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现为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的历史教师。从1988年到现在,我与赵亚夫老师已有20年师生情谊,他虽然没有为我们上过教法课,但却带了3年多的班主任,这期间我们得益于他的教诲实在比他上一门教法课要多得多。大学毕业后,我与老师的交往从未中断,学习也一直在继续。正因为如此,我对老师的历史教学研究在理解上就可能更敏感一些。  相似文献   

2.
我现为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的历史教师。从1988年到现在,我与赵亚夫老师已有20年师生情谊,他虽然没有为我们上过教法课,但却带了3年多的班主任,这期间我们得益于他的教诲实在比他上一门教法课要多得多。大学毕业后,获与老师的交往从未中断,学习也一直在继续。正因为如比,我对赵老师的历史教学研究在理解上就可能更敏感一些。得知赵老师终于打出了自己新历史教育的主张,我就立即萌生了做访谈的念头。一是因为,我身在中学,我的访谈或许有助于一线老师和一般读者去理解赵老师的新主张;二是因为,赵老师早就倡导以公民教育和人格教育为核心的历史教育,而他的新主张对比又有进一步阐发,我期望用更自由的访谈方式呈现其重点,以便同仁们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理解。赵老师搞研究写文章,常常讲教学现象(亦即实跋)背后的道理,而这道理当然是有理论做支撑的,关于道理的阐述(亦即理论)本来就发乎实跋,可惜的是一些老师误以为赵老师的文章“理论性”太强,并未耐心认真地读下去。其实,真正认真地读进去了,才恍然发现赵老师的理论原来是要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是理论与实跋交融的结果,绝非空谈。但愿我做的这个关于赵老师新历史教育主张的访谈,能够让老师们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有所得益。  相似文献   

3.
读了《小学自然教学》1995年第6期金玉香老师的文章和1996年第3期李勇老师的文章,我们对《平衡》一课的教材教法有些不同的思路和教法,愿提出来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老毛姓毛,是学校里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受欢迎,完全是因为他的教课方式在众多老师中规中矩的教法中,实在有些“另类”。从他给我们上第一节课开始,我们就喜欢上他了。老毛大概有四五十岁吧,俨然一副“地理老头”的  相似文献   

5.
拜读了贵刊去年第五期《教法研究》专栏白茜益同志的《关于课型与教法问题的学习与思考》一文,受益匪浅,我认为他提出了一个自然课亟待解决的问题,也为教研人员提出了新课题。自然课教学不能套用固定的模式,而要把握不同的课型和当地的特点来摸索不同教法。我们也把自己的探索写出来供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6.
于利军 《课外阅读》2010,(11):64-65
新课改迈着轻松脚步走入我们的课堂,带来一股改革创新的潮流。以往的教学思维模式,教学方法逐渐退出了它的表演舞台,当我们试着对新课改探索实践时,我不只一次问自己“老教法真的一无是处了吗?新的教法孩子们能接受吗?创新思维应该怎样运用到教学中去?”所有的疑问让我在一节课中找到了答案。2003年10月,县教研室徐正荣老师来听我的课,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1994,(6)
《教研组、研究课》一文真实地叙述了作者与伙伴们研究自然教材教法的实践过程,深刻地阐述了他们实践的收获。拜读这一组连载文章,引起了对我校“定课研究”的思考。 自1986年以来,我校先后配备了三位专职自然老师。为了提高他(她)们的教学水平、教学研究能力,演奏了“定课研究”三步曲。  相似文献   

8.
在听朱老师的课之前,我已经听过其他博导的课了:王金福老师丝丝入扣的逻辑力量,崔绪治老师出口成章的诗化语言,任平老师恣肆汪洋的思想波涛……无不让我醍醐灌顶,心灵在受到撞击的同时舒展而奔放,并期盼着下一次上课。带着同样的期盼,我走进了朱老师的课堂。坦率地说,朱老师的课并不以语言魅力见长,但同样具有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与其说来自他的学问,不如说来自他身上自然而然体现出来的亲切。这样说吧,上其他老师的课,我会感到学问的高贵与深不可测;上朱老师的课,我却会感到学问就在我的生活中触手可及。面对其他教授,我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而在朱老师的课堂上,我每每会忘记他是老师,因为他总是以商量的口吻与我们四个博士生一起平等地探讨。朱老师上课,  相似文献   

9.
[本刊1995年第6期发表了金玉香老师的文章,介绍她教“挂在哪儿”这一部分的经验,欢迎大家就《平衡》一课的教法各抒己见。今年第3期,发表了李勇老师的文章,他谈了“挂在哪儿”这一部分的教法,同时涉及课文中有“*”记号部分的教法。本期又从众多来稿中选发龚承海老师的文章,他认为要注意把握内容,同时又强调由老师演示。 许多老师的教学研究经验说明:深入研究一个课的教材和教法,不仅能从中获得教这个课的特殊经验,还能从中获得教自然课的一般经验。试办《各抒己见》这个栏目的初衷也在于此,除欢迎大家继续提供教学经验,作为共同研究的资料外,还希望大家就本课教材和教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发表见解: 1.“怎样才能平衡”和“你有几种方法使它平衡”这两部分教材的内容、要求和相互联系;《平衡》一课和《小天平》一课的联系。 2.《平衡》一课,上述两部分教学内容,怎样教更能体现自然教学大纲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节日的祝愿     
我常常回忆做学生时所学的课程,我发现绝大一部分内容都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忘却了,能记得住的都是和老师的授课有关,与老师的音容笑貌有关。比如:教育心理和教材教法课就让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门课的授课教师是刘其煦老师,当年他约莫30多岁,身材瘦长,看上去有些文弱,却很精神。一副金丝边的眼镜架在鼻梁上,镜片后的眼睛有一只明显地有眼疾,但这并不影响他讲学的风采,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他那和悦的目光。至今我还记得他第一堂课时的开场白:“当老师最大的希望是他的学生个个都能成才;最困惑的是那些对读书没有兴趣的学生;最头痛的是课堂…  相似文献   

11.
一、说课实录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与母亲、母爱有关,来自冰心——《纸船》。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感受诗歌所蕴含的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互动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1.说课标与教材《纸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一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宁德师范学校的叶存铃老师,从事语文教育工作32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在教学与教研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他担任《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课,每周上课10多节,一次就要批改200多本作业,同时还担任省中师语文中心教研组副组长和小语教法中心教研组组长,工作十分繁忙。但  相似文献   

13.
有位老师最近上了一堂研究课,力图在革新教法方面作些尝试。课前,他作了充分准备。不料,上课时,学生对教师革新教法的苦心竟一点也不理解,坐在那里呆若木鸡。课前准备好的内容,他只讲了一半,下课铃就响了。这位老师只好悻悻然离开了教室。且不说这堂课究竟备得如何,讲得如何,一个明显的问题是,这位老师没有把改进教法和指导学生改进学法结合起来考虑。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著作《学记》里就说过:“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老师讲授的“逸”与“勤”,教学效果的“倍”与“半”,取决于学生的“善学”与否。可见对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4.
我校物理学科的王老师向以教法灵活、效果突出闻名。在他快要退休之时,教务处特地安排他上了一节公开课。那节课,王老师只用几支粉笔,就上得精彩纷呈、摇曳生辉。  相似文献   

15.
<正>王策三老师离开了我们。他谈笑风生的身影和奕奕神采像电影一样,反反复复地在我的脑海中放映。27年来,王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关爱、启发、鼓励与帮助,相处的许许多多场景、画面、点点滴滴,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我心里一直尊敬他,感激他,非常想念他!王老师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我妻子读研究生时的教学论研究专题课教师。他是新中国教学论学科重要奠基人、著名教育理论家,1985年出版的《教学论稿》是教学论学科首部全国高校文科教  相似文献   

16.
老师走了     
得知语文老师出车祸时我们正在上政治课。突然政治老师被一脸严肃的政教主任叫了出去,回来时面无表情,欲言又止,然后我们就从她口中得知语文老师出了车祸。真是猝不及防!惊愕写在每个人的脸上,我听见背后有个同学在喃喃自语:“死了?昨天他还在这个座位上听课……”不记得后来的半堂课政治老师有没有继续上,因为我的思维已混乱不清。我知道老师在台上说话,但在我的脑海中浮现的,只是所有那些与语文老师相关的碎片——他如何为我们朗读《将进酒》,他如何在语文课之后把我叫醒催我去吃饭,他如何在雨天招呼我搭车,他如何笑容可掬地在走廊上叫我…  相似文献   

17.
余映潮 《宁夏教育》2000,(11):34-35
作为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有着多年从事教学研究的丰富经验.他的课型设计将新大纲的精神与课堂教学实践有机结合.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法设计。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初夏时节,我参加了市小学语文优课比赛,执教二年级下册《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如何让课堂“亮”起来?我与备课组的老师一起,一遍又一遍地推敲教法,制作课件。终于,一份凝聚着众人心血和智慧的教学预案出炉了。带着自信,我走进课堂开始了第一次试教。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位“搞笑老师”,这位方圆八百里都闻名的搞笑老师,经常把我们忽悠得没辙了.平时我们个个聪明绝顶,但在他的课上无一例外地被忽悠得晕头转向.他就是我的数学老师——毕一培老师.  相似文献   

20.
我是在一门研修课上认识杜方志老师的。他与很多不苟言笑的老师不同,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即使在我们组的任务失败了很多次后,他也依然是笑眯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