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九五七年汉语拼音方案 一月十五日,星期二 与韦老晤面。韦老相告,拼音方案审定委员会大概须再开一次会,缘前此草草通过修正方案第一式,外间尚有人认为未尽妥适云。  相似文献   

2.
关于一九五八年国民经济之发展(上) 一月廿七日,星期一 下午三点,再往政协礼堂开江苏组小组会。财政部派人来会,备询问。会众于预算有不了解者,即向彼询问。五点过散。  相似文献   

3.
本刊2010年第2期发表《叶圣陶未刊日记》后受到读者的重视。从本期起将按日记时间为序,连载1955年部分,以飨读者。《叶圣陶日记》全集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关于一九五八年国民经济之发展(下) 中共中央政治局近开扩大会议,讨论明年之国民经济计划与当前工农业问题、人民公社问题。决定中有一项,号召全党全民为今年生产1070万吨钢而奋斗。去年钢之产量为535万吨,倍于此数,即得1070万吨。《人民日报》社论中有云“这样的规模和速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5.
三月一日,星期二 上午九时开部务会议,讲座本年之教育工作计划。此与前所讨论者不同,前为部中之工作计划,此为全国教育事业之工作计划。亦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五月一日,星期日今日不拟参加天安门庆祝大会,缘站立四小时有馀甚觉吃力,以近日来之身体情形,殊觉不耐。自四九年以来,每逢"五一"与"十一",余必往参加,今日为首次之缺席也。十点,介泉来,与余讨论《海妲·高布乐》译稿中未尽解决之问题,对勘商量一时有馀。邀伯祥来共饮,闲谈及于老年之感想。介泉努力学习理论,伯祥则颇以为多事。至下午三点,二君皆去。天安门放焰火,仅闻爆发之声而已。  相似文献   

7.
九月一日,星期四 竟日在招待所未外出。子罔既要余写游记,则姑写游记。然身体究疲乏,下笔不顺利,上下午仅得一千数百字耳。饭后得酣睡一时许。招待所为余买直达北京之车票,省得在上海在南京再买票。到南京而后,只须买得卧票即可。车以今夜三点三十分开,到上海可径接将近十点之北京车,下午即可到南京,甚为方便。今晨已打一电报致三官,  相似文献   

8.
晨至部中。九点开部务会议,讨论关于基本生产技术教育之指示。于中学将加强《农业生产知识》《工业生产知识》《实习》之科目,物理、化学、植物、动物、地理、制图六科与生产知识密切结合。因此改变,教学计划亦有所更动。讨论颇久,散会已将午后一点矣。  相似文献   

9.
七月一日,星期五 今晨至景山东街,我社迁此,与文改会为同居,编辑部已大致迁来,出版部稍缓亦将迁来,局面又成一个样子。今日上下午俱在小学语文室,讨论诸君所撰语文第一册之参考书稿本。缘为时促迫,  相似文献   

10.
八月一日,星期一晨至部中,治杂事,看书报。雪峰托余看文学出版社所撰鲁迅著作之注释。今日上午看毕《呐喊》《彷徨》两本之注释。下午三点,至国际俱乐部,文联与作协于此召开座谈会,谈论肃清胡风集团及一切暗藏反革命分子之问题。到者约百人。先由周扬讲话,极言此次运动之重要,大家必须投入斗争。次刘白羽谈作家协会作此运动之经验,谓发动群众而后,暗藏分子确有不少,足见文艺界中殊不纯洁。  相似文献   

11.
虞坤林先生整理编辑的《徐志摩未刊日记(外四种)》,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对研究徐志摩更是一个贡献,由于徐志摩早期日记的面世,对徐志摩的研究和评价,有重新审定的必要。日记是研究作家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而徐志摩在他人生的转折点或紧要关头都留下了日记。1911年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去杭州府中求学,写了《府中日记》,1918年他赴  相似文献   

12.
《出版参考》2014,(1):M0002-M0002
叶圣陶,江苏苏州人。民进成员。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教授,与友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后历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小说月报》、《妇女杂志》、《中学生》、《文学旬刊》编辑,抗战期间任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9年后历任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相似文献   

13.
马鹤青 《传媒》1999,(6):13-13
鹤青同志: 前数日承惠临,谈叙甚欣帙。今启者,拙稿如采用党和民主党派一段,请于“肝胆相照”之下加“赤诚相与”四字,下用逗号。持此奉告。即请撰安。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更是著名的编辑出版家,其编辑活动长达60余年,而在商务印书馆及开明书店作为职业编辑的从业时期,更是叶圣陶形成刊物编辑理念和主张的关键时期.本文以叶圣陶在商务印书馆及开明书店时期(1927—1949)的编刊实践为视角,以期间其以上述两所出版机构为阵地主编(编辑)的《小说月报》(1927—1929)、《妇女杂志》(1930—1931)、《中学生》(1931—1937)、《月报》《新少年》(后更名为《开明少年》)等5本刊物的编刊因由、刊物类别、稿件来源为对象,对这一阶段叶圣陶的编刊特色与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吉路 《北京档案》2005,(9):44-44
据台湾多家媒体的报道,<两蒋日记手稿>辗转海外多年后,"暂存"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最近,胡佛研究所获蒋家同意,已正式入藏两位蒋总统的生前日记手稿--<蒋中正日记>、<蒋经国日记>.媒体报道普遍简称<两蒋日记手稿>.  相似文献   

16.
段宝林,1934年生,1949年参军,曾在华东军区青年干校学习,任中共中央华东局办公厅和华东作家协会机要秘书。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在民俗学研究方面卓有成就。这里刊登的1954-1955年的日记是段先生从所记日记中选录的,选录标准是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北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面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18.
如果这些日记能为大家、为历史、为搞新闻摄影研究的人留下一个标本式的记载,那么我所做的一切就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将叶圣陶先生的编辑思想概括为:坚定的从业信念、强烈的思想内容表达观、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和大写的编辑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晚年的时候,听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教育的性质类似农业,而绝对不像工业”时,好像又一次找到知音。他说:“办教育决不类似办工业,因为受教育的人绝对不是工业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