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据说,他是现在的湖北省秭归县人,大约生于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死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五月初五.屈原生在楚国一个贵族家庭里,与楚王同宗,曾在楚国宫庭供职,他品质高尚,学识渊博,口才又好,青年时期便担任左徒的要职,并得到楚王的信任.他在职期间,任用贤才,彰明法令,对外主张连齐抗秦.当时历史的趋势是国家走向统一,秦、齐、楚都是大国,如果屈原的主张得以贯彻,由楚国来实现统一是可能的,但是,由于屈原的主张不利于贪婪腐败的贵族集团,他们非常嫉恨屈原,有个叫上官大夫的就到楚怀王面前进谗陷害.  相似文献   

2.
屈原至死不肯离开楚国,除了广为接受的精神因素之外,还有物质现实因素使他离不开楚国。屈原作为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在楚国享有较大政治权力,这是他实现自己美政理想的保障;屈原在楚国享有丰厚的经济权益,离开楚国意味着这一权益的丧失,而他又不愿出仕他国或直接从事生产,所以将失去生活来源;家族与政权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得他还要考虑家族的利益。现实因素并不是主导,但对于塑造一个完整充实的屈原形象,则不得不考虑。  相似文献   

3.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逝世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但是,中国人每到他逝世的那一天——农历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他。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世界人民纪念四大文化名人,其中之一就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原,字平,战国楚人。是楚武王之子屈瑕的后裔,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相似文献   

4.
屈原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原的教育思想张崇琛屈原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而且也从事过教育。他所担任的三闾大夫一职,即是掌管楚国贵族子弟教育的。《楚辞·渔父》云: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日:子非三间大夫欤?何故至于斯?《渔父》的作者虽不...  相似文献   

5.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这是国内外所公认的。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么?还有人持怀疑态度:有的怀疑屈原时代是否已经形成了国家观念和爱国思想,说屈原爱国符合历史实际么?有的认为屈原是一个贵族,他的忠于楚国是出自宗族观念而非爱国;有的认为屈原的政治主张不利于中国统一,有背于时代主潮……等等。我认为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屈原是楚国的同姓贵族,其贵族身份与宗国立场导致他具有贵族化意识。对高贵出身的认同与精英教育下培养出来的贵族修为形成了他的贵族化意识,这使屈原的理想在经历现实打击后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屈原的作品在内容上表现为追求崇高理想、诉说怀才不遇、渴望谒君求女等方面,在艺术上开创香草美人意象、描写虚幻神游场面、体现主体情绪等崭新形式,这些都是其贵族化意识的文学书写特征。  相似文献   

7.
屈原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名平,战国时楚人,生卒年月不详,约在公元前340年到278年之间。他共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王朝。这是一个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楚国由强盛转向衰落的时期,不久楚国就为秦所亡,成为秦始皇的天下了。屈原出身贵族,受到很好的教育,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年轻的时候就得到楚怀王的重用,后来因此受到同僚们的嫉妒、中伤,失掉了楚怀王的信任。其时秦国正图谋楚国,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忠谏,终于为秦所败,而怀王本身也被秦国俘虏,最后死在泰国。怀王的儿子顷襄王继位后,继续亲秦,终至亡国。屈原忠谏无门,反遭迫害,两度被放逐,在荒野深山中过着孤独的岁月。在孤独中他写了不少美丽的诗篇,来表达他的愤怒与悲哀。这些诗篇以《离骚》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8.
一、诗人屈原与楚国政治战国中期,是各国继续兼并的时期。在这个相互吞并的战争中,担任主角的,是国势最强的秦国、国土最大的楚国、国力最富的齐国。秦国地处关中,占据四塞之固。自商鞅变法后,国势大振,“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关东六国,为了各自生存,倡合纵以拒秦。而支持合纵的最有力支柱,乃是齐楚联盟。作为楚国的大政治家屈原,他是主张齐楚联盟的。屈原,是楚国的贵族,曾经担任过左徒的大官,替楚怀王起草文告,接待宾客。上官大夫靳尚嫉其能,挑拨离间,使楚王疏远了他。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为了破坏齐楚联盟,令张仪假做逃离秦国,到楚国去,  相似文献   

9.
屈原与楚国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是一位颇有才干的政治家,他的许多政治主张和锐意革新的思想对战国时期楚国的内政外交影响很大。他不仅推进了楚齐合纵抗秦,而且在执政期间,主张并着手革新朝政、厉行法治、限制旧贵族的权力,曾一度刷新了楚国的政治。即便在他被流放的时候,也满怀救世济民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悲愤心情。  相似文献   

10.
粽子与屈原     
在中国传统节日里,端午节最为有趣,因为它与一个人的故事紧紧联系在一起。七月初七虽也连着故事,但那毕竟是两个人的;五月五是血泪的歌行。而书写这一歌行的,便是一个名叫屈原的人。屈原,名平,字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出身楚国贵族。  相似文献   

11.
一、《离骚》的写作缘由屈原(约前340一前277)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他与楚怀王为同宗贵族,自幼天赋优越,受过良好教育,修养卓然不群;他有远大的政治理想,楚国独立富强是他最终的理想目标;他有高洁的品格,忧国忧民、爱憎分明是他的为人之道;他拥有明于治乱、  相似文献   

12.
楚辞是楚国的文学,楚辞的主要代表作家是屈原。对这样一个公认的事实,有人怀疑,有人否定,但也有人不断地拿出了更多的佐证,证明它是翔实无疑的。本文作为信息,只谈如下三点:(一)屈原的姓氏:屈原的生死年月,古籍中没有准确的记载,经后人的考证,他大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终年约六十余岁。屈原的“原”,是他的字,他的名字叫“平”。在《离骚》中,他又自称自己的名字为“正则”,字叫“灵均”。但是,屈原并不姓“屈”,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家庭,与楚王是同姓,姓“芈”。还有的记载说,楚王的始封君主是熊绎,所以屈家本姓“熊”。不管怎样说吧,本姓“芈”或“熊”的屈原,为何改姓“屈”了  相似文献   

13.
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通常在阳历的六月份。这个节日有着众多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340-278 BC)。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和中国早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面对强秦的压迫,倡导举贤任能,富国强兵,但他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怀王去职,后被流放。他在流放中,仍心系他的祖国,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在他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京城的消息时,于农历的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相似文献   

14.
每年端午节,我国许多地区都有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考究这两个民间习俗的由来,让我们追溯到屈原说起。屈原,名平,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江汉流域的楚国,今湖北秭归县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急剧变化的战国后期。屈原出生于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和楚王同宗,自幼聪慧好学,“博闻疆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二十多岁就出任“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根据当时的形势,对内他提出了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修明法制,使政治清明,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安乐。对外他提出联齐抗秦等进步主张,取…  相似文献   

15.
《涉江》,是屈原晚年的作品。屈原,战国后期楚国人。他早年得到楚怀王的信任。但遭到了上官大夫、新尚,令尹子兰等腐朽贵族集团的忌妬和谗毁,被楚怀王免职和疏远。后来昏庸的顷襄王更把屈原流放到湘江流域。《涉江》,题意是渡长江。屈原晚年离开郢都,渡过长江,流放到溆浦后,写了这篇抒情诗。诗中描述了渡江南下的历程,揭露了楚国小人当权、贤者被逐的黑暗现实,表达了自己满腔的悲愤情绪和决不与腐朽的贵族势力妥协的斗争精神。全诗可分为五段来理解.  相似文献   

16.
关于屈原的政治理想,历来颇多争论,论述的众多文章中,除有许多真知灼见,也有值得商榷的论点,下面拟就此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屈原的政治理想概括起来就是:选贤授能,修明法度,改革弊政,使楚国政治清明,国家富强,以抵御强秦的侵略和欺悔,保障楚国的安全。为此,首先需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屈原的这些理想在他的诗歌和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等篇中都是有据咳查的。  相似文献   

17.
每逢绿荫如盖,繁花似锦的旧历五月初五来临,中国人,以至世界华人都要隆重地度过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节日———端午节,以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个诗人受到历代人们这样久远而又普遍的崇敬,获得这样永不消歇的纪念,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独有的。屈原名平,战国时代楚国人。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屈原出身于楚王同姓的贵族,最初曾得到楚怀王的信任,担任了三闾大夫和左徒(相当于副宰相)的要职。他想通过怀王革新楚国的政治。他出入朝廷,和楚王商议国事,发布号令。他对内主张“举贤授能”,即任用有贤德、有才…  相似文献   

18.
小引这则小引是写完此文后加上的,或许已与此文无甚关系。之所以会在写完“小结”以后再写“小引”,是因为我一直想不出一个十分恰当的开篇词。一看史书便知,楚国的衰亡与屈原投河有着直接的关系:是那些逼屈原投河的人,那些逼屈原投河的原因,使得楚国衰落,而这些人与原因又都是因屈原而起;屈原因一次既偶然又必然的遭遇而加入的一场既偶然又必然的历史戏,使楚国屡屡失利,而每一次又都几乎是致命的。楚国因屈原而伟大,但也因屈原而衰亡。当然,屈原无过,有过的只是那几双看待学识的眼睛。历史中的相对是绝对的,这就是善恶是非的…  相似文献   

19.
屈原简介     
《语文教学之友》2014,(7):F0002-F0002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秭归县)。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对内主张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楚国首都郢都被攻破后,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汨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曾写下许多不朽诗篇。  相似文献   

20.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民间音乐逐渐繁荣起来。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学生宋玉曾描绘过一个“曲高和寡”的典故:有一位歌者在郢城(楚国旧都)唱歌,最开始唱的是《下里》、《巴人》,跟着他唱的有数千人,但是唱到《阳春》、《白雪》时,能跟着唱的只有几个人。这说明当时楚国民间音乐的普及程度。民间音乐的繁荣造就了不少技巧高超的民间音乐家。一次,韩国的著名女歌手韩娥路过齐国的都城临淄。临淄是个富裕的地方,但此时的韩娥却穷困极了。由于没有了任何可吃的东西,韩娥就在西南门一带卖唱求食。可能是她的歌声太美好动听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