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知识分子家庭,过“洋年”——圣诞节似乎成了时尚,对中国年反而淡忘了。为了使娃娃们不忘传统节日,特写了这组有关中国年的儿歌,使娃娃们在念诵中记住中国年的方方面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借刀杀人     
“借刀杀人”是借他人之力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谋略。“刀”指的是另一种力量,“杀人”指的是实现自己的目的。若将此计用于小学生作文之中,那就是借用别人的材料。借用别人的表达方式,借用别人的诗、词、句、段,从而更有力地、更便捷地突出自己想表达的中心。使用此法时,一定要把握好中心,掌握好所借之“刀”。以免错“借”错“杀”。  相似文献   

3.
氧气娃娃、二氧化碳娃娃、氮气娃娃都是空气妈妈的孩子。一天空气妈妈对娃娃们说:“你们都长大了,要去学一点本领,学好了本领回来告诉我。”三个娃娃听了妈妈的话,各自学本领去了。过了些日子,氧气娃娃和二氧化碳娃娃回到了妈妈身边,妈妈问它们都学了些什么。氧气娃娃对妈妈说:  相似文献   

4.
跟错了妈妈     
鲫鱼妈妈有许多小娃娃。他们每天学游泳、找食物,过着快乐的生活。娃娃们一天天地长大了。“咦?孩子,你怎么长胡子?兄弟姐妹都没有胡子,你怎么有呢?”鲫鱼妈妈说。“妈妈,我也不知道。”小娃娃说。“妈妈给你动手术,把胡子剪掉。不用怕!孩子。”  相似文献   

5.
“背”字的“背负”之义与“背对着”“不让别人知道”之义,常常都用“背着”表示,构成一对“同形异义”词,容易产生歧义。恢复“借”字来分担“背”字的“背对着”“不让别人知道”之义,极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幽默二则     
我很高兴 一个教师正在对学生们讲使别人高兴的重要性。“听着,孩子们,”她说。“你们当中有谁曾让别人高兴过吗?”  相似文献   

7.
找找找     
南瓜奶奶的孩子都长大了,离开了蔬菜园,南瓜奶奶好寂寞啊!蔬菜娃娃们说:“我们来陪南瓜奶奶玩。”蔬菜娃娃们和南瓜奶奶一起玩捉迷藏游戏。请你帮南瓜奶奶一起找出:萝卜娃娃、青菜娃娃、卷心菜娃娃、西红柿娃娃、黄瓜娃娃、茄子娃娃、冬瓜娃娃、豆角娃娃和花椰菜娃娃。  相似文献   

8.
《求学》2023,(1):59-60
<正>改娃师,月赚4万?盲盒娃娃、玲娜贝儿的走红,将“娃圈”这个小众的圈子带到大众的视线里。所谓“娃圈”就是指具有收藏和观赏玩偶娃娃这一爱好的人群的圈子。在娃圈,娃爸娃妈们一般很少说购买娃娃,通常都用“接娃”或者“领养”来替代。在接到娃娃后,他们通常都会以“儿子”“女儿”等称谓来建立娃娃与自己的心理联系。“接娃”远不是结束,想要自家“娃”长得好看,后续还需在妆面、衣服、发型等方面下功夫,由此也衍生出新的职业,例如专门给娃娃改妆整容的改娃师。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得到来自各方面的爱,却很少想到爱别人,为别人带来快乐。让幼儿跳出自我,站在某一社会角色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处理问题,确实是有难度的。但是一旦做到这一点,便是一个可喜的飞跃,可以由此诱发出更多的正确行为,提高他们的亲社会行为水平。基于这个想法,我们设计了“快乐娃娃”的活动方案,旨在教育幼儿像“快乐娃娃”一样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萌发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情感,通过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例以及角色扮演的实践行为理解深刻的做人道理。在“快乐娃娃”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情绪热烈,达到了预期的  相似文献   

10.
风娃娃的故事点子 有一天,风娃娃趁妈妈不在家,又溜到幼儿园。这回,它见小朋友们正在折纸船,花花绿绿的纸,各式各样的船;真漂亮 他一高兴,使劲往屋里冲,“哗”,纸片飞得到处都是,“这风娃娃太冒失了,咱把门窗关上!” 风娃娃听了很难过,心想:上回你们放风筝时,不是说我很可爱吗?他再一想,就明白了;刚才只顾往里冲,把礼貌都忘了。他决定悄悄地跟着小朋友们。 小朋友们在老师带领下,来到有护栏的水池旁。老师把纸船放到水里,要看看谁的漂得最远,小朋友们鼓着腮帮子,可是一点也吹不动,于是风娃娃决心帮忙,他轻轻地唱起…  相似文献   

11.
“古”娃娃觉得一个人没意思,想找个邻居做伴,于是决定搬家。 他选择了一位“女”大妈做邻居,于是他成了“姑”字。别人都把他当成“小姑娘”看待,给他梳辫子,让他穿裙子,真别扭啊!  相似文献   

12.
《家教指南》2005,(5):38-39
没必要,什么事都从娃娃抓起;决不能,把教育孩子权交给别人;切莫忘,“防艾课”中的性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辩论中,要说服对方时,往往采取从对方的话语中找出矛盾,并予以反驳的方法。它可以让对方在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情况下不得不认输。这种辩论之道就是“借弹回击”法,即把别人扔过来的“炮弹”再扔回去,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树妈妈     
大树妈妈,喜欢娃娃。小鸟说:“我来当你娃娃,给你唱歌。”大树妈妈说:“好哇,好哇!”松鼠说:“我来当你娃娃,给你跳舞。”大树妈妈说:“好啊,好啊。”小星星说:“我来当你娃娃,晚上陪伴你说说话。”大树妈妈说:“好啊,好啊!”大树妈妈有了很多娃娃,小鸟娃娃,松鼠娃娃,星星娃娃,还有许多许多树叶娃娃。大树妈妈给娃娃讲故事,娃娃们给大树妈妈唱歌,跳舞,说着悄悄话。  相似文献   

15.
读者:我儿子刚满月,看他除了吃就是睡。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能进行早教吗?婷婷:前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二天。”何况你儿子已满月!你孩子现在一定能辨别你的声音,有时还会看着你或别人的脸发笑吧。你以为孩子这种行为是什么?是学习!这就是婴幼儿巨大的智能发展潜力。时孩  相似文献   

16.
1.了解孩子难以割舍的那份“痛苦”,是很重要的;对孩子多一份谅解,让孩子明白,你并不是强制地要剥夺他的东西。2.孩子把东西借给别人,同时,要让孩子与对方说清楚:这只是“借”,玩过了就要归还。开始时借  相似文献   

17.
时下流行什么都从娃娃抓起。诸如:腐败要从娃娃抓起、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德育要从娃娃抓起、英语要从娃娃抓起、理财要从娃娃抓起……有报道说,浙江省海盐县把“诚信崇廉”纳入学校德育教学体系;广州市某区启动了“小眼睛盯大眼睛”活动;温州市大力营造“小手牵大手”的反腐倡廉氛围……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提法的出发点是好的。不错,娃娃里是有腐败现象,有考试未过关给老师送礼的,还有班级活动中班干部联合作弊分奖品的,等等。为什么娃娃中会滋长这些腐败呢?娃娃们是怎么学会玩权钱游戏的?这是成人的社会环境熏陶出来的,娃娃们的行为方…  相似文献   

18.
曾玲 《南昌教育》2007,(9):33-33
一天,我讲《草船借箭》一文,“例行公事”,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多数学生就围绕“是谁借”、“为什么借”、“借的经过”、“借的结果怎样”来提问题,这时我发现一只小手举得特别高,一直不愿放下来,我心里嘀咕:还会问什么呢?一定又是在乱说。可为了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我请他发言:“‘借’是需要经过别人同意的,而在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阿凡老师什么都好.就是表情不好。整天绷着一张苦瓜脸.好象别人借他金条还他稻草似的。于是,他得了一个绰号“老板”(即老是板着脸)。同事们都苦口婆心劝他改善面部环境,换张“甜瓜”脸,多点春天的气息。可阿凡却说:“算了吧,江山易改,表情难移。我天生就是苦瓜脸、豆腐心。”唉,真拿他没办法。  相似文献   

20.
树妈妈的信     
树妈妈有许许多多的叶娃娃,挂在妈妈的手臂上,在轻风中晃呀晃,真舒服。天气渐渐地凉了。树妈妈对叶娃娃们说:“孩子们,你们已经长大了,可以帮妈妈做事了。你们帮妈妈去送信,好吗?”“好!好!好!”叶娃娃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树妈妈拿出金色的笔,在叶娃娃的手掌上写起信来。不一会儿,叶娃娃们都变了,变得金灿灿的,美丽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