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社会公平集中反映着千百年来人类追求美好理想社会的核心理念,实现公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探索社会公平问题,把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坚持不懈推进和实现社会公平,取得了重大成就,积累了重要经验。成就主要体现在:理论上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的认知;制度上逐步建立了促进社会公平的制度体系;实践上探索创新了实施社会公平的对策。经验主要体现在: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公平的基础保障;改革的深化是实现公平的强大动力;人民的利益是实现公平的根本遵循。总结党百年来推进社会公平的成就和历史经验,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胡婷 《华章》2012,(28)
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关于教育公平的认识以及如何去实现教育公平,这是社会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自从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对教育公平问题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是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理想。百年来,随着社会与教育自身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教育公平思想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内涵日益丰富,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公平思想体系。"改良教育制度,实行教育普及",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行动目标;"保证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践行教育公平思想的坚实基点;"坚持社会主义教育的公平与公正性原则",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教育建设的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4.
作为衡量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社会公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更是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历代领导人长期秉承的价值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社会公平思想及其核心理念始终贯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社会公平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一、教育公平与陶行知先生平民教育思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自古就有的理念。作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公平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条件作为整个社会公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公平的水平和状况反映着整个社会的公平水平和状况。而人类对教育公平的期望程度直接反映着整个社会公平所达到的水平和程度。  相似文献   

7.
许多研究者对教育公平进行了研究。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和基本目标,也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同时,作为个体的主观价值判断,它又是进行人类社会比较的重要结果之一。社会比较主要可以分为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会产生同化和对比两种效应。社会比较的结果不仅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解释,而且存在认知偏差。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各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社会公平,是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实现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文明的、理想的社会状态。中国古代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等公平思想,西方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关于公平的思想;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公平”,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是频繁提及“公平”。坚实的思想基础、党和政府强有力的作为,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提供了可能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10.
教育公平的本质及其社会价值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育公平实质上是人们对教育领域中人与人之间教育利益分配关系的评价,表现为一种在社会各阶层和社会成员之间按比例平等分配教育利益的理想和制度。教育公平具有客观性、规律性、相对性、动态性和永恒性等特征。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价值力量。要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必须强化教育公平理念、完善教育公平政策、革除教育公平屏障、优化教育公平环境。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从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出发,充分肯定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突出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方利益的原则,是衡量社会秩序公正有效的标准,是评判一种制度能否实现社会公益的价值尺度。只有依据公平正义的原则,进行政策制订、统筹规划、有效实施,才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基于此,本文阐释了公平正义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必然联系,提出了只有建立健全拥有公平正义的社会保障制度,才可以真正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才可以确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公平一直被视为人类社会的美德和崇高的价值理想。无疑,社会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其重要目标和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4.
社会公正是人类社会的道德理想和价值原则.文章在全面理解公正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西方几种主要的公正理论,并结合我国国情,吸收、借鉴西方公正观,提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遵循平等原则、贡献原则和补偿原则.  相似文献   

15.
和谐的正义——刑事和解本土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解决刑事案件、恢复被破坏社会秩序的崭新的方式,其核心价值就是体现公平正义、效率谦抑,这充分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根本内涵。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体系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必须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始终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把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作为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系,就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多元化利益格局中重建符合时代精神的多向度的新的价值系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以新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以公正平等为价值向度。它源于差别又高于差别,源于多元又高于多元。  相似文献   

17.
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促进教育公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的价值取向。实现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实现农民受教育权益有利于教育公平作用的发挥,并可以促进教育公平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理论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和谐是人类向往的理想社会,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设想;实现社会和谐既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原则,而且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理论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9.
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棱心价值。它不仅是伦理原则,也是利益分配原则。针对资源适度稀缺、人性中幽暗识的存在和不合理的利益分配等影响社会公正实现的因素,笔者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政府行政伦理秽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是实现社会公正、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实现社会公正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因此,有必要对公正的内涵及其学理定位进行分析。一般认为,公正是一个关系范畴,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基本的价值理念就在于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