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晓芹 《广东教育》2006,(11):45-46
一、断旬解读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b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相似文献   

2.
于谦断案有一个姓张的富翁,到七十岁才得一子,取名一非,平时只叫张一。富翁病重将死时,儿子才两岁,想把家产留给儿子,又怕女儿、女婿谋财害命,于是写了这样的遗书:张一非我子也家产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执。女婿看了,大喜,就把家产据为己有。为什么?他是这样标点的:张一,非我子也,家产尽与我婿,外人不得争执。张  相似文献   

3.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孝师,授之书而习其旬读者。”“习其旬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  相似文献   

4.
要正确地对文言文断句标点,准确地把握原文的语意、停顿、结构、语气等,需要标点者具备多方面的修养和功底。本文介绍了几种掌握文言文断句标点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辞源》、《辞海》在解释“杀青”一词引用《后汉书》“李贤注”时,因断句不当而造成歧义。又由此衍生出有人认为清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的错误解释为正确解释。其实,只要对“李贤注”作重新标点和理解,以上两个问题则迎刃而解,“杀青”词义也就得到了正确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在校读《国语》过程中,我们发现各家在断句上存在着一些差异。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国语》的12种版本(有两种是选本)就其中的9处断句有歧异的地方从多种角度比较同异,进行辨正,试图得出比较公允的意见,有益于对《国语》文本本身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论语译注》在正文中的并列成分、主谓之间以及分句之间存在断句不当现象;在分句中,对个别表示并列关系、补充关系、承接关系、因果关系句式的判断,对个别词、句的解释、翻译时也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8.
标点人生 人生这本书,不论厚薄,字里行间,都不能没有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9.
标点说趣     
闲览网上博客留言,有的使用标点符号不准确,更有一逗到底和连标点也不用者,其实完美而准确的语句离不开标点的正确使用。从1919年当时的教育部首次正式颁布统一标点符号12种,至今将近百年;1951年9月,出版总署发布《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14种标点符号,也近60年。  相似文献   

10.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P185)本句中"其正色邪"后面的"?"是否正确呢?请看课文注释:  相似文献   

11.
许嘉璐主编的<古代汉语>、汤可敬主编的<古代汉语>以及王力先生<中国语言学史>等三书在引用我国汉代重要语言文献--<释名>的同一段文字时,其标点符号的使用存在一个共同的讹误.这一标点讹误不是印刷所致,而应是语义的理解问题.文章联系其他文献资料,对这一标点讹误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句”指句末的停顿,“读”指句中的停顿。现在高考已经把断句作为必考考点,近几年广东高考连年考查,其他省市也是多次考查。如2006年高考广东卷的第12题,就是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标点摭谈     
文田 《语文知识》2006,(9):40-40
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人们读书时使用圈点法断句。这种圈点法古人称为“句读”。所谓“读”是指一句话的意思没有完.需要稍作停顿的地方,“句”则是指全句意思已完。  相似文献   

14.
《大学》作为儒家之经典阐述了"仁"的践行者"君子"是如何定位、如何培养的,更重要的是论述了"君子"所循之道。"止"作为"近道"的第一步,多数学者都是从"所当止之地"、"居"、"不迁"三个方面来解释,但仅从这三个层面理解"止"是不够的,不能表达其全部思想内涵。只有以文本为根据,从"止于至善"的过程性、渐进性和"物有本末"的始基性、根源性出发,才能诠释"止"的真正涵义。  相似文献   

15.
《报任安书》:“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沫血饮泣,更张弓眷,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句中的“劳军”不好理解,各家有分歧。大致有三说:一说以“慰劳军队”释之。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听过一则故事:某家来了位客人,之后碰巧天公不作美,天天下雨,主人心烦,却又不好明下逐客令,只好提笔在墙上写下两句打油诗: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历史文献,探讨了《石仓契约》"安着"一词的意义及其断句问题,认为"安着"为"安置、坐落"义,位于地点名词后面,构成"坐落+地点名词+安着"的句式;"坐落"和"安着"两个同义动词出现在同一句中,大概是受方言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六册《屈原列传》中有一段评述的话写得十分优美,教材中是这样断句的:“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嚼然泥而不滓者也。”  相似文献   

19.
罗献中 《现代语文》2009,(6):126-126
对孟子关于忧患与安乐的一段名言,传统断句存在着不当之处,导致语法上矛盾,语义上费解.其原因在于拆开了句中的复合词"身行",使其分属上下两个分句.本文提出了新的断法,恢复"身行"的组合,避免了传统断法的弊病.  相似文献   

20.
既知来处,亦知去处,止行有定,可谓知止。论文从学术背景、学术目标、学术边界三个方面对译介学中的重要命题创造性叛逆展开学理透视:在文学社会学的学术渊源、媒介学的谱系传承与当代文化转向的历史语境中把握创造性叛逆的学术基因以及宽广的社会文化视域,在文学比较与互动、文化比较与互动的学术目标中把握创造性叛逆的当行之境,从解释世界、描述现存的认知理性中把握创造性叛逆的当止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