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9年,是范长江同志的80岁诞辰。回想40年前,他担任人民日报社长时的音容笑貌,一如既往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不久前,我在《新闻研究资料》第45期上,读到夏衍同志所说的《长江的道路》一文。文中最后说,“我最后一次见到长江,是1965年彭真提出二月提纲的时候,以后开了一个全国文教工作会议,这次会上我最后一次碰到长江。”在这最后一次见面时,夏衍同志曾问长江:“你现在写什么,他说他现在有一件平生  相似文献   

2.
安徽巢湖人民广播电台《青春旋律》节目开办“我写我说”栏目,一改过去“我说你听”、“你打我通”,缺少听众参与的局面,既有城市电台“电话交流”、直抒胸臆、表现自我的效果,又满足了农村及部分城市听众无电话交流但又急欲交流的渴望,是广播改革的良好尝试。“我写”即由听众自己去自由写作,内容只要是健康的,可以无所不包,以反映当代青年人理想  相似文献   

3.
薛宝海 《视听界》2013,(6):126-126
9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广东接到毕福剑的电话:“明天我在央视节目推介会上采访冯小刚,你帮我想想怎么跟冯小刚交流。”我的撰稿思路是.抓住两个关键词:冯小刚,春晚。“冯小刚”的呈现就是他的几部电影片名,也就是说,用冯小刚的电影名字来套用他跟春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4月7日,浙江日报五版发表了记者张亮根据消费者投诉写成的《“百乐”电视,何“乐”之有》的稿件,披露了杭州电视机二厂的产品22英寸“百乐”牌彩电收看时机壳内燃烧的质量问题。当天下午,杭州电视机二厂厂长周卫国气势汹汹地赶到报社责问,竟伸手打了写批评稿的记者张亮一个耳光,  相似文献   

5.
一位刚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干事向我诉苦,说他两个月内。先后给编辑部投了十几篇稿件,而且打了不下于10个要求“照顾”的电话,没想到连一篇稿都没发表。随后.他又给编辑寄去一些特产,没过多久被退回来,稿件还是一篇没刊用。  相似文献   

6.
稿子发了之后,长江医院詹国强两次打来电话,邀我一起“坐坐”,而另一家与长江医院不相干的民营医院,也莫名其妙地托人找我“吃饭”。我都没去。有哥们说是“鸿门宴”,我想还不至于。  相似文献   

7.
1989年,是范长江同志的80岁诞辰。回想40年前,他担任人民日报社长时的音容笑貌,一如既往地呈现在我的面前。不久前,我在《新闻研究资料》第45期上,读到夏衍同志所说的《长江的道路》一文。文中最后说:“我最后一次见到长江,是1965年彭真提出二月提纲的时候,以后开了一个全国文教工作会议,这次会上我最后一次碰到长江。”在这最后一次见面时,夏衍同志曾问长江:“你现在写什么,他说他现在有一件平生希望做却还没有做的事情,就是很想写一篇回忆录。我说你想写哪一段,他说想写1947年延安撤退,跟着党中央转战陕北的时候。因为那一段除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以外,文化界跟着走的一个是陆定一,一个是范长江,新闻记者只有他一个。从延安撤退到全国解放是他一生最宝贵、最值得回忆的经历。”这是  相似文献   

8.
刘康 《新闻记者》2005,(10):46-46
简单地讲两点感想。首先是传媒如何为公众利益说话。我是第二次见到《新闻调查》的制片人张洁。我两个礼拜之前在北京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心情不太好,比较郁闷,因为他们拍的河南瓦斯爆炸的节目没能播出,所以他觉得有一种很沮丧很悲哀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名家印象     
三见巴金为辑注《巴金书简》,我到上海去向巴金的友人们讨巴金书信手迹,想见见巴金。几次挂电话去,都是巴金的家属接听,一口回绝说“巴金不会客”,弄得我极尴尬。不久就知道了:巴金上午只与一个年老的妹妹在家。我再一次到上海,就不挂电话预约了,上午九点去敲门,结果很顺利地见到巴金,还与他谈了不少话。  相似文献   

10.
在记者生涯中,有一件事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有一年的夏天,我采写了关于一位村支书的报道,讲的是他竞职上任后带领群众致富的事迹。为了了解更多的情况,我在村里住了一夜,与几位村干部聊天。我以为这就够“深入”了。报道见报几天后,有位当地的知情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电话中说:“你写的报道内容没什么出入,可这只是他这个人的一个层面,也就是好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采访万玛加很难,倒不是因为他是一位荣获第八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的“名人”,而是他总奔波于草原牧区,连续3个月,我多次打电话,他都在青南雪灾现场采访。2008年春节后的一天,我终于见到了他。面前的万玛加表情坚毅,头发花白,身材健硕,健谈、热情、待人真诚。 一见我,连说了几声“对不起”。了解万玛加的人都说他是一个性格朴实、为人谦虚谨慎,豪爽正派的藏族汉子,同事们一起聚会。只要有万玛加,饭桌上常常会笑声不断,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1月30日的傍晚,我走进河南电视台副总编兼公共频道总监李学洲的办公室。两位工作人员正围着办公桌向李学洲说着什么,对面的电视机正在播放公共频道的节目。见到我,李学洲走过来亲切地和我握手。他身材魁梧,一身黑色衣服在柔和的灯光下更显出一种威仪。“聊些什么呢?”其他人出去后,李学洲笑着说,儒雅坦诚的脸上闪现着红色的光泽。听着他低沉有力地诉说平常一个个激情燃烧的日子,不由得感到他身上有一种常人不具备的蓬勃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陈志峰是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的主持人。在见到陈志峰之前,我就曾听别人说过他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阔成的弟子,而且还当过影视演员,所以当一见到陈志峰,我就忍不住先要问他:“表演与主持到底有何异同?” 对于这样一个已是老生常谈,而且似乎让很多主持人反感的问题,陈志峰当时的回答多少让我有些出乎意料。“表演对主持非常有好处。表演对我主持节目有非常大的帮助,特别是在语言的节奏和内心的节奏把握上,表演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相似文献   

14.
“丁零零……” 10月31日,星期一。上班后我刚在桌边坐下来,办公室的电话就响起来。我的心咯噔一下悬到了半空,犹豫着慢慢拿起话筒。 “你们怎么搞的?昨天的一版标题有两个错字,太不负责了!” “请您读读文章。这是我们的一次尝试。您贵姓?” “我是兵团机关的,姓刘。文章我一定读,看你们能‘尝试’出啥名堂。哼!” 我坐下来,长出了一口气。电话又响了,是一位姓丁的读者从工厂打来的,嗓门挺大,几乎是“破口大骂”了。他也是看到报纸就来气,文章没有读。我耐心地请他读了文章再打电话来。电话再响,我没有接,悄悄溜了出来。 中午进门,几位同事兴高采烈地告诉我,有16个电话为星期日的头条叫好,其中刘、丁两位先生点名“要见见你”。  相似文献   

15.
摆脱“电话情结”的困扰李自敏有位主持人,主持商品导购节目很有办法。每天50分钟的节目中,听众求购的热线电话稳定地保持在25个左右,对听众有求必应,很是红火。后来,他又主持一档体育节目,台里要求这个节目以大量的体育信息、体育评论、体育知识吸引人,内容要...  相似文献   

16.
8月28日凌晨2时左右。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滴铃铃,滴铃铃……”一阵阵清脆刺耳的电话铃声,把我从睡梦中吵醒。“半夜三更,准又是那讨厌的电话串线了?!”过去,我常在夜间接到这类莫名其妙的骚扰电话。我睡意正浓,懒洋洋地拿起床头的电话机。“喂!不好了!又发生兵变了!”对方是个熟悉的声音,此刻他讲话的声调显得紧张不安:“反政府军人正在攻打总统府和政府四号电视台!”说完,他把电话挂了。自1985年9月报社派我到马尼拉任职以来,我亲  相似文献   

17.
夏鹏飞 《新闻天地》2011,(11):76-76
四川人喜欢打麻将,我认为,只要拿出打麻将的精神,企业各部门的配合就会无缝对接。 打麻将的人从来不迟到,说好晚上8点,可是还没到点,三个人就先到了。剩下那个人在路上,这三个人电话一顿催:“快点来,三缺一。”那个人马上打个车跑来了,一看表才7点半。他第一句话。肯定是:“不好意思,迟到了。”  相似文献   

18.
止嗝损招儿     
下午,我从单位出来时,不知怎么的忽然打起嗝来,一个接着一个地打了一路,到了家还没止住。打开门,老公正在客厅看电视,他扭头望了我一会儿说:“咋回来这么晚?是不是又去跟他见面了?”“谁呀?胡说八道!”我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9.
感受远航     
“这一趟有收获吧?”当诱人的蓝色慢慢地退向天际、远望二号驶入长江入海口时,靠在船舷上,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副主任郭裕芳曾经这样问我。终于见到岸了,兴奋的我忙不迭地应付:“收获不小”。说完就跑到船头去看江面上穿梭如织的船只。两个多月前,刚一踏上远望二号航天测量船的船甲板,  相似文献   

20.
王雪 《记者摇篮》2004,(11):56-56
“节目主持人”一词来源于英语的“HOST”(原意是“主人”)和“ANGEHCHOR”(原意为接力赛跑中持最后一棒的人)。从这两个词的原始意义可见,节目主持人即是节目的操持人。他应该具有较高水准的采、编、播能力,通过对节目内容的科学组织,正确理解和恰如其分地表达形成一种有血有肉的“我”的立体性格形象。也就是说,在受众心中,主持人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我”,而这种魅力则来源于真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