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94年12月1日,南京《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正式生效。这一天,该市五家报纸都作了报道,它们的新闻标题是怎样做的呢?各有哪些特点?新闻界同行要我作一些比较分析,我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供大家浏览。五家报纸的标题,可分为两类。  相似文献   

2.
文章中援引古詩、古語或成語,可以增强說服力和感染力。但是,运用必須恰当,否則反会弄巧成拙。关于不恰当的援引的情况,一种是任意征引,随便解释。在一篇談友誼的文章中,作者写道:“杜甫有一首诗就对这种朋友之道慨叹說,‘翻手作云复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数!君不見管鲍貧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所謂“这种朋友之道”是指什么呢,按照作者  相似文献   

3.
鲁迅曾说:“不生造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二心集·答北斗杂志社问》)但是,现在有些同志单纯追求辞藻华丽,以为生造一些形容词,就可使文章生辉。这是很不对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有些同志,崇拜名人,看不到群众的力量。时下许多报刊追逐的“名人效应”,便是一例。有的报刊对送上门的“凡人”的作品不屑一顾,却千里迢迢派人找名人“不吝赐作”。一面是众多“凡人”大叫“用稿难”,一面是许多报刊大叫“约稿难”。有家杂志好不容易约来一批名人的  相似文献   

5.
林帆 《新闻记者》2003,(5):44-44
近日听说有同志新创了一个栏目,叫“新闻与虚构”,从中推出颇有意趣的“新闻小说”云。我孤陋寡闻,尚无缘识荆;不过由此及彼,联想起报告文学。顾名思义,报告文学乃至纪实文学和传记文学之类,是属同一范畴的品种;既是报告(纪实、传记),又是文学两者相结合,浑然为一体。但归根到底,实质是文学体裁无疑。具体地说,报告文学是用文学创作方法来处理新闻素材、以真人真事为描述对象的文学作品。套用晚清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说法,称之为“文学为体,报告为用”,也很合适。“报告文学”一词,始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创作实践表明,报告文学这…  相似文献   

6.
这个题目,在我脑子里琢磨了很久。平时与一些通讯员交流读报体会、写作经验时,总发现些许不足,在基层通讯员中,不少人读报听新闻联播或看电视,对新闻很投入,从头条到本埠要闻、重要通讯听得、看得很认真。然而,对报刊言论却不太留意。诚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作为一个通讯员,这种读报学习中的“偏食”现象,会导致知识贫乏和眼光近视,等于少了一只发现新闻的“第三只眼”。时评、杂文、杂谈之类,也是新闻体裁的一种表现形式,严格地说,它们都是新闻家族中的一员。比如《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今日谈”、“漫话”、“时代热评”、…  相似文献   

7.
《孟子》上說:“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这是成语“夜以继日”的来源,意思是说白天功夫不够用,夜晚接着干。現在报紙上有些文章常常把这一成语写成“日以继夜”,很多人在口头上也这样說,这是不对的。汉語里四字成語是固定詞組,一般不随便改动;少数可以更动詞序或改換其中个別的字的,也須“約定俗成”。把“夜以继日”顛倒过来,說成“日以继夜”,就不妥当,因为“日以继夜”和“日夜”、“日日夜夜”的意思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体育、电影明星的私生活,特别是他们的恋爱、婚姻方面的动态,目下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报刊的青睐。这大概是社会心理学的“马太效应”在起作用。明星的知名度越高,他们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有可能成为新闻,见诸报端的一些“喜结良缘”报道,即是证明。其实,并不是所有明星们的行迹都是值得报道的。比如,《许海峰喜结良缘》的报道,细读一下,就觉得没有多少新闻价值。这则新闻写道,许海峰于去年某月某日与某人结婚,新娘今年二十六岁,比许海峰小两岁,一九八二年从北京经济学院毕业,现在首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有些同志,崇拜名人,看不到群众的力量。时下许多报刊追逐的“名人效应”,便是一例。有的报刊对送上门的“凡人”的作品不屑一顾,却千里迢迢派人找名人“不吝赐作”。一面是众多“凡人”大叫  相似文献   

10.
我经常在报纸新闻报道中看到“大家说……”,“同志们异口同声地说……”,“贫下中农都说……”一类的话。我怀疑这“大家说”之类的话,并非真是大家的话。过去,我看到有些人受“四人帮”的影响,给报纸写报道,常常是不问本地实际情况如何,一味“紧跟形势”,习惯于“在家画框  相似文献   

11.
一方面,“机制”,“天平”之类的新名词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令人倒胃的陈词滥调依然俯拾皆是。这是挑剔的读者早就发现的怪现象,而编辑记者如我辈,大抵缘于“身在此山中”,倒不觉得怎么怪。例如,有一夜,我们编发了一篇《寡妇门前  相似文献   

12.
笔者有幸参加了一项不大不小的活动,无意中发现竟有数十名摄影记者前来采访,有的听到消息后来不及向领导汇报,便租车赶来。笔者在为他们抢新闻的精神所感动的同时,便问及为何如此敬业,听到的回答是:这儿多“出片子”呀。 “出片子”让摄影记者们起早贪黑本身没错,可转念一想,如果是个不“出片子”的地方,大家是否还会如此积极呢?  相似文献   

13.
右派分子说:人民的报纸是党和人民政府的"布告牌",意思是说,索然寡味,不值一读.在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所谓布告牌的含意,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自进入新闻这一行,总喜欢找来各种报纸研读一番。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掌握四面八方的信息;一方面也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学习、借鉴之意。不过,读来读去,我发现时下有些报纸上的稿子似乎越来越令人难以卒读了。缺乏文采自不必说,文中还不时出现种种“硬伤”。譬如“明日黄花”这个词吧,《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明明白白地写着:“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但我却不止一次地发现有不少报纸的记者竟把它写成了“昨日黄花”。虽是一字之差,却是实实在在的“不通”。再如,有一家报纸的记者写出了“×××更像…  相似文献   

15.
有报纸曾说:“栾菊杰准备‘挂剑’。”其内容是指栾菊杰因病伤准备退出剑坛了。然而“挂剑”却是一个对亡友守信义的典故,此处用得不伦不类,叫人啼笑皆非。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封邑延陵,又称延陵季札)出使晋国,路径徐国。徐君对季扎所佩长剑十分羡慕,但说不出口。季札很理解徐君的心情,打算完成使命,返回相赠。谁知季札返回时,徐君因抗击楚国侵犯,不幸血洒沙场。季札备了酒食,去徐墓祭奠,解下佩  相似文献   

16.
有两家全国性报纸,相继出现了这样的报道:一则是关于送货下乡的,说是“大篷车”下乡来了;一则是送戏下乡的,说是“大篷车”剧团就是好。送货下乡就是送货下乡,送戏下乡就是送戏下乡,这不是很简明扼要、名副其实的话吗!谁看了都会一目了然。我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绕个大弯,去与外国电影中的“大篷车”挂钩呢?什么“大篷车”商店,“大篷车”剧团,多费猜!况且,这样的称呼能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7.
一方面,“机制”、“天平”之类的新名词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令人倒胃的陈词滥调依然俯拾皆是。这是挑剔的读者早就发现的怪现象,而编辑记者如我辈,大抵缘于“身在此山中”,倒不觉得怎么怪。例如,有一夜,我们编发了一篇《寡妇门前  相似文献   

18.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为了摘去头上那道可恨的'金箍'(按:指'右派'帽子),我也得像孙悟空那样,事事顺着唐僧;而我面前的'唐僧'就多了……我都得在他们面前低眉顺眼,显出一副恭顺的样子.在上世纪90年代的今天,我动手写这段文字的时候,为当时我人格和灵魂的扭曲,还真想大哭一场."  相似文献   

19.
常见一些地方报纸在报道本地领导到各处调查研究或检查工作的消息中,有这样的句式,是夏天则称“冒着酷暑”或“冒着炎炎烈日”,是冬天则称“冒着严寒”或“冒着凛冽寒风”,让人看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按说,地方领导下乡、进厂搞调查研究或检查工作,都是职责范围内的事,次数也很有限,谈不上多么辛苦。广大工人、农民成年累月在生产第一线,整日与“酷暑”、“严寒”打交道。与他们相比,领导干部偶遇“严寒”、“酷暑”也算不得什么,何必一报道地方领导下基层调查研究或检查工作,就要来个“冒着”呢?我认为,这样的报道不利…  相似文献   

20.
孔老夫子曾经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不论是编辑还是记者,不分是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都离不开语词的运用。语言文字是新闻工作者手中的主要工具。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