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金华 《语文知识》2002,(1):F004-F004
到郊野春游,古代称为踏青,踏青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杜甫的“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青归来,个个簪扬戴柳,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  相似文献   

2.
到郊野春游,古代称为踏青。踏青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杜甫的“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青归来,个个簪杨戴柳,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  相似文献   

3.
春来好踏青     
踏青,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人在春季里都有踏青游乐的习俗,人们聚亲约友,趁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至暮而归。踏青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杜甫的“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青归来,个个簪杨戴柳,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  相似文献   

4.
春来好踏青     
踏青,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人在春季里都有踏青游乐的习俗,人们聚亲约友,趁大好春光到郊外游玩,然后围坐野宴,至暮而归。踏青之俗早在汉代已经形成,到了唐代更为盛行。杜甫的“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即是当时踏青盛况的真实写照。人们踏青归来,个个簪杨戴柳,家家杨柳满檐,故有“满街杨柳绿如烟,划出清明三月天”的诗句。  相似文献   

5.
春游诗话     
春游,古称踏青,也叫“探春”“寻春”,即春日郊游。踏青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孔子的弟子曾皙就曾借春游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魏晋以后,春游的习俗更加盛行。古人踏青,最初是为了祛除不祥。《秦中岁时记》载:“三月上巳,赐宴曲江,都人于江头禊饮,践踏青草,曰踏青。”“上巳节”在农历三月初三,届时,人们都去水边洗涤污浊,举行“消灾除邪”的仪式,称为“祓禊”,后来逐渐被游春代替。每当踏青时节,好友往往相邀至郊外游赏春色美景,或携酒相聚而饮,或…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踏青、郊游与现代城郊旅游就总体规模、经济消费水平与项目类型来说是不同的,然而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踏青与郊游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底蕴与民俗内涵是现代城郊旅游文化的精髓,它对自然的崇尚和“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与现代城郊旅游“返朴归真”的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因而可以说古时“郊游”与“踏青”是现代城郊旅游的潜在基础,它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是我们现代发展城郊旅游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7.
短信息     
《留学生》2010,(6):47-47
留美青委会举办“拥抱春天,快乐单身”踏青活动 为帮助欧美同学会的单身学长们认识更多高素质、在跨国企业工作的朋友,4月25日,留美青委会和著名IT公司——甲骨文公司共同发起并由甲骨文公司赞助,联合另三家外企单身员工组织了“拥抱春天、快乐单身”郊外踏青活动。  相似文献   

8.
春天是人们最喜欢外出游玩的时候。宋代的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诗中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春游又叫“游春”。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念奴娇》:“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春游也叫“踏春”。清代浙派主要诗词家厉鹗有诗道:“水落山寒处,盈盈记踏春。”(《湖楼题壁》)春游还叫“踏青”。欧阳修曾在《阮郎归》词中吟咏:“南园春早踏青时。”  相似文献   

9.
《红领巾》2010,(1):30-31
婺源,常被称作“书乡”、“茶乡”,位于江西的东北部,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之一,也被众多媒体选入“人一生中必到的五十个地方”、“中国十大踏青好去处”!  相似文献   

10.
<正>四月的一个周末,春光明媚,草长莺飞,妈妈宣布全家总动员,自驾去草莓采摘园踏青。我表示不感兴趣,因为去户外踏青意味着会遇到好多小虫子,自从小时候被毛毛虫蜇过一次之后,我对虫子是又恨又怕,还有蚯蚓、蜗牛这一类的小动物,虽说没有攻击性,但经过之处总留下黏糊糊的痕迹,让人看着就能起一身鸡皮疙瘩。妈妈说:“去吧去吧,‘双减’政策多好呀,周末都不用上培训课,不能辜负这大好的春光呀!”“不去不去,我讨厌虫子。”我头摇得像个拨浪鼓。僵持之时,老爸一锤定音:“时间不早了,赶紧出发吧!”我不敢挑战一家之主的“权威”,只好不情不愿地开始了这次踏青之旅。  相似文献   

11.
清明节祭拜(ji bai)祖先,悼(dao)念已逝的亲人已成为我国的一种风俗习惯。以前的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因为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mei)、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在清明节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清明节的老习俗讲究禁(jin)火、扫墓。每逢清明节的前一天,晋中一带的老百姓家家户户都不生火做饭,这一天大家都吃冷食,所以当地人把这一天称作“寒食节”。关于“寒食节”还有一段故事。原来,晋献公的儿子重耳做了晋国的国  相似文献   

12.
《踏青的风日》是一篇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作者以精炼的笔墨,豪迈的激情,抒写了自己早春风日踏青的独特感受,洋溢着浓厚的诗意和深刻的生活哲理,读之使人如饮甘露,如品香茗。文章开头即平中见奇,扑面来了一句“刮了一天的大风”作为“踏青”的气象报道,着实让人费解。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喜欢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到野外去饱览一下大自然的美景,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温馨,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一旦遇上大风,又有谁不感到晦气和遗憾?如果要记上几笔,肯定也会加上“不巧”二字。可佩芝先生却显示了与众不同的气度,顶着这场大风却让感情的涌泉如万斛…  相似文献   

13.
桃红柳绿又一春。此时,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万物苏醒,百花盛开,正是踏青赏景的好时机。在神州大地,有不少以“春”命“景”的旅游胜地,值得携春风一游。  相似文献   

14.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春游芳草地”的最好时期。有人撰一联描绘清明时令景象,联云:“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联语既有感时之情,又有应景之对,引人吟咏,颇具韵味。下面再集录一些巧嵌“清明”的对联,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快乐大本营     
《中学生电脑》2006,(2):48-48
打猎周末,小新陪老爸去打猎。老爸忽然举枪射击,一只野鸭应声落地。小新说:“老爸好棒,不过你这一枪完全是多余的。它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摔也摔死了。”加油在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上,三年级(8)班的小新拉大了嗓门为自己的班级加油。他大喊:“三·八加油!”“踏青”与“踏浪”小新到农村旅游。“哎,别踩我的麦苗。”农民喊道。“没文化,过叫踏青。”小新回答道。农民勃然大怒,飞起一脚将小新踢入水塘。“小样,我让你踏浪”。迟到的原因小新和风间上学迟到了。风间向老师解释说:“我做梦当了总统,到夏威夷开地球峰会去了,还访问了那么多国家…  相似文献   

16.
春江水暖、草绿千里、风和日丽、花香鸟语、春光明媚、万象更新。春天用她的魅力在召唤我们,又到了踏青的好时节。从遥远的春秋时期到今天,踏青一直是流传于民间的活动《。论语》中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记述了孔子在春日里带着学生到郊外踏青春游的景况。这其实就是如今的学校春游的古代版。我小时候,父母不管工作和生活的压力有多重,每年春天,他们从来都不会忘记带我们姐妹外出踏青、郊游。在莺飞草长的大自然中,我们姐妹几个追逐着放风筝;把蚯蚓从泥土里挖出来宝贝似的装进衣兜;把一…  相似文献   

17.
轻松一刻     
王青玉 《湖南教育》2004,(15):43-43
踏青与冲浪城里人到农村春游,把麦地当作草地乱踩。农民看见自己种的庄稼被踩坏了不少,就冲着城里人喊:“唉,快点上来,别踩坏了我的麦苗!”城里人傲慢地回答:“没文化,这叫踏青!”农民气极了,将城里人从麦地里一把拉上来,顺势推到路边的池塘里。城里人在水中挣扎:“你推我下塘干吗?”农民回敬他:“没文化,这叫冲浪!”(王青玉)如果老师让同学们用“如果”造句。小青写道:“如果老师不教书,凭您的才能肯定已经当上局长了。”局长的儿子正无从下笔,他看了小青造的句后,灵感骤至。他写道:“如果老师不教书,我爸爸就惨了。”学后面的小青:老师,学…  相似文献   

18.
Case 最近一周,男孩星星老是说喉咙痛,妈妈给他吃过“西瓜霜润喉片”等药也未见明显疗效。秋季里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爸爸妈妈带着星星一起去市郊森林公园踏青。  相似文献   

19.
波比:经过“少儿生存训练营”三期的学习训练,相信学员们都掌握了一定的生存技巧。今天,就让大家轻松一下.我们外出踏青去,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20.
雨,不失时机,悄然降临,新抽的绿芽,积淀了一身的绿,青翠欲滴,柔和的春风潇潇洒洒,用纤纤玉手给世间打了个电话:“三月,我们踏青去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