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教委决定1995年进一步加大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改革力度,规定实行招生“并轨”的学校,要配合主管部门尽快落实或完善与此相配套的教学、学籍管理、奖贷学金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招生“并轨”之后,本科生便不再分“公费生”、“委培生”、“自费生”,而统称为“按国家计划招收的学生”,一律缴费上学。“并轨”招生制度的实行,把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推向深入。我国从1982年起就开始实行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1989年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报告》及《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国家教委…  相似文献   

2.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改变高等学校全部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毕业生全部由国家包下来分配的办法”。如何在国家有计划培养人才的同时,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人才培养;怎样使招生和毕业生分配更好地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人才是不是商品等问题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这些问题也有争议。现发表缪启年同志的一家之言,旨在引起研究和探讨。欢迎在这方面有研究的专家、读者来稿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3.
由用人单位委托学校培养研究生,是我国教育体制和研究生招生、分配制度方面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内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实行按需招生,按需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调动社会各界特别是用人单位对于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挖掘学校办学潜力,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有着重要的作用。从1983年试行招收委托培养研究生制度后,全国招收的委托培养研究生1983年为142人,1984年为1901人,1985年达到7880人,相当于同年国家计划内招生人数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调查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从高等学校、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教育、人事及分配体制四个方面进行了检讨。作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是高等学校培养不出“产”“销”对路的产品;内在原因是高校毕业生不切实际的择业观;外在原因是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能力下降;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下的教育、人事及分配体制。针对上述原因,作者从四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关系列高校学生的稳定,学校的稳定,社会的稳定。当前,我们在做好毕业生就业计划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加强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容忽视。 一、加强毕业生就业方针、政策的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了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方向,即: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落实毕业生就业方案,并逐步推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素质要求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从1999年的84.8万增至2006年的413万;而同期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2006年更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公示》)。随着逐年的沉淀,“毕业即失业”的高校毕业生总量是越来越多。然而,除了高校扩招等客观原因,大学毕业生自身职业素质和能力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是其就业难非常重要的原因。本文通过对近三百家用人单位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了用人单位对经济管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青年学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的在职青年要求进一步深造的热情更高,进而形成一股考研热。为使广大考生了解研究生招生政策,便于报考,现将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目前我国有硕士生招生单位737个,其中高等学校419所,科研机构311个。招生对象主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的在职人员。招收类别按其培养经费的来源不同分为:国家计划培养硕士生、国家计划定向培养硕士生、委  相似文献   

8.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废止在“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推行的高等学校靠“群众推荐”招收经过二年劳动的初中毕业生的招生办法,在“文化大革命”以前行之有效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等一整套办法得以恢复,到1997年,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了。为了纪念这个在教育界、乃至全国有重要意义的事件,1997年,全国许多新闻媒体如《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和中央电视台等都发表文章纪念,全国各级招生考试部门纷纷集会,颂扬恢复高考的重大意义,颂扬邓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展望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一、简单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为了更好地展望“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首先有必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毕业生就业改革做一个简单回顾。在20世纪,毕业生就业改革以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要求,1989年国务院以19号文批转原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中期改革方案”),开始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就业制度的改革。“中期改革方案”提出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逐步实行毕业生自主择…  相似文献   

10.
一、现行高校招生制度评析现行高校招生制度是从1952年开始实施的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演变而来,其基本模式是;由国家计划部门制定年度招生计划,然后分解到各省市计划部门、都属高校和地方高校;每年举行一次全国统一的高校人学考试,然后由各省市招生部门根据招生人数制定并公布录取控制分数线;各高校按下达的招生计划指标和招生部门划定的分数段去录取新生。这种招生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第一,统考。绝大部分高校新生必须参与全国统一入学考试,考试成绩是录取的最主要依据;第二,统招。计划部门和招生部门在高校招生工作中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毕业生分配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家教委和各地主管学生分配的部门。高等学校的毕分工作步履艰难的状况,到 1992年度才略有好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毕业生分配所存在的问题已全部解决。毕业生供求矛盾仍很突出。造成毕业生供求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招生与毕分工作运转脱节,高校招生与毕分工作独立成系统,运行时互不相干。学生期望与社会需求有距离,学生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构成逆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招生制度由原来单一的国家计划转为现在以国家计划为主体,定向、委培及自费为辅助的有机结合;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原来的国家指令性分配转变为现在一定范围内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这一变化提高了学生由中学生升入大学的比例,同时把大学生的就业推向了市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及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因此发生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行政化略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50年代奠基的高等教育体制之症结是:高等学校行政化,高等学校不是或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而是行政体系(广义的行政体系,包括党、政、团、各种“群众”组织等)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延伸。高等学校办学的主体是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校隶属于政府,高等学校的建立、经费来源、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育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毕业生分配、后勤服务等,都遵循国家或主管部门的指令办事,形成了单一的按行政机构规则行事的运行机制。其主要特征是:庞大的行政队伍是支配和支撑高等学校的真正主体;单位和人员按权力框架编排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正> 本年高等学校毕业生即将步入社会。在时机上这届毕业生的就业恰逢我国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这对我们的毕业生来讲,一方面是形势很好,与此俱来的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和挑战。 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总的来说是好的,首先,由于国家“九五”计划实施之始,各用人单位在考  相似文献   

15.
围绕招生改革搞好招生宣传工作省招考办刘秀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全部按国家统一计划招生的体制,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改革学生上大学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逐步实行收费制度”;即“并...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诚信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充分尊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意愿,保护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合法权益,毕业生、用人单位和高等学校应当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近几年来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违约率逐年上升,毕业生在“双向选择”过程中面对就业时出现的种种“诚信”的问题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该文从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的诚信问题主要表现,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毕业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制度;到1993年,将实行国家不包分配制度。因此,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将日益成为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1987年,北京地区71所高校有655名毕业生被用人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经历了“国家计划分配——计划分配为主、自主择业为辅——社会选择”的演变过程。在不同的阶段,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利益取向不同,调整的对象不同,就业主体的地位和责任不同,政策运作机制也不相同,但是政府的影响力始终最大。在事关“民生”、“国安”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上,各级政府理应充分发挥职能,有效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与创业、用人单位积极参与、高校主动面向市场进行改革,并为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高效服务。  相似文献   

19.
积极稳步地推进招生“并轨”改革江苏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刘炳贵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对高校招生“并轨”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997年招生时,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都应按改革后的新体制运作,到2000年基本实现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现行的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是在建国初期形成并逐渐发展、延续下来的。这种制度与我国当时高度集中的、以产品经济为基本模式的经济体制相适应,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这种以“统”和“包”为特征的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严重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