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写结合”,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方法。但在中学语文教学实际中,很多老师以为读是写的准备和基础,写是读的任务和目的,因而往往只注重“以读带写,以读促写”,体现的是写作本位的教学思想。我以为,如果从写作训练的角度出发,以写作为目的,阅读作为辅助手段,“以读促写”作为写作课的一种形式,这当然值得肯定;但如果把“以读带写,以读促写”当作阅读教学的原则,那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误区了。如何理解和把握“读写结合”呢?我以为“以读促写”可以,“以写促读”也完全可行,而且在实践中后者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谓“以写…  相似文献   

2.
在四川省中语会的支持下,我校开展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的实验研究。这项实验就是运用“读写结合点”把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系列训练,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探索读写结合的规律、特点和方法。“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的特点有三:第一个特点,运用“读写知识结合点”进行读写训练。“读写知识结合点”是指读与写在知识  相似文献   

3.
读写结合式阅读教学设计例谈(上)—————湖北/余映潮所谓读写结合,也叫“亦读亦写”、“课文作文”,就是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设计与课文有血肉联系的“写”的内容,从而达到以写促读,以读带写的教学目的,其关键还是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4.
宋聪影 《辅导员》2015,(3):44-45
语文特级教师丁有宽曾说:“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十分密切。“读写联动”课型的定位是:读为基础,写为延伸,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只有巧妙做到“读写结合”,并使两者相得益彰,才能建构读写并重的语文课堂。一、读中感悟重积淀文以载道。《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富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对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艺术修养和养成良好的品性起着  相似文献   

5.
“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才能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怎样做到“以写促读,读写双赢”呢?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前提倡“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等等,其实质是先读后写,其结果是事与愿违,收效甚微。学生没读几篇作品,却连写也越来越陌生了,其主要原因是阅读时没有一点压力。而“以写促读”则不同,是用写逼着你去读,用写逼着你去查阅相关资料,去读相关文章。这真是一箭双雕,变压力为动力,变懒惰为主动。  相似文献   

7.
阅读和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我们实施“快乐学语文”教改实验——让读写活动成为学生的乐趣。三年来的教改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辅相成,读写互动,相得益彰。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轻松读,随意写  相似文献   

8.
“读写结合”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既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在古诗教学中,通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既可以培养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读写并重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读和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读的内容是学生写作借鉴的重要方面.学生要在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叶圣陶先生指出:“读写是两种能力、两种活动,相辅相成.”一、读写结合教学法的优点读写结合,相得益彰,也是同时培养这两种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阅读过程的随文练笔,因融读写为一体,能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而得到重视。但“读写结合了,效果却不明显,甚至两败俱伤”的局面仍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1.
读写结合,有利子抓读促写,以写促读。而板书设计得好,可以起到沟通读写的桥梁作用。请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百草园”板书设计:  相似文献   

12.
<正>崔峦先生曾说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而所谓的“向读学写”,就是将读与写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一、真实情境下向读学写实践的必要性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阅读本位偏重”或“习作本位偏重”的问题,不少教师认为阅读和写作应当作为单一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90年下半年开始在县城三所小学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语文单元读写结合尝试教学法”实验,现将实验的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一)对课题的认识我们之所以要开展“语文单元读写结合尝试教学法”实验,是这样认识的:第一,建立“单元”概念,突出教材的整体性,强化教学的整体观,变“零打碎敲”为“整体优化”;第二,突出单元读写重点,理请读写训练序列,做到以读助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解决语文教学序列不明,训练不实、读写  相似文献   

14.
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规律。作为语文教师,应智慧地把握读与写的有机结合,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实现读写结合的有机与高效。  相似文献   

15.
读写结合,以写促读菖蒲,桂芳现在不少学生每天上学读书,却养不成读书的习惯。针对这一间题,我采取了“读写结合,以写促读,每课一练”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人是有惰性的,缺乏意志、毅力的人总爱找借口原谅自己。学生自觉读书的习惯养不成,就需要外力——教师...  相似文献   

16.
抓住读写结合训练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从读到写,二是以写促读。阅读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阅读的继续和深入。教学时应做到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17.
王月红 《辅导员》2009,(13):76-76
在语文教学中,读写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读是根本,写是核心。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读与写的能力。在这方面古人也做了许多精辟的论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武《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能够由“二目十行”到“出口成章”再到“下笔成文”,这是符合信息论“信息输入”到“信息处理、转换、输出”的语文教学理想,是学生读说写的能力目标。“读写说一体化”的语文课堂(广义)教学模式的建构,使这一理想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根据“语文读写说一体化课堂模式”“以一带二”“以二促一”的构想,把作文教学这“一”教学目标作为一个教学专题纳入到一个广义的课堂中,分阶段、有主次地训练跟写作相关的读说写能力,最后可达到“以读说促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与写作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二者是相辅而行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提出了关于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努力实践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关于实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具体方法,其他相关研究资料已经提到很多,这里就不多赘述。本文主要以  相似文献   

20.
也谈以读促写──一种“自我唤醒”的教学艺术张彦儒中学作文教学最基本的套路是读写结合,以课文为写作范例,模仿借鉴,以期实现对范文的超越。所谓超越,是指既就范而又不为其所囿,到头来能够走向创造性作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实乃一种“自我唤醒”的教学艺术。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