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80):23-24
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个性自由与解放的人文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冲击封建枷锁、解放思想、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体现在英国诗歌上主要表现为对人的肯定、对爱情与女性的赞美及对知识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所谓“石无定形,山有定法”,说的是中国传统园林之道。自古以来,园林总是与诗歌联系在一起。读园就如读诗。事实上,不管是园还是诗,都是对自然的摹仿。中国如此,西方亦然。胡家峦教授《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与园林传统》(以下简称《园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循着园与诗之间的亲缘道路,探究了英国诗歌与西方园林传统之间的文化渊源和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3.
李正栓教授的《邓恩诗歌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为邓恩研究园地又添新花。《邓恩诗歌研究》联系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宏大文化历史背景,把邓恩作品宏观研究和微观赏析相结合,使邓恩作品与  相似文献   

4.
本文仅以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诗歌为例,审视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诗人们对于“爱情”的思考,近而折射出那个颇具人文主义的爱情。  相似文献   

5.
正一堂历史课犹如一个人,可以不漂亮但不能没有气质。课堂因气质而美,而有专业阅读支撑的历史课是一定有气质的。读一本书,至少要读三个问题:一是"写了什么?"知道史学家笔下的历史;二是"怎样写的?"了解史学家读史、撰史的方法;三是"为什么而写?"理解史学家的历史观念和生命情结。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寻得一本书对历史教学的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6.
从春秋中叶《诗经》结集后到东汉中后期文人五言诗出现止,中国诗歌发展出现了长达八百余年的断层期.文章从历史的、狭义的诗学观念之"诗"出发,探讨了这一时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本质、达到的层次、呈现的意义,分析了后《诗经》时期诗歌发展的断层状态.  相似文献   

7.
一堂历史课犹如一个人,可以不漂亮但不能没有气质。课堂因气质而美,而有专业阅读支撑的历史课是一定有气质的。读一本书,至少要读三个问题:一是“写了什么?”知道史学家笔下的历史;二是“怎样写的?”了解史学家读史、撰史的方法;三是“为什么而写?”理解史学家的历史观念和生命情结。通过这三个问题的思考,我们可以寻得一本书对历史教学的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8.
巩茗珠 《山东教育科研》2014,(12):I0009-I0009
文学翻译的构建是一个热门话题。文学翻译批评主要是指针对具体的文学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给出的评论。本书作为国内较早的以“文学翻译批评”冠名的理论著作,体现了研究的准确性,对该领域的研究起了示范作用。作者在书中探讨了文学翻译批评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结合实践进行了批评。作者还围绕翻译批评领域中的“文学翻译批评模式”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9.
评论《史记》人物的诗歌是《史记》评论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与其它评论形式几乎同时,诗评《史记》人物出现于东汉,发展于魏晋,兴盛于唐宋。诗评《史记》人物见解深刻,感染力强,具有其它评论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诗歌卷》给我们画出了一条香港当代诗歌发展的基本轨迹.就创作方法来看,香港当代诗歌基本上呈现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多元并存,并以现代主义为主的格局;就其诗歌队伍而言,又是本土诗人、南来诗人和外来诗人的大融合.同时,选集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1.
诗歌因其"意""音""形"的独特形式成为文学翻译中的难中之难。许渊冲提出了诗歌翻译的本体论——"三美论",指出诗歌翻译需要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这是可以用来评价诗歌翻译优劣的重要美学标准之一,而"三美"的实现是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从"三美论"出发,评析张广奎教授翻译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序诗,并与另本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张的译诗在意、音、形方面都比较成功地再现了原诗之美。  相似文献   

12.
现存的陆游诗集《剑南诗稿》九千三百余首诗中有很多与读书有关的诗,其中不少是陆游在读了他人诗作之后而写,从中可以看到陆游读书过程中的反思与学习,这些诗歌批评是陆游诗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示子通》是陆游晚年向其幼子介绍自身学诗经验的诗,本文将以此诗为线索,论述陆游在其读诗诗中所体现的诗歌批评。  相似文献   

13.
1949年3月,由广州自由出版社出版的国民大学教授李次民的讲稿《编辑学》的问世,揭开了我国编辑学研究的序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积淀,我国的编辑学研究已经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议题专一、观点鲜明、各具特色的编辑学著作,有关编辑实践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虽然我国的编辑学研究逐步发展并日趋成熟,但在普通编辑学理论的研究方面尚存不足,在新研究领域的开拓上也有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14.
15.
诗之可译本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译诗也确实很难,因为译诗首先是内容的准确把握,其次是形式,形式是内容的延伸,所以既要准确把握内容,又要兼顾形式。在评价一篇译诗的好坏时,往往要运用翻译批评理论,彼得·纽马克的翻译批评理论恰恰是很好的方法指导,文章就将尝试着运用其理论对傅浩所译的兰斯顿·休斯的一篇诗歌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成就及文艺复兴的本质、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自然科学成就,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通过协作学习与作品展示活动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创作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中古诗歌研究方面已经有了不少有分量的著作,胡大雷教授的新著《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以下简称《演进》),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把中古诗歌的研究推向了新的境界。文学史研究的基本单位是连续不断向前推进的不同时段,清理文学史的线索,关键在于线的连接,而非单纯的点的深化。(傅璇琮语)《演进》研究的主要是从建安至唐前约四百年的诗歌,正是“线的连接”与“点的深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法国女作家克里斯蒂娜·德·皮桑在15世纪初完成了《妇女城》这本著作。她在书中描绘和赞美了许多女性形象,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对女性角色的定位主要是其在家庭中的身份,即未婚少女、妻子和母亲。即使皮桑给予了这三种身份的女性很高评价,赞美她们孝顺、忠贞于丈夫和家庭、热爱孩子等美德,但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和现实来看,这三种身份的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并不高。这一事实与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提出的文艺复兴同样也是妇女的复兴解放时代理论存在很大的出入。  相似文献   

19.
一、郝经的生平与作 郝经(1223-1275)字伯常,元初名的理学家、重要臣和诗作家。《元史》卷一百五十七有传。其先潞州人,后迁之泽州陵川(今山西晋城)。家世业儒。祖天挺,元裕之尝从之学。金末,父思温避地河南之鲁山,经生于河南。金亡,徙顺天。经十六岁始知学。居五年,为顺天守帅贾辅邀至其府,延为上客。贾家藏书万卷,经博览无不通,往来燕赵之间。  相似文献   

20.
杨啸先生的《真情集》,别具一格,耐人寻味。它不仅描述了300余位作家、艺术家和其他人士的人品、学品,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情思,而且形象概括地反映了内蒙古地区文学艺术发展的历史状貌。本文从艺术鉴赏、史料价值和指导创作与批评三个方面,分别对其进行阐述,以期为当代文坛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