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正使培根的经验论哲学成为系统的经验论体系,对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唯物论哲学家、企图走中间路线的休谟、康德及现代西方各个经验哲学流派产生影响的杰出哲学家是洛克。国内外学者对洛克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认识是不够的。人们往往认为,洛克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影响是在政治理论、经济学和教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许多有关洛克认识论的文章或者完全忽视了二者的关系,或对此仅予以轻描淡写,这样就可能片面理解他的认识论。或者忽视他的认识论中重视理性一面,得出洛克贬代或忽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或者把他看成二元论者。洛克的哲学贡献不仅是英国革命的产物也是英国自然科学的产物,他对天赋观念的批判使经验论的基础更加稳固、对新科学运动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真正使培根的经验论哲学成为系统的经验论体系,对18世纪法国启蒙学、唯物论哲学家、企图走中间路线的休谟、康德及现代西方各个经验哲学流派产生影响的杰出哲学家是洛克。国内外学对洛克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认识是不够的。人们往往认为,洛克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影响是在政治理论、经济学和教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许多有关洛克认识论的章或完全忽视了二的关系,或对此仅予以轻描淡写,这样就可能片面理解他的认识论。或忽视他的认识论中重视理性一面,得出洛克贬低或忽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或把他看成二元论。洛克的哲学贡献不仅是英国革命的产物也是英国自然科学的产物,他对天赋观念的批判使经验论的基础更加稳固、对新科学运动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霍布斯与洛克从两种不同的自然状态出发演绎出两种不同的政治理论体系。霍布斯的自然状态是建立在人性恶基础上的混乱无序的战争状态,其中人们的终极价值目标是生存:洛克的自然状态是建立在人性善基础上的和谐有序状态。其中人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享受人权。为摆脱自然状态,两人设计了不同的契约方式和内容。并产生了不同的政治社会。霍布斯的政治哲学对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洛克政治哲学则对理性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重大启示,两人还都对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4.
传统哲学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有缺陷的。人的本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自然性是内容,社会性是形式,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人的自我保存、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根本性质是稳定的、不变的,人的具体动机和行为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5.
洛克的《政府论》和《教育漫话》,不仅他本人很少互相引证,而且国内教育学界也较少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从洛克政治哲学与其教育的关系入手,挖掘他的政治哲学对其教育思想的影响,找出蕴含其内的相关性,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公民及公民教育;二是财产、理性与父权;三是自由观;最后得出联系洛克政治哲学和教育思想中的关键词是自由。笔者期待能够拓宽对洛克教育思想的认识基础和研究路径。提供一种研究洛克教育思想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6.
经验论是洛克哲学心理学的基础,观念论是其核心;观念既有简单观念与复杂观念之别,又有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之不同。理智在观念的获得中具有重要作用。洛克对哲学心理学的重大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提出了“联想”的概念,为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康德哲学的时空观体现了康德哲学的本质和特点。这样一个判断对于洛克哲学也是成立的。对康德哲学与洛克哲学的时空观作一个比较,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康德哲学,也能够更好地认识洛克哲学、乃至近代经验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8.
洛克政治思想背后有一系列的哲学基础或前提,它们对洛克政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首先,站在经验主义的哲学立场上,洛克在其政治思想中坚持感性经验的原则而拒斥形而上学,并形成了个体理性独立的政治模式。其次,洛克关于人性平等、自由及自利的三重预设也成为他政治思想的前提性立场,其宪政理论的核心观点都根源于此人性预设。最后,洛克自然神论的理性神学立场对其政教分离的宗教宽容思想以及作为政治思想道德原则的自然法理论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很多民族都有创世的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我国古代的创世传说。《三字经》讲“三才者,天地人。”,“天、地、人”三才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盘古传说对于理解“三才”及其关系很有意义。本期我们选登了美国学生洛克梦的作品《盘古开天辟地》。  相似文献   

10.
“如果从教育史的谱系来看,可以说,把教育作为一个近代问题提出来的是洛克;通过批判的、浪漫的优秀文学作品把教育变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思想体系的人是卢梭;而最后,在卢梭赋予的空想的基础以及裴斯泰洛齐赋予的个人经验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其科学的基础,试图把教育研究变成一门独立科学的人,却是赫尔巴特。”近代率先为教育科学奠定基础的,是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如何奠定教育科学基础,这要从他深受实证主义哲学影响说起。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诺齐克"个人权利"理论与洛克"自然权利"学说之间矛盾的揭示,我们可以清楚地断定两种权利理论分歧的根源在于——诺齐克主张个人完全的自我-所有权不受侵犯是至高的道德价值,甚至自我-所有权是其他个人权利的源泉;但是洛克只承认个人有限的自我-所有权,而且"自然权利"的道德根源并非来自于个人本身,而是来自于上帝,自然法既体现上帝意志又能够被理性认识,从而规范和约束自然权利。既不存在与诺齐克的消极个人权利同义的"洛克式权利",也不存在承认完全的自我-所有权的"洛克式权利",而只存在主张个人拥有有限的自我-所有权的"洛克式权利"。  相似文献   

12.
斯宾诺莎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连续性,政治生活包括政治权威都是自然生长的结果,而不是人类意志的产物。他将政治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的基础上,这使他的政治哲学具有了自然主义的特征。斯宾诺莎政治哲学中的自然主义是首尾一贯的,它的出发点和目的始终是个体的自我保存,自我保存的最高形式是自由,但是这种首尾一贯的自然主义却有着致命的缺陷。斯宾诺莎政治哲学中的自然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形成反映了15世纪中到16世纪西欧哲学对于理性与人的发现的客观要求,是根植于英国资本主义与自然科学发展的肥沃土壤,并从中滋生出来的,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探讨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形成,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洛克经验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14.
真正使培根的经验论哲学成为系统的经验论体系,对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唯物论哲学家、企图走中间路线的体谟、康德及现代西方各个经验哲学流派产生影响的杰出哲学家是洛克。国内外学者对洛克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认识是不够的。人们往往认为,洛克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影响是在政治理论、经济学和教育学等社会科学方面,许多有关洛克认识论的文章或者完全忽视了二者的关系,或对此仅予以轻描淡写,这样就可能片面理解他的认识论。或者忽视他的认识论中重视理性一面,得出洛克贬低或忽视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或者把他看成二元论者。洛克的哲学贡献不仅是英国革命的产物也是英国自然科学的产物.他对天赋观念的批判使经验论的基础更加稳固、对新科学运动起了有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是与其哲学的本体论息息相关的。培根提出了物体的分子学说和关于形式的理论,洛克则提出实体的学说,而柏克莱则提出反物质的学说。这三位哲学家在本体论上提出的不同思想,构成了英国经验论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洛克的政治哲学并不是传统所认为的那样在《政府论》中得以完整表述,而应当结合其《人类理解论》才能得以完整的理解。洛克以其独有的谨慎确保其政府学说的确定性,包括理论层面上的可能性与实践操作的可能性。在理论层面,洛克通过对那个时代自然法的三种理解即上帝、城邦道德及理性的三重颠覆,开辟了自然法向自然权利转变的道路,为政府起源奠定了其本身的政治哲学基础。在实践层面,洛克通过人类结成公民社会的心理分析及操作可能性分析,论证了政府何以可能持续运转。  相似文献   

17.
舍勒的哲学人类学是内在于现代人本主义和文化哲学的重要理论形态。在哲学研究气质上,舍勒哲学人类学超越了乐观与悲观的两极对立。蕴涵着深刻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特征;在人的研究的思路上,开创了对人的存在的本体论观照的新视野、存在论研究的新领域并确立了新的哲学研究范式——人类学范式;在哲学史的发展中,克服了传统哲学对于人的片面理解,以科学与形而上学相结合的方法论超越了传统哲学方法论的片面性,并对整个现代西方哲学进程产生了总体影响;同时也为所有关于人的科学奠定了基础。而舍勒哲学人类学的局限则体现在缺乏前后一致的方法论和缺乏实践维度的观照。  相似文献   

18.
英语经验伦哲学发展到洛克以后,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体系日趋完善。然而由于经验论本身的内在矛盾,使得从洛克开始,在认识上由可知论逐渐转变为不可知论。导致洛克陷入不可知论的原因有三:洛克坚持了狭隘的经验论立场;割裂了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关系;传统的唯名论思想的影响。对洛克在论述物质实体不可知思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合理成分应予辩证地扬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学术界发表许多文章就洛克的反省哲学进行了重新思考。这是哲学史研究的一个新动向。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许多研究者都把洛克反省说纳入本体论范围,集中于唯物和唯心之争。笔者认为,从本体论出发并不足以挖掘洛克哲学的真正价值和深刻主题,研究的视野必须从本体论投向认识论,才能领会到洛克哲学的巨大觉醒意义。  相似文献   

20.
洛克知识论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知识论贯穿知识确实性主线。洛克以观念和语词为起点 ,从认知的心理行为和逻辑的语言表达两个层面展开了知识在不同逻辑层次发展的一种经验主义内涵逻辑的知识论体系 ;以人的认知行为和道德行为为起点 ,从知识和人生两个层面探讨了知识在不同领域表现的一种经验主义外延逻辑的知识论体系 ,试图为科学的基础作出形而上学的解决 ,对近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