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已为广大教师所重视。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我在教学中尝试过使用“质疑卡”,对促进学生生疑、解疑起到积极的作用。卡片分为题目、疑难问题、试答三项,印发给每个学生,要求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填写好。教师备课时抽阅一部分学生卡片,以了解情况,做到“知疑”。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一要提倡,二要鼓励,三要引导,使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就会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那么,学生质疑后教师如何引导他们解疑呢?笔曾连续听过一些安排质疑环节的课,发现质疑后的解疑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正说明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说明学生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首先要鼓励学生“放胆”大胆地提问。开始的时候,学生往往抓不住主要矛盾,提出的问题扣不住中心,但即便是这样,也要充分肯定学生动脑积极思维的一面。不要轻易说一些刺激学生的语言,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更不能批评他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自身的认识结构与所学新知识之间出现了不平衡或已有的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或是思维过程出现“短路”而导致思维受阻时,大多是以问题的形式向老师求援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援助”学生并帮助顺利渡过难关,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是否得以维持,而且还关系到教学过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问题。所以,教师的“解疑”并不是学生问什么答什么。“解疑”是一门艺术,教师巧妙而成功的“解疑”,不仅可以排除学生学习中的知识障碍,还可能激活拓展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适时地置疑和解疑,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讲授“反函数”时,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言简意赅地讲明了质疑问难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问难,教师可及时弄清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修正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减少无效的劳动。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释疑的指导,能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不断高涨,变  相似文献   

7.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疑问是思考的开始,是学习的开端。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师生的质疑问难作为师生定向的手段,也就是让学生在"存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通过问题探究,使许多疑难迎刃而解。要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首先就必须突破"教师问,学生答"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将教师"满堂问"的情况变为学生"主动质疑"和教师的"重点质疑",从而形成动态的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聪明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质疑问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要鼓励学生提问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说明他们动了脑筋,下了一番功夫。这种积极性是可贵的,教师必须加以爱护。如讲《月光曲》一课时,有个学生说:“盲姑娘为什么不上盲人学校呢?” 这个问题与课文  相似文献   

9.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所以,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发现疑点,激发求知欲望,形成探究新问题能力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尽是教师提问学生,很少让或不让学生向教师提问题。究其原因,不外有四怕:一怕学生打乱了讲课系统;二怕学生追根问底教师答不上难为情;三怕学生乱问,离题太远收不住,达不到教学目的;四怕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影响授课进度。这是长期以来注入式教学的旧框框束缚着教师的手脚,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最近,我通过听课发现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打破了这个旧框框,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培养,其做法有五: (1)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注意多给学生做出质疑问难的示范,多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条件,在“引疑”,“留疑”、“思疑”、“解疑”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学贵有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质疑,在解疑过程中激发他们主动创新,让他们发现问题,大胆质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初步摸出了一点门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提倡质疑问难,激活创造思维兴趣“为学贵知疑。”学习的过程就是知疑——质疑——解疑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学生或许在一开始发现不了问题,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过高,可以采用“引导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质疑问难,要努力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时常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激发其质疑热情,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质疑能力,并让学生在质疑思辨中学会解疑以获得新知。  相似文献   

13.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进行课堂改革时,首先应考虑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积极思考,进入学习的最佳境界。一、创设环境,给学生一个敢于提问题的“胆”小学生不向老师提问的第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敢提,生怕提错了受批评,当众难堪。特别是胆子小的学生,要使其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确实不容易。因此,教师首先要端正教学思想,建立一种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觉得老师亲切和蔼,毫不拘束。其次要尽量想办法给学生创设敢于提问题的环境。例如:在教学“相遇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让学生上台…  相似文献   

14.
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解惑”,是做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要“解惑”,必须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惑之所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质疑”,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是借助形象,或是通过说理,或是辅以活动,使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旺盛而强烈的境地,这时,他们对教学内容就会深入思考,反复探究,不断质疑,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我市木渎中学的政治课教学就是由于采取了充分激发学生求知欲,发动学生大胆“质疑”的做法,因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他们的具体做法,就是每教新课,都指导学生自学,产生求知欲,从而对新授内容进行质疑.教师授课时根据学生的质疑,按照教学要求,进行归纳整理,有针对性地解疑.解疑的方法,或是要求学生在进一步深入钻研课文中完成,或是通过学生集体讨论完成,重点难点则由教师启发性的讲解来完成.该校运用这种质疑教学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5.
吴生林 《青海教育》2006,(11):28-29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而质疑问难是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自然也就无法进行探究活动。但从我听过的很多语文课中,发现课堂上多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的很少,甚至整个课堂成为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教学,这不符合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注意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有些教师在培养训练中采取的方式方法欠佳。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做法是比较有效的。一、留给时间,创造机会如果不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起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的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并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与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质疑问难,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设疑是激发学生思维重要手段之一,使学生在解疑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创新能力,启迪学生思维,激发课堂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如何通过问题来组织教学,让问题成为生物学教学的纽带。  相似文献   

18.
哲学家麦克克里德说过,惟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质疑问难,教师能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和焦点,针对实际修订教学目标,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那么,究竟该怎样引导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质疑问难呢 ?  策略一,敢让学生质疑问难   课堂上教师不是主讲、主问,更不是主宰,而是主导,落实教师主导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问”的空间,提供“问”的机会,放手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敢于营造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一个“信息源…  相似文献   

19.
课堂上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是民主的师生关系的体现 ,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具体表现。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生主动参与质疑、释疑、解疑 ,学生将学得活 ,记得牢 ,大大提高学习能力。针对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提问、学生被动应接、盲目迷信课本和教师等现象 ,教师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启发鼓励 ,使学生敢问。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许多学生心中虽然有疑问 ,在课堂上却不敢提出来 ,怕被人嘲笑或者不能把问题说清楚。因此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教师应先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敢想…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语文教学历来备受教师关注,在全国各级别的赛课中,也多以语文阅读教学为课例进行展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自己的体会,愿与大家分享。一、指导学生质疑,发展创新思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科学的发明创造往往是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鼓励学生质疑,指导解疑,需要讲究策略。(1)教会学生把自己心中的疑问表达出来。有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