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谈"社火"脸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火”脸谱最早可追溯至隋唐,其与戏剧脸谱是源和流的关系。“社火”脸谱的容貌特征明显而直观,谱式分为对脸、破脸、悬脸、碎脸、转脸、定脸6种;眼有平眼、忠眼、残眼3种。勾画技法承传了民间传统画法。  相似文献   

2.
宝鸡社火脸谱,历史悠久,古朴神秘,是宝鸡民间艺术奇葩,但传承和发展却面临诸多问题,提出解决其问题的方法,即在学校开设民间美术课程,同时阐述了把宝鸡社火脸谱美术资源引进美术课堂的策略。民间美术课堂教学承载着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民间美术进入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指关陇地区包括关中西部和陇东地区。关陇社火历史久远,独具特色,尤重民间传承。社火脸谱、服装、把仗是关陇社火表演的三要素,它象征和凸显着社火所扮演的人物身份、文化性格。在关陇地区,社火会组织社火表演,行使自己的组织权和经济权,是中国民间组织的一种表现形式。社火传承人是社火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无数社火传承人通过心口手相传,实现了关陇社火的历史传承和现代创新。  相似文献   

4.
社火是在古老的土地崇拜与火崇拜的影响下产生的祭祀"社"与"火"的仪式。从形式到内容,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既能印证出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和习俗信仰,又能体现当地人民的文化、艺术与审美水平,更可表现出他们的思想感情及精神面貌。葛家寨社火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具有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意义。本文即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以葛家寨村社火表演为代表的个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原生态陇南民间社火具有神社火、武社火、俗社火三种文化形态,它包含着礼天的宗教文化、不同民族间的战争文化以及陇南人民的生活文化,是陇南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积淀,是陇南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6.
西府社火民俗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府社火属于传播学范畴的群体传播。社火结合庆典活动的组织、游行编队等管理方法于一体,穿区过县,活动形式集民间锣鼓、音乐、戏曲、服饰、脸谱、造型艺术等民间音乐、工艺、美术为一体.可以传播民俗文化,展示时代风貌。通过研究这种民俗的传播形式,可以更好地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1.通过观察各种脸谱,感受脸谱的三大特征:对称、色彩、夸张。 2.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及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进行创作。  相似文献   

8.
莆仙戏脸谱是莆仙戏演员塑造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文章以莆仙戏脸谱图案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和资料整合为出发点,分析莆仙戏脸谱图案的文字、动物、线条、器物纹理、纹理夸张化和行为具象化的勾画艺术特征,以及早期与现代的配色艺术特征,并以莆仙戏脸谱“张公”、戏神脸谱“田公元帅”为例,论证莆仙戏脸谱有受到莆仙民间所信仰的神灵形象的影响,民间信仰活动也为莆仙戏戏班的生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后,概括总结了不同的脸谱艺术图案特征与图案折射出的源自生活的图案含义,进而以莆仙戏较为特色早期的“包拯”脸谱为例,比较分析莆仙戏“包拯”脸谱与其他剧种脸谱的差异性及成因。对莆仙戏脸谱图案的研究有助于推动莆仙戏脸谱文化和非遗莆仙戏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9.
社火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是古人祭祀拜神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河洛民间社火总的来讲可分为器乐、舞蹈两大类别。其中河洛地区白马寺镇孙村的十六挂转秋运动最为精妙,运动魅力和刺激性最强,它从支撑到搭建全部采用手工工艺,用料为木材、麻绳和少量铁制品。因此,在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河洛社火十六挂转秋运动的存在价值主要体现在彰显河洛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娱乐身心的实用价值,促进河洛特色经济旅游的开发价值,促进河洛农村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价值和增加文化交流,促进旅游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脸谱不仅是一种化妆手段,还是一种独立的艺术。长期以来,脸谱一直备受青睐。脸谱作为一种符号和元素,对各个设计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在小学美术课中引入脸谱艺术课,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色彩的运用有很大的意义和帮助,如何让脸谱艺术与美术课堂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1.
京剧脸谱与京剧表演艺术一样,是和演员一起出现在舞台上的活的艺术,京剧脸谱是京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至今戏曲舞台上脸谱最多、最完整的脸谱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户县社火起源于西周时期,它形式多样,融合祭祀、戏剧、舞蹈、音乐、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在民间一直深受群众喜爱。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整理研究,介绍了户县社火概况、起源,并结合孔子诗学中“兴观群怨”的观点对其当代意义及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杨柳欣 《培训与研究》2008,25(10):84-86
户县社火起源于西周时期,它形式多样,融合祭祀、戏剧、舞蹈、音乐、手工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在民间一直深受群众喜爱。文章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整理研究,介绍了户县社火概况、起源,并结合孔子诗学中“兴观群怨”的观点对其当代意义及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社火”是春节期间汉民族传统的民间文艺活动,对维系当地人民的文化认同、增进文化聚合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的社火艺术有旺火、抬阁、耍龙、高跷、旱船、跑驴、车队、大头娃娃、秧歌等基本形式,对这一地区的“社火”艺术进行细致深入的社会学考察,深入挖掘这一艺术形式独有的文化内涵、民众参与程度及文化认同就变得势在必行.对保护与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火是民间节日期间举行的各种游艺杂戏活动的总称,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意味和浓烈的文化色彩,在中国各地城乡、尤其是广大农村流行颇广。作为城乡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火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社火表演过程中,人们除获得情感释放外,还实现了一系列的文化及社会功能。城市社火和乡村社火作为同一民俗事项,具有许多相同点,但由于表演语境等诸因素的不同,在某些方面仍存在着差异。本文即重点对西宁城乡社火的表现形态和文化功能作一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华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象形美-脸谱艺术更是千变万化,美不胜收。脸谱的制作工艺作为一项教学活动集制工艺、雕塑、绘画、油漆知识于一体,使学生在多智能,多想象的立体交叉思维中得到锻炼,培养美好的艺术情操。  相似文献   

17.
婺剧脸谱丰富多样,女性脸谱又分为褒扬性脸谱和贬斥性脸谱两类,其中贬斥性女性脸谱样式较多,如傩面、歪脸、豆腐脸、点痣脸、文字脸等。相比婺剧男性脸谱,女性脸谱呈现出谱式相对简单、规定谱式少、演出中使用与否较为随意等特点。然而,在反映地方民俗文化和传承婺剧原生态样貌等方面,婺剧女性脸谱有其独特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戏曲脸谱带有浓重的巫术色彩,随着戏曲政治化的发展,这种巫术色彩逐渐被专制主义者所利用,形成了脸谱艺术虚假性、仪式性、游戏性、神秘性的特征。脸谱艺术是戏曲政治化过程中政治化最明显、最深刻、最有影响的元素。这种影响不仅是物质上建立了一套以特定面貌表现特定人物性格品质的体系,而且在精神上将人的形象与真实的社会分离,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代名词,并随着戏曲的广泛流传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浚县民间社火最初是人们用来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朝拜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戏剧、神话、战争中的人物、音乐、舞蹈融于社火表演,逐渐成为当地红火的的民间文化活动。社火积淀了当地几百年来的文化精髓,通过社火的表演,积极的发挥了它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等。  相似文献   

20.
你觉得脸谱和你的生活距离有点儿远吗?的确,社火游戏和社火脸谱,现在仅存在于陕西、山西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地方,我们可能没有太多机会去接触;而京剧脸谱又是在高高的舞台上,似乎和我们的生活也没有什么联系。那么,脸谱真的离我们很远吗?其实,脸谱作为非常有“中国味道”的一种艺术,已经以各种方式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你是个有心人,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可能存在脸谱!现代社会,人们都讲究“个性”,衣、食、住、行,都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而脸谱图案就以其色彩和纹样的独特装饰性得到了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