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洪慧 《现代语文》2009,(10):99-100
有幸观摩了2009年4月21日导师魏本亚教授在台湾学术交流时录制的国文课《爱莲说》的教学录像,执教者是台北县立义学国中的蔡锦雀老师。我们试图基于台湾《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以下简称台湾《课程纲要》),从文本解读、训练指导、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三个视角对这堂课进行反思,探讨其对大陆语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台湾国文教学与内地语文教学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台湾同行教课注重大容量,一篇课文所涉及均内容非常广泛,不使遗漏;注重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通过教师讲解和自身咀嚼丰富学生知识,增强其涵养;注堂奠定学生语文基础,举凡字形、词义、修辞、篇章都强调分析、归纳、统整,并视为语文素养之根本;教师讲课旁征博引、旁敲侧击,在学问上做足了功夫;教师教学真实、平实,去粉饰,不虚夸,忌雕琢,一切都来得自然,尽显本真;强调精读,注重构建阅读规范;强调传统的语文授受式学习方式,尽力挖掘教学资源。这是内地课改背景下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2006,(6):39-39
王丽在6月21日《中国青年报》撰披露,我曾经辗转找来了几套台湾的国卷子细细琢磨。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会听到同行们感叹:课前已经非常认真地研读了课标与教材,并写好了课堂教学设计,然而课堂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也曾听过这样的课例。课例1:某教师执教《范进中举》的教学预案是:导入→布置预习→提问交流:小说里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学生结合文本品读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等。文面上看,这个课堂设计抓住小说特点,以人物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体验,关注与文本、与学生的对话等,是个挺好的设计。可是因为课文较长,而预习的时间不足,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感受文本,对提问感到有些茫然,因此“交流”不起来,课堂显得沉闷。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不怎么得志更不得势的读书人,我对《孔乙己》《范进中举》这类写读书人的悲剧小说有着特别的关注,我总想以他们为镜,更好地看到自己并反省自身。那么,我在范进的身上看到了哪些呢?  相似文献   

6.
学习<范进中举>的时候,课堂讨论很是热闹,但是我已经明显地感到孩子们的思维有些"越位"了.所谓"越位",是我对学生在思维处于爆发状态时候出现的对文本的"偏读误读"现象的戏称.比如现在,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都被作者对"胡屠户"的酣畅微妙的描写所吸引.但这种吸引还处在浅表状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学生深入解读主题的注意力.有学生开始争论"如果范进和胡屠户打起来结果会怎么样",甚至有学生开始讨论"在封建下层家庭中男人的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7.
《范进中举》是一部富含讽刺手法的文学作品,对主人公范进在中举前后的生活和心态进行鲜明对比,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人性的扭曲。本文分析了讽刺手法在小说中的应用,探讨了作品所揭示的封建社会现象与当代社会的共通之处,以及对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性和批判思维能力。《范进中举》不仅引发了读者对封建社会弊病的思考,也为当代社会的反思和思考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教学《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小说,我有意把它们合起来讲。分析艺术形象时,我看到同学们对孔乙己和范进的命运极为关心,便命了两个思考题让他们讨论。  相似文献   

9.
台湾国文教学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2010年11月22日组团赴台,举办"首届海峡两岸中学语文教学交流活动".在台湾,参访了两所很有代表性的学校:私立康桥双语实验高中(以下简称"康桥")、国立台北中仑高中(以下简称"中仑")."康桥"以"厚植基本能力、深耕文化素养、培养在地关怀"为教学目标;"中仑"的理念则是"国文教学,是一种快乐的分享.我们与孩子分享的是--优美的文学、精彩的生命、丰厚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胡屠户”虽是个杀猪的角色,但其知名度甚高。初中传统课《范进中举》,更是把这个鲜明的艺术形象,铭刻在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心中。他一直被称为“市侩”的典型——老师都这样说,《初中语课本第五册》(91年版)中该课的“自读提示”、《第五册语教学参考书》、《初中语教案第五册》也几乎异口同声地把他叫做“市侩”。最近,  相似文献   

11.
有些文章的主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课堂教学中处理不好,会把一篇完整的文章分割成两大块,使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情感倾向和文章的行进方向被分析得模糊不清.文章的主题可以发散,但最终还是要融合.以教学《范进中举》为例,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直观呈现如何处理整合一篇文章两个方面的主题的策略和步骤.  相似文献   

12.
13.
范进和孔乙己是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两个读书人。范进中举后居然欢喜疯了,孔乙己再穷也不肯脱掉又脏又破的长衫,这一切在学生看来只感到滑稽好笑。然而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去了解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理智地认识和批判那罪恶的封建社会和腐朽的科举制度,并从感情上憎恶那庸俗、丑陋的官场生活和人情世态。我们可以运用对照比较的方法,在分析范进和孔乙己时,详细分析其所处的人环境,以增强学生对课思想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以教学《范进中举》为例,阐释窥斑及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指出运用窥斑及豹法开展语文教学具有以少见多、以巧见新、以轻见重三个方面的特点,并重点提出运用窥斑及豹法开展语文教学,要选准教学入口之“斑”,广及课文内容之“豹”.  相似文献   

15.
钟菊莲  李琳 《现代语文》2009,(10):53-54
《范进中举》中对范进的细节描写很多,最精彩的就是范进中了举人后的一段: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  相似文献   

16.
江恒源是我国20世纪初国文教学的探索者,在高中国文教学方面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践探索,为当时的语文教学和教材建设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江恒源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索涉及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教学安排、教学条件等方面,对当下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说,鉴赏是阅读的升华,是高级别深层次的阅读活动。初中学生主要培养的是一般的阅读能力,但鉴赏也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于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都不无裨益,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18.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多年,但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与新课程的理念仍有一段距离,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育功能的弱化和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倦。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吴天石的《漫谈国文教学》虽然出版于上世纪50年代,但其中"思想第一"的语文教育思想,以及"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语文教学方法,对改进和促进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刘师培发表于1904年的文章——《讲教授国文的法子》,针对“国文”学科的识字、作文教学,进行了合乎教育理念和学科规律的颇具现代意义的指导。在“白话之盛行”政治理想的带动下,以及与当时教授法译介研究、民间教育实践和官方学制的互动呼应过程中,刘师培形成了自己对国文教育的理解。其别于时人的价值在于,明确限定了“国文”学科、明确限定了“国文”内容、科学指导“国文”教授、强调白话非只教学语言。作为价值同构的思想或体式,刘师培的国文教育理念同“五四”国语新文学主张一脉相承。国文教授对于国语文学的潜在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文教授法的传播,为国语文学的发生奠定了教育基础,创作群体、读者群体由此得以塑造;二是国文教授法所包含的启蒙与革命意识,促进了新文化人的觉醒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