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名师讲坛     
陈思和 CHENSIHE 1954年生于上海,原籍广东。现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职有: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马来西亚《星洲日报》“花踪”世界华人文学大奖终身评委,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2.
10月16日下午3点,在中文系学术报告厅,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思和先生为中文系师生作了题为《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两个趋向》的学术报告,以此拉开了中文系开展的“纪念鲁迅先生逝世7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3.
陈思和先生是巴金研究专家,文学评论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有影响的文学史家。他致力于对20世纪中国文学史理论问题的研究,在他的文学史研究中,"民间"视野一直是他建构20世纪中国文学史叙述框架的重要角度,  相似文献   

4.
《语文知识》2009,(3):F0003-F0003
近年来,郑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点教师在教学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科带头人张鸿声教授获得郑州大学教学名师称号,获得郑州大学第一届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学科带头人樊洛平教授获得河南省高校第二届教学名师奖,郑州大学教学一等奖;黄轶老师获得河南省第四届素质教育征文二等奖,郑州大学文学院教学优秀奖;高俊林老师获得郑州大学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三等奖;刘宏志老师获得郑州大学文学院讲课大赛二等奖;潘磊老师获得郑州大学文学院讲课大赛优秀奖。  相似文献   

5.
名师讲坛     
吴俊。男,1962年出生于上海市。1980-1990年,先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后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师从钱谷融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留任华东师大执教,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与传媒专业的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6.
曹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中系教授、中国现当代学博士生导师。有学作品集、长篇小说《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白栅栏》《甜橙树》《追随永恒》《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15部。主要学术作有《第二世界——对学艺术的哲学解释》《小说门》《中国八十年代学现象研究》《二十世纪末中国学现象研究》《曹轩学论集》等。主编作品有《二十世纪末中国学作品选》《五十年中国小说选》《现代名篇导读》《外国学名作导读本》《外国儿童学名作导读本》等。有作品翻译为英、法、日、韩等字。曾获国家图书奖、宋庆龄学奖金奖、冰心学奖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由于它的史论特点,该课程有较大的学习难度,有特殊的学习要求和学习规律。而初学者往往对此不太清楚,有的甚至把它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学习相混淆,在学习上常走很多弯路,为此,笔者在这里着眼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能力的培养,从几个特殊的角度谈几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学习策略,希望能突破大家使用的一般性的学习方式,使大家能“又好又快”地掌握中  相似文献   

8.
1994年陈思和先生提出“民间”概念,“民间”这一概念波及整个思想与文化界,并成为许多研究者讨论的热点。重新审视这一概念时,我们发现“民间”与“广场”的提出,不过是概念的创新,是话语权力的又一次扩张,概念叙述的又一次狂欢。中国的文学需要自身的发展,而不是理论性的高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网络时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状况,以及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困境入手,分析网络普及对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在网络时代如何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师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设置与培养中学语文老师的要求相联系,它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文学素养塑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讲授可以参照中学语文课程的设置要求,从理论深度、广度和"史"的层面提供中学语文教学需要的知识资源。高师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授课还应关注人文精神的传递,突出其承担的人文使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专业、初等教育专业和汉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满足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本文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本次丽娃沙龙邀请两位中国现当代学研究专家——陈思和先生、吴俊先生,讨论“知识分子治学道路与当代学术的发展”和“建国初《人民学》的整风”两个话题。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请登录丽娃沙龙网站http://www.cul—studies.com/bbs,参与讨论。[编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心修课程,也是很多高校针对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通识选修课程之一.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应该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考虑经典作品的讲解;二是考虑地域文学的讲解;三是考虑学生的阅读倾向.通过实践,以经典教学为切入口,实施经典文本教学模式的意义有三:一是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背后的巨大教育空白--人文教育;二是突出了课程的特长,即审美性;三是克服了现代文学教学的空疏化倾向,并有助于引导学生研读经典.  相似文献   

14.
基于高校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现代高校要想全面提升本校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就必须高度重视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创新实践工作。高校教育工作者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注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优化改善工作,结合市场人才培养要求和学生学习水平,有针对性的引进利用教学资源,健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确保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保障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各个教学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本文将进一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展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将文本细读引入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和文学实践能力.教师可运用互文性文本细读的方法、评点法、导游式教学以及由学生主持讨论课的形式来进行文学教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授课学习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以研究为导向,倡导研究型学习;第二、以作品分析为根本,强调实证主义研究;第三、做到点线结合,让学生宏观性把握和拥有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17.
图像时代文学作品的影像化倾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提供了可兹利用的丰富资源,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文学文本意义丰富性的消解与遮蔽。明确影像的效用及其限度,把握好相关影像资源与文学文本之间的关系,化解图文的矛盾,才能把影像资源作为文学教学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价值冲突既是现代人的基本处境,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最常见的遭遇。长期以来,各种现当代文学史著作对各种价值冲突淡然处之,大学中文系的师生在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中也是如此。为了充分地激活现当代文学史的灵魂,我们必须确立起超越性的价值反思标准,对各种文学史现象进行细致的价值分析和价值反思。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面临诸多困扰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针对学生不读文学作品的现象,要大胆引入影视文化资源和开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兴趣;在日常教学中,要坚守文学立场,回到文本自身,采取文本细读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力和审美能力。在教学方法革新的同时,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名师讲坛     
吴秀明,1952年3月出生于浙江温岭、1976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现为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