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内容主要涉及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强国等几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2.
围绕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这一主题,来自北京大学等14所大学的近50位博士生就改革开放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就和经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论题展开了研讨.  相似文献   

3.
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博士生分论坛于11月22日与23日在上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行。参加这次分论坛的有来自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12所高校高等教育专业的70余位博士研究生。共收到论文59篇。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一、关注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及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理论建设研究是我们高等教育研究者的责任。华东师范大学童康的论文对高等教育学科本身的归属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分论坛论文主要围绕和谐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高等教育的效率与公平、高等教育体制、权力与政策、高校教师与学生等几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分论坛于10月22日至23日在天津市举行。厦门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的70多位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博士生分论坛。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61篇。论文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到现实,从国内到国外,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全方位、多视角、多层面,就如何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保证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一、关注学科自身建设,丰富学科理论内…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大学联合举办的“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2004年11月10日至12日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其博士生分论坛,由中国高教学会委托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来自全国11所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的52名博士生参加了此次分论坛。15位博士生在分论坛上作大会发言,并由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的博士生进行现场评论。此次分论坛共收到论文77篇,分论坛筹备组从中遴选45篇编成分论坛论文集。现将此次博士生分论坛交流的主要思想和观点综述如下。1.关于高等教育理论与学科发展(1)知识社会…  相似文献   

7.
围绕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一主题,就论坛有关论文的主要观点,从创新型国家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提炼和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8.
围绕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这一主题,就论坛上有关论文的主要观点,从如何办出高校特色、发展人才个性、优化教育结构、走人才强校之路等几个方面落实人才强国战略,进行归纳整理和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9.
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重庆市隆重举行10月23-24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1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重庆市隆重召开。2011年恰逢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以质量提升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对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具有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博士生跨学科研究状况,以跨学科研究为切入点,将“多学科的高等教育研究”博士生交叉学科创新论坛的主题“社会转型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挑战与使命”视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各篇入选论文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一个研究选题,对博士生跨学科研究的状况进行计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所收集的论文在总体上跨学科研究特征不明显;具有高分值的研究论文分别来源于7所重点大学,这些论文的作者体现了一定的跨学科研究素养;跨学科研究论文涉及7个学科门类,但所涉及的学科分布不均.在知识、技术等方面与社会的互动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时代,打破学科壁垒,增强博士生的跨学科研究能力;在进行跨学科研究中坚持高等教育研究的相对独立性;避免盲目追求“热门”学科对高等教育进行透视等将有助于增进不同学科之间对高等教育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非常高兴能来参加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东省教育厅、中山大学联合举办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已经举办了四届,这四届论坛的题目设计得都非常好。第一届围绕了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问题;第二届围绕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问题;第三届围绕了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问题;此次又提出了“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天,我想围绕三个方面的问题来谈一谈:第一,是关于人才强国战略的问题;第二,是关于办学特色的问题;第三,是关于…  相似文献   

12.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了主题为"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提交论坛的论文围绕高等教育在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相关理论问题,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策略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笔者对此进行了归纳提炼和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年的大发展逐渐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大提高阶段转型,奠定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作为先导。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有关省市召开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问题、重大问题开展研讨,立足中国实际,自觉地进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通过对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形成的教育理念的梳理.回顾了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早期发展历程及其初步成就。  相似文献   

14.
10月30~31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南京开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谢桂华、张伟江、杨德广、董浩、赵书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长范史曜,副秘书长叶之红等领导出席.来自全国28个省及来自日本及两岸三地的学者近600余人参加了本届沦坛.本届论坛丰题为"教育理念创新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协办的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11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市召开。参加此次论坛的有国内外教育专家、著名大学校长、一线教育工作者以及高等教育学博士生近300人。论坛收到代表提交的学术论文150余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2023年9月12日至13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吉林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共同主办的“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会议以“强国建设,高教何为”为主题,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教育强国与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拔尖人才自主培养、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推进的高校治理以及学科优化与交叉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围绕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这一主题,就论坛有关论文的主要观点,从和谐文化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建设和谐高等教育与和谐文化,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人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提炼和综合。本届年会盛况空前,中心议题突出,气氛活跃,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围绕2007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建设和谐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这一主题,就论坛有关论文的主要观点,从和谐文化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建设和谐高等教育与和谐文化,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创新人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提炼和综合。本届年会盛况空前,中心议题突出,气氛活跃,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博士论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可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博士论坛·编者按博士生导师以及他们指导的博士、博士生,是科学研究的一支极其重要的力量。他们思想敏锐,基础宽厚,富有创造活力。为加强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影响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乃至社会经济发展方...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主要工作之一,也是亮点之一,就是每年举办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并于第三届开始增设博士生论坛。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声望和地方政府的协办。参加论坛者除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之外。还有政府官员、教育管理部门领导、高等学校领导与干部.以及相当一批年轻的博士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