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针对于内蒙古儿童文学中所体现出来的草原文化精神进行具体的分析,由于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而在内蒙古儿童文学中,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其少数民族的特点,即,草原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
误读不仅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赏析中,在影视作品中也存在。本文将从蒙古族题材(内蒙古)影视剧入手,针对草原文化在蒙古族题材(内蒙古)影视剧传播过程中的误读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展示其存在的表现,论证该现象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原因,并从传播者角度制定对策,力图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蒙古族题材(内蒙古)影视剧中草原文化的误读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3.
蒙古族(内蒙古)题材影视剧中的音乐音响,实际上是作为一种有声的语言符号参与了蒙古族(内蒙古)题材影视剧对草原文化的建构与表达,是蒙古族(内蒙古)题材影视剧呈现草原文化的符号表征。本文从音乐的旋律、音乐音响的风格、音乐音响的运用及乐器配乐方面出发,探讨草原文化的符号表征:蒙古族(内蒙古)题材影视剧中的音乐音响。  相似文献   

4.
7月12日 晴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全家决定外出游玩。天空中不时飘着绵绵细雨,一路上此起彼伏的欢声笑语使原本长达9个小时的路程,感觉过的十分短暂,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内蒙古大草原。  相似文献   

5.
一、校本课程开发(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提出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最先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等人于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并加以阐述,此后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界定,使校本课程得以开发并  相似文献   

6.
江月 《大中专文苑》2009,(10):72-73
五天的草原文学艺术夏令营已经结束了,可是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就在这短短的五天之中,大家从四面八方相聚到内蒙古,共同领略了草原的辽阔、成吉思汗陵的肃穆、北方兵器城的恢弘和响沙湾的奇绝,蓦然回首才发现,我们营员和小编们身上发生的趣事,还真是不少呢!  相似文献   

7.
草原上的酒歌,大气、亲切、欢快、随和,还寓教于乐。蒙古族姑娘的歌声有一种辽阔神奇的意境:那么自然、潇洒、悠扬。蒙古族姑娘身着白裙红坎肩,显得鲜亮、美丽、得体、端庄、淳朴,与醉人的酒歌浑然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8.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了内蒙古旅游,收获可大了! 我清清楚楚地记得行程的第二天就是去我向往已久的草原玩,心里可激动了!八点钟我们准时出发。我好奇地看着车窗外的景色,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草原一望无际,不时地可以看到有马儿、驴。还有浑身黑白花纹的奶牛在路边低头吃草。  相似文献   

9.
她是牧民之女,本不识谱,不懂汉语,经历漫长而艰辛的跋涉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她曾经历病痛的折磨,却又重新回到舞台上;为了回报家乡,她克服重重困难为牧民办学……她就是著名的蒙古族歌唱家德德玛:全国政协委员、国  相似文献   

10.
《集宁师专学报》2016,(6):33-37
"草原文化是指生息在草原地区的世代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1它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当今,这种独特的丰富的草原文化资源正在被人们加以保护、传承和创新,蒙古族题材中国画正是在这片沃土的滋养下形成、发展。蒙古族题材中国画表现出对草原独特的赞美和依恋,同时也是画家主观感受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以内蒙古草原为题材的“草原歌曲”。是对我国当代“边塞歌派”的继承、细化、推进和发展。历史证明,“英雄崇拜”与“自然崇拜”作为草原文化的基本品格,以其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和延展性,一直是草原歌曲不可或缺的现实基础和创作资源。但近年来。“草原歌曲”的文化认同倾向非常明显,“文化自觉”的意识非常强烈。由此显现出的却是潜在的悲剧色彩。却是耐人寻味的。  相似文献   

12.
露航  风华 《神州学人》2005,(5):28-30
一位已经在内蒙古生活、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留学人员说:“内蒙,想说爱你不容易。”还有一位留学人员说:“十几年来,人们对我留在内蒙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反正我是没走。”……在这片土地上,一群胸怀理想的留学人员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或许,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相比,他们的付出和  相似文献   

13.
草原文化的产业化开发需要以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成熟度为依托。将文化产业泛化,就是在文化产业的实践领域持泛文化产业论,就是不把文化产业的范畴局限在文化概念的精神指向上。我们应开放式地将内蒙古文化产业根据草原文化的体系相应地泛化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能为受众提供特殊的草原文化的享受,就可以视其为文化产业。既然文化产业泛化到了各种产业中,那原有产业的主体就应该承担起主体之职。泛化的文化产业的主体实现草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的具体方法是:从时尚维度挖掘潜在目标市场,重建供需价值链条,通过创意分解草原文化象征符号,再通过创意植入各种产业生产流程,再创草原文化生态系统,开创以草原文化开发为内容的内蒙古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不是要建立自身独占的区域,而应该是建立供需价值链条,让产业集群自然形成。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而草原生态旅游的兴起为保护和传承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近年来学术界对草原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传统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关注比较多,对草原生态旅游和蒙古族非遗保护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高峰 《初中生辅导》2010,(34):44-45
你听说过老鼠咬活羊的吗?如今,这闻所未闻令人惊悚的事就发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上。  相似文献   

16.
草原文化是依托草原和游牧业形成的具有强烈动态意识的文化形态,它以崇尚自然、讲求群体意识、倾慕自由、兼容开放为特点。草原文化对内蒙古会展业发展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目前草原文化内蒙古会展业发展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以求草原文化在内蒙古会展业发展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蒙古民族服饰选用大气、庄重的白色、蓝色、红色作为服饰的基本色,配以鲜亮的金黄色,表现了蒙古民族豁达、率真、开朗的性格。服饰的面料、色彩、图案、设计反映了蒙古族服饰崇尚自然之美、注重和谐的风尚。丰富的服饰种类、华贵的服饰风格,形制由左衽变为右衽的过程,体现蒙古民族服饰在发展中注重兼容并蓄的特征,通过蒙古民族服饰作为信物的载体,传递出恪守信义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8.
教学能手、十佳教师、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教育功臣、全国优秀教师,从教22年,蒙古族教师特木尔受到过各种各样的表彰。  相似文献   

19.
《河西学院学报》2015,(6):74-79
远离草原文明的云南蒙古族,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与族群互动格局下进行着文化的"在地化"发展。虽然在文化类型上与草原蒙古族相去深远,却依然保持、维系着其民族认同。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的民族政策推动所致,另一方面也与两地蒙古族的互动、交流相关,不断地复制、传播其族群性。随着云南蒙古族与内蒙蒙古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深入,内蒙蒙古族为之提供符合民族认同发展的"文化素材"。两地蒙古族通过互动交流,建构起"想象的共同体"。民族内部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认同的建构,也增强了其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20.
草原悲歌     
清冽的月光铺下来,茫茫的草场泛起一波一波银光。是啊,也只有在这寂静的夜,才能忘却白日里的痛心,可这夜寂静得可怕,仿佛缺少了灵魂,那些草原生灵呢?那些羊圈,高大的狗呢?那些充满野性狂奔的蒙古狼呢?草色遥看近却无,终于明白是什么意思了。放眼望去,草原还是绿的,可低下头来,稀疏的草下面的黄沙已经暴露无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