偏见》莫属了。婚姻与幸福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每个时代,每个阶层都是如此。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喜爱,也同样是因为她的这篇小说中所阐述的婚姻与幸福的联系。该文基于对《傲慢与偏见》的阅读和研究,简要探讨婚姻与幸福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8.
张韡烨  方兴 《考试周刊》2012,(47):16-18
简·奥斯汀是英国18-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她家喻户晓的作品《傲慢与偏见》以清新睿智的文字,描绘出英国的人情世故,表达了特殊的道德关怀。本文通过分析在《傲慢与偏见》中频繁出现的两个词语——"教养"与"礼仪",结合英国18—19世纪的社会语境,说明奥斯汀呼唤理性与道德的约束,认为良好教养来自内心的良善,而非出身与地位的高贵。  相似文献   

9.
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文学作品,该作主要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相对真实地反应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乡村生活和人物风貌以及当时的语言特色。文章结合《傲慢与偏见》中的语言实例,结合语义学和语用学两种理论的综合分析方法,剖析文中出现的语言特点以及交际作用,阐述语义学与语用学在话语分析方面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0.
《傲慢与偏见》通过表层叙事和隐蔽叙事展现了19世纪英国社会婚姻生活的状况和实质,揭示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从属地位,表达了作者对男性主导下的婚姻制度的批判。奥斯丁采取的这种叙事策略反映了她在创作手法上的继承性,也突显了男性话语强大的压迫性。隐蔽叙事是奥斯丁创作中的一个取悦读者的手段,也是女性创作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11.
简·奥斯汀是英国19世纪著名小说家,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其中,《傲慢与偏见》最受读者欢迎,作品中的主人公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与婚姻也是学者热议的话题。文章试图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博弈,以阐释奥斯汀在该小说中对人物婚姻的布局和意图。  相似文献   

12.
英国作家麦克尤恩的力作《赎罪》被誉为"当代叙事经典",其后现代叙事手法解构了"犯罪-赎罪-新生"的基督教传统。从叙事伦理视角深入分析《赎罪》叙事文本中"作者-叙述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多维度对话,有助于我们对其"赎罪"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解析。《赎罪》所揭示的文学"对抗遗忘和绝望"的社会责任对于我们今天所处的后现代世界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简·奥斯丁(Jane Austen)是英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在她的创作生涯中,她主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视角讲述英国当时社会的爱情、婚姻等生活故事。她的作品深受广大观从的喜爱,因而被屡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从小说叙事原则及特征等角度,解读其人物叙事艺术,进一步了解这位作家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4.
简·奥斯丁是享誉世界的英国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解读其文本中具有前瞻性意义的女性叙述视角,以期挖掘蕴含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初雪     
罗伯特·林德先生(英国评论家)曾经这样评论过简·奥斯丁(英国18世纪著名小说家,《傲慢与偏见》、《艾玛》的作者)笔下的人物:“他们是这样一些人,在他们的生活中,稍微下点雪也会成为一件大事。”即便是冒着这样的危险,在这位诙谐而真挚的批评家面前成为又一个乌德·豪斯先  相似文献   

16.
张月 《林区教学》2014,(11):27-28
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深受全世界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这部小说体现出的伟大、绝妙的戏剧力量。基于此,从人物塑造、叙事角度、情节结构和舞台场景四个方面着手,较为全面深入地分析《傲慢与偏见》所具有的戏剧性特色,以期帮助读者进一步体会奥斯丁在其作品中体现出的伟大、绝妙的戏剧力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析毛姆在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人生的枷锁》和《在中国屏风上》中所表现出的傲慢与偏见以及这种傲慢与偏见产生的原因。毛姆作为二十世纪英国文坛一位重要的作家,他对东方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感,创作了大量以东方为背景的作品。其中,《人生的枷锁》和《在中国屏风上》,他不但给我们呈现出了一系列中国形象,而且这一系列中国形象也折射出了他作为西方作家内心的傲慢与偏见。毛姆对待中国,尤其是对待中国人的那种傲慢与偏见具有浓厚的东方主义色彩,是诸多因素作用下的产物。首先,在西方社会文化语境中,中国人的相貌一直悖离西方的审美观;其次,英国的工业革命使英国一跃成为列强之首,社会上空弥漫着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的情绪,这就使英国的作家们在进行"他者"形象的建构时难以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还有就是毛姆自身的性格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成为简·奥斯丁》是对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大胆改编,文本中虚构的人物形象、情节与真实的历史碎片的拼贴。一方面满足了人们的怀念经典的心理,另一方面,现实观念的巧妙渗入也消除电影观众与历史、经典之间的时空隔阂。通过文本与现实的拼贴游戏,把一个文学个体的想象纳入到电影创作的想象当中,是改编的又一种出路。  相似文献   

19.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形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奥斯丁(1775-1817)是跨世纪的优秀小说家,她与夏洛蒂·勃朗特和乔治·艾略特等优秀女作家一起揭开了英国小说史上妇女创作艺术的新篇章。《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丁创作艺术的最佳典范,《傲慢与偏见》具有典型的奥斯丁情节:一位合意的单身汉来到有未婚女孩居住的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财产继承为视角,通过对简·奥斯丁的小说《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的相关事例分析,讨论了18-19世纪英国财产继承法对当时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